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听《浣熊唱片》。
本文原创,作者Gonzo,转载请联系我们。---黑胶入门三十三问 No.1---
不论你是路人、黑胶小白还是资深玩家,也许都听过这样的声音:
“有钱人才玩黑胶!””没钱别玩!”“两万以下有辱胶门!”......
似乎这种曾经最大众的音乐载体,今天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em...事实真是如此吗?玩黑胶的都是有钱人?
探讨这个问题,至少要搞明白两点:黑胶很贵?怎样算有钱人。如果你从未买过黑胶,大概会好奇一张黑胶到底要多少钱。
你可能听说过上千元的「星际牛仔」:
或者是拍卖上万的披头士首版白专。
诸如此类的昂贵唱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物以稀为贵,这些稀有唱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收藏品属性。
除去这些极为特殊的罕见黑胶外,常见的黑胶唱片价格又是多少呢?
其实这并没有绝对答案,黑胶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品相、风格、种类与版本等元素。一般来说,越知名的音乐人、越稀少的版本价值越高。
当然,因为黑胶特殊的制作工艺,对于一些发行年代久远、多次再版的唱片来说,首版唱片确实更接近原音。(理论上)
但对于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来说,黑胶只是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在品相无异的前提下,不同版本黑胶的音质和听感并没有明显差异。
如果你对版本和音质没有特别追求,绝大部分黑胶在300元以下就能买到。
举个栗子:前不久曲序错误的首版《唐朝》,二手平台价格在600元左右,但预售的第二批正确曲序版本却只要199元。
除了曲目顺序不同外,这两版唱片没有任何差别,价格却相差400元。
再比如“猫王”Elvis Presley、披头士、滚石乐队、Mariah Carey等大牌的唱片,除了少数稀少专辑和版本外,几乎都在100元-300元之间。
而那些国内相对小众,但发行量巨大的音乐人的唱片甚至不足百元。
比如六次格莱美得主Billy Joel、灵魂乐大师Stevie Wonder、吉他大师George Benson、轻音乐代表保罗莫里哀、卡朋特......
他们的黑胶唱片几十元就能拿下。
这个价格大概等同两张电影票、一本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三分之一只MAC口红、上四分之一次东方明珠塔、和男/女朋友吃五分之一顿海底捞、十分之一双AJ1黑红脚趾。
而且中古黑胶或多或少都带有收藏价值,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中古黑胶只会越来越值钱——即便它现在很便宜。
你要知道不少高价唱片都是它的主人偶然从跳蚤市场低价淘来的,就连近年火爆的City Pop风格专辑在以前也无人问津。
不过,除非你是一时兴起,黑胶并非是一次性消费。那么黑胶是否像“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一样持续烧钱呢?
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一般来说,黑胶玩家有这几种:体验者、爱好者、收藏者和发烧友。
如果你只是为了体验,那么挑自己喜欢的买即可,你甚至都不需要唱机,据BBC一则报道显示,有7%的黑胶玩家都没有唱机。
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希望享受不同于数字音乐的模拟录音,那么千元左右的入门款就能够满足大部分需求,购买唱片时,只要品相没问题,不用太在乎版本。
Voxoa入门款唱机-T30
不过,如果你希望成为一名收藏家或发烧友,那就要另当别论了,特殊的版本和录音的确会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个领域都有高消费需求者,黑胶世界亦是如此,它是否烧钱取决于你的自我需求。
就像小马过河的寓言,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使用场景都不一样,这会造成不同的认知和感受。
这种情况在其他小众文化圈也很常见,比如摄影、球鞋、汉服,就连你爹手里盘的核桃都大有讲究。
对大多数普通黑胶玩家来说,黑胶只是象征着更为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与听感享受。
如果不是收藏家或发烧友,黑胶并不烧钱。
也许有人会说:你觉得黑胶不烧钱是因为你足够有钱!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钱。(em…)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十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持续走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饮食支出外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
不少人除了日常租房、吃喝拉撒水电费的开销外还有点闲钱,和朋友吃个饭、看个电影、买个包,或满足一下兴趣爱好,比如拍照、打游戏、健身啥的。
当然,这不是绝对现状,在中国还有不少人无法做到自由的精神需求消费,但你能在这里看到这篇文章,就说明你极有可能有着固定的家庭收入,可以进行一定的爱好消费。
如果你满足以上几点,都可以成为黑胶玩家,那你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吗?(灵魂拷问)
其实大多数黑胶玩家都和你一样,并没有巨额资产。只不过他们是对音乐感兴趣,愿意为音乐付费而已。
事实上,在我们的用户中有身价千万的企业家,也有刚毕业的应届生,大多数则是普通工薪家庭,甚至还有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中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足够热爱音乐,也愿意为音乐付费。
有钱与否只是相对而言,但至少结合大数据和我们的社群样本来看,玩黑胶的并不都是有钱人。
一张健身卡动辄好几千,听说砍渣渣辉的游戏不充个几百块都抬不起来头,也不见得大家普遍认为健身、打游戏的都是有钱人。
既然黑胶无需巨额花费,黑胶玩家也不都是有钱人,那为什么有“玩黑胶都是有钱人”的印象呢?
这大概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并未经历过黑胶唱片的黄金年代。
黑胶唱片诞生于19世纪末,中国曾是亚洲唱片业的中心,上海百代唱片是成立最早唱片公司之一。
但那时的唱片与现在说的”黑胶唱片“并不一样,属于老式的蜡筒或者胶木唱片,价格高昂,一般的中国家庭根本消费不起。
黑胶唱片的广泛普及始于40年代末。
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发明了LP密纹唱片,它不仅降低了唱片成本、提升了记录时长和音质,甚至改变了音乐的发展。
而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内处于解决温饱阶段,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这段时间恰好是黑胶唱片和现代流行乐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
这时虽然有少数样板戏唱片流通,但从大众流行的角度来说,黑胶唱片在国内无疑经历了彻底的断代。
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国人的物质、精神生活才得以改善,也逐步同世界接轨,不过这时,音乐已然是CD与卡带的天下。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多数国人对于黑胶唱片的印象是陌生而朦胧的。
如今黑胶回潮,基于营销角度的考量,黑胶在国内成为品味与身份的象征,和红酒、雪茄等元素组合在一起,满足一点无可厚非的虚荣心。
时至今日,黑胶仍是一个小众文化,由于缺少认知传统,仍然有不少片面而武断的观点存在,当这些声音被放大后,便产生了这样的主观看法。
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信息渠道会愈发丰富、实体唱片店或许也越来越多,当音乐爱好者能更近距离接触并体验到黑胶文化时,这些的观点都会随之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所有前提都基于愿意为音乐付费,如果你崇尚免费音乐,认为音乐不需要付费支持,则不需要在此提出反对意见。
就像手机和单反都能拍照一样,只不过是需求与观念不同罢了。
总而言之,黑胶不廉价,但也并不是奢侈品,无论是源于真心热爱还是外在追求,黑胶几乎都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它在中国这样一个未经历过黑胶繁荣的国度仍能发展至今的原因之一。
至于黑胶玩家呢?他们不一定有钱,但绝对热爱音乐。
----The End----
浣熊唱片文章及音频内容均为原创
转载请联系我们
请勿随意搬运
原创不易你每一次的阅读、分享与转发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1.《谁说玩黑胶的都是有钱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谁说玩黑胶的都是有钱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