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晋朝

关于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我想说改变东晋王朝国运的继位之争:皇帝太子皆摆设?

在我们的历史上,东镇是非常特别的存在。由于西晋时期吃了太多苦,皇室司马家族的实力大幅衰退,只能与其他士族分享权力,从东晋开国皇帝、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开始出现了“国王与马、天下”的局面。

这种先天的跛脚政治,使得一些大的士族逐步坐大,等到东晋第九任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孙子、晋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登基前后,皇室司马家族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权臣桓温强势介入了这场继位大戏!

除了桓温,这场大戏的主角还有蓝田侯、侍中王坦之,侍中谢安,尚书仆射王彪之等大臣,却唯独少了重病的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和年幼的皇太子司马曜!

要想真正解读这一改变东晋王朝国运的继位战争,悦史君认为,司马曜的成长经历是关键!


生于王家 父亲秉政外臣势大

东晋隆和元年(362年),司马曜生于东晋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一座王府,他的父亲是时任司徒、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的会稽王司马昱,祖父则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可谓是真正的皇孙贵胄。

当时,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作为皇族中资历较深的,受崇德太后褚蒜子、晋哀帝司马丕之命总理朝政,但实际上大权却在手握重兵的权臣、南郡公桓温那里。

兴宁元年(363年),晋哀帝加授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赐其羽葆鼓吹一部,桓温的权势更加显赫。

兴宁二年(364年)五月,晋哀帝司马丕再次进封桓温为扬州牧、录尚书事,并两次征桓温入朝辅政。

几经较量,桓温选择驻军赭圻(今安徽繁昌西),并上表辞去录尚书事,只遥领扬州牧。


皇位更迭 父亲擢升幼年成王

东晋兴宁三年,前燕建熙六年(365年),前燕派重兵攻打洛阳,东晋冠军将军陈祐不敌,放弃洛阳出逃。

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得知后,与桓温在洌洲(今安徽和县)会面,命他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共同商议征讨前燕之事。

不久,年仅25岁的晋哀帝因服药过多发病,在西堂去世,征讨前燕一事也就被搁置起来。

由于晋哀帝没有留下后嗣,崇德太后褚蒜子下达诏令,让他24岁的同母弟琅邪王、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马奕继承帝位。

同时,褚太后还以琅邪王绝嗣为由,将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改封为琅邪王。

因为琅邪王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当皇帝之前的封爵,这也意味着司马昱成了准皇位继承人。

这样,年仅4岁的司马曜,就此继任其父的会稽王之位。


败将废立 父亲即位成为皇子

太和元年(366年)十月,皇帝司马奕进封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为丞相、录尚书事,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又赐羽葆、鼓吹及持班剑的武士六十人,司马昱的地位更加巩固。

太和三年(368年),皇帝司马奕为桓温加殊礼,使他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

东晋太和四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四月,桓温开始他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但在双方多次交锋后,前燕吴王、南讨大都督慕容垂在襄邑(今河南睢县西)击败桓温大军,这次北伐宣告失败。

虽然北伐失败后,东晋朝廷并不敢追究桓温的兵败之责,甚至还命侍中罗含到山阳犒劳桓温,任命其子桓熙为豫州刺史,但久怀异志的桓温不但不思己过,反而筹划起了更大的图谋。

东晋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在攻灭主要政敌豫州刺史袁真父子后,桓温带兵入朝,发动宫廷政变,诬称皇帝司马奕因阳痿不能生育,所生三子均非皇嗣,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帝位。

褚太后没办法,只得召集百官,下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

随后,桓温亲率百官,拥立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为帝,改元咸安,是为晋简文帝。

晋简文帝司马昱即位后,会稽王司马曜也就进一步高升,成为皇子。


桓温擅权 百官战栗皇室衰微

晋简文帝不敢怠慢,很快便进封桓温为丞相,让他留在京师辅政。

桓温辞让不受,率军返回白石(今安徽当涂西),还镇姑孰。

后来,晋简文帝又派出身太原王氏的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温,再次请他入朝辅政,并增食邑万户,桓温再次推辞。

晋简文帝深知自己只是傀儡地位,不仅不敢多说话,还常常担心被桓温废黜,只能偷偷抹眼泪。

桓温也没闲着,挟废立之余威,对朝中异己大加废徙,武陵王、太宰司马晞,新蔡王司马晃等人被废为庶人,殷涓、庾倩、庾柔等人都被族诛。

至此,桓温完全掌控了朝廷大政,连侍中谢安见了他都要远远地下拜,而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桓温惊呼:“安石,卿何事乃尔!”

谢安恭敬地答道:“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

此安石可不是北宋宰相王安石,而是谢安的字。这段对话悦史君用一句话概括:当时的局势,就连谢安这样的朝廷重臣,都把桓温当成“君”来看待。

不过,面对“政由桓氏,祭则寡人(即晋简文帝)”的优越地位,桓温并不满意,他的野心是要晋简文帝主动禅位给自己,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咸安二年(372年)正月,在桓温的主导下,晋废帝司马奕由东海王再度降封为海西公,并在稍后被迁往吴县(今江苏苏州)西柴里居住。

同年七月,登基仅八个月的晋简文帝便因忧愤得了重病,不得不准备后事,此时,司马曜才11岁。


父皇纠结 重臣出手一挫桓温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二十三日,病重中的晋简文帝命人在一昼夜内连发四道诏书,催促驻军姑孰的桓温入朝辅政,桓温仍然故意推辞。

七月二十八日,晋简文帝病情加剧,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变得迫切起来。

晋简文帝共有七个儿子,但会稽王思世子司马道生、司马俞生、临川献王司马郁、司马朱生、司马天流等前五个儿子都早亡,只有司马曜和他的同母弟司马道子存活下来。

于是,晋简文帝册封会稽王司马曜为皇太子,并留下遗诏,令“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

又称:“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在悦史君看来,晋简文帝的这份遗诏,相当于把东晋王朝直接让给了野心勃勃的桓温,桓温完全可以凭借晋简文帝的遗诏篡晋自立,而皇太子司马曜则很可能成为新王朝的祭品。

此时东晋王朝的国运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但其他士族并不愿意看到桓温篡位,所以侍中王坦之当着晋简文帝的面,撕掉了这封遗诏。

晋简文帝显然被桓温吓破了胆,无奈地说道:“晋室天下,只是因好运而意外获得,你又对这个决定有什么不满呢!”

王坦之却义正严辞地答道:“晋室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建立的,怎由陛下独断独行!”

晋简文帝本来就不甘心让国予桓温,又见王坦之把两位开国祖宗抬出来,就顺水推舟让老王改写遗诏。

王坦之斟酌良久,将遗诏改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诸葛亮)、王丞相(王导)故事。”

诸葛亮辅佐蜀汉后主刘禅,王导辅佐东晋成帝司马衍,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也只是辅政,没有篡权夺位的超然地位。

新遗诏拟定后不久,晋简文帝在东堂驾崩,享年五十三岁。

桓温本以为晋简文帝会禅位给自己,或让自己摄政,看到这份遗诏后,大失所望,怨愤不已。


朝臣胆颤 二挫桓温终登帝位

晋简文帝驾崩后,群臣却不敢拥立皇太子司马曜,部分慑于桓温淫威的人甚至提议:“当须大司马处分。”

先帝去世,皇太子却迟迟不能继位,如果把决定权交给桓温,遗诏的约束作用又变回零,情势再次危急起来。

这时,出身琅琊王氏的尚书仆射王彪之正色道:“天子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谘,必反为所责。”

王彪之的话也很直接:皇帝死后皇太子继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桓温是不可能有异议的,何必多此一举。

王彪之作为琅琊王氏的代表,在朝堂上也有相当分量,他这么一说,很多朝臣纷纷附议,皇太子司马曜终于登基为帝,是为晋孝武帝。

当时,晋孝武帝司马曜还在为父皇晋简文帝服丧,可他到晚上了仍不哭临,左右急忙催促:“按惯例该哭临了。”

晋孝武帝说:“哀痛到位了自然会哭,哪有什么惯例可言!”

确实,如此危局,晋孝武帝的焦虑可能要远远大于哀痛了。


太后干预 老王喝止三挫桓温

晋孝武帝司马曜继位后,他的皇位危机并没有解除,暴风雨反而更加强烈。

刚开始,褚太后认为晋孝武帝年纪太小,而且又在为大行皇帝服丧期间,再次提议让桓温行周公居摄故事。

褚太后的命令下达后,尚书仆射王彪之又站了出来:“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

老王这次更加给力:这么大的事情,桓温一定会坚决推辞的,这样就会耽误国家大事,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太后的命令不能执行,只能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由于以王彪之为首的一批大臣坚决反对,褚太后的命令并没有被执行,桓温的图谋再遭挫败。


道士造反 废帝无心群臣心齐

接着,晋孝武帝又命侍中谢安征桓温入朝辅政,并加授他前部羽葆鼓吹,赐武贲六十人。桓温仍旧辞让,既不接受,也不入朝。

咸安二年(372年)十一月,晋孝武帝刚继位三个月,彭城道士卢悚突然率三百多人攻入京师建康殿庭,想要拥戴海西公司马奕复辟。

虽然卢悚的变乱很快被镇压,但朝野上下都将矛头直指桓温,客观上坚定了王、谢等士族抗拒桓温的效果。

由于自知复辟无望的海西公司马奕,并没有参与卢悚的阴谋,而且为了避祸,整天在家沉迷于酒色,表现得很平庸。

见此情形,东晋朝廷也就以司马奕安于屈辱,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桓温入朝 多次胁迫终归安定

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自姑孰带兵入朝,拜谒皇陵。

当时,京中流言四起,都说他此次入京是要诛除王谢、颠覆东晋王朝。

晋孝武帝命谢安、王坦之等人率百官到新亭(今江苏南京西)迎接,拜于道侧,朝中位望稍高者皆惊慌失措。

不过,最终桓温只是以“卢悚入宫”一案,将尚书陆始收付廷尉处理,算是虚惊一场。

桓温在京师呆了14天后,由于突然患病,就率部返回了姑孰。

回到姑孰后,桓温病情加重,但他仍逼迫东晋朝廷给他加九锡之礼,并多次派人催促,企图为篡位做最后一搏。

谢安、王坦之等人见桓温病重,以锡文不好拟为由,多次命人修改,借此拖延时间。

同年七月,62岁的桓温在姑孰病逝,此时锡文还没有完成。

舒了一口气的东晋朝廷追赠桓温为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霍光旧例,又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等物。

至此,晋孝武帝继位之初的危机,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东晋王朝也得以延续。


悦史君点评:从晋孝武帝司马曜出生开始,东晋朝廷就已经在权臣桓温的威胁之下,晋废帝司马奕无过被废,他的父亲晋简文帝司马昱则战战兢兢,时刻担心被桓温废黜。

在这种情况下,晋孝武帝的继位之路可谓艰难:先是遗诏风波,继而群臣延拓,又有太后干预,还有道士造反,最后桓温多次威胁,一步不慎全盘皆无,可谓险之又险。

不过,就在东晋王朝的国运命悬一线之际,对桓温不满的各家士族门阀,联手阻止了他篡晋的阴谋,确保了晋孝武帝的顺利即位及东晋王朝的延续。

所谓惊心动魄,恐怕也就如此了罢。

1.《关于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我想说改变东晋王朝国运的继位之争:皇帝太子皆摆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我想说改变东晋王朝国运的继位之争:皇帝太子皆摆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8611.html

上一篇

160年的晋朝看这里!历史书上不想承认的朝代,不仅没对中华有所贡献,反而带来了灾难

下一篇

东晋十六国,一个让人遗忘的时代,一个让汉人不愿意想起的时代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看这里!前秦的版图被严重低估: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面积最大的国家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看这里!前秦的版图被严重低估: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面积最大的国家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前秦是十六国时期的重要政权,曾经统一过中国北方。 由于前秦统一的时间非常短暂,人们对其疆域规模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谭其骧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前秦的疆域主要位于黄河流域,比东晋大不了多少。然而在《...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中国历史纪年体之晋朝-公元371年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中国历史纪年体之晋朝-公元371年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秦间问题时代 (公元371年)陈咸安元年建国前34年,陈建元前7年凉凉地唱了陈年号。 春天正月,大秦天王傅建敬礼是雍容、拜禅师孔子、太子傅红和孔侯敬大夫的原子,都躺在梁修焉。 徙关东豪杰及杂夷十五万户...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看这里!中国历史纪年体之晋朝-公元371年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看这里!中国历史纪年体之晋朝-公元371年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秦间问题时代 (公元371年)陈咸安元年建国前34年,陈建元前7年凉凉地唱了陈年号。 春天正月,大秦天王傅建敬礼是雍容、拜禅师孔子、太子傅红和孔侯敬大夫的原子,都躺在梁修焉。 徙关东豪杰及杂夷十五万户...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专题之【乱局】两晋十五帝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专题之【乱局】两晋十五帝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文/高怀民 秦(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大统一王朝之一。 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晋”,总历时156年。西晋(265年-316年)为武帝司马炎所创立,定都洛...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干货看这篇!晋朝历代皇帝简介及在位年表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干货看这篇!晋朝历代皇帝简介及在位年表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西晋皇帝列表 真善帝司马懿三国的终结者西晋王朝的创始人。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利人。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贵州省一个县,崇祯皇帝赐名,名字取“烽火平息”之意!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贵州省一个县,崇祯皇帝赐名,名字取“烽火平息”之意!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贵州省简称“贵州”或“贵妃”,位于中国西南福利部,位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 贵州历史悠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专题两次在兰州建都,一个游牧王国,究竟隐藏着啥秘密?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专题两次在兰州建都,一个游牧王国,究竟隐藏着啥秘密?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一个王国,在兰州建了两次都城!为什么会这样? 徐振国的一个人是比较陌生的王国。 这是一个游牧民族所建的王国,不仅和秦人没有丝毫关系,从时间上说也远远晚于秦朝。就是他们,竟然两次在兰州建都城。 夏官营古...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干货看这篇!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名字是崇祯皇帝所赐!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干货看这篇!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名字是崇祯皇帝所赐!

371年谁重建晋朝定都哪里相关介绍,贵州省简称“贵州”或“贵妃”,位于中国西南福利部,位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 贵州历史悠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