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诗贯穿了我们的学生生活,但对很多人来说,对古诗的印象总是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名篇。
总觉得那些诗词虽然经典,但是缺乏趣味性,有些时候不免便觉得枯燥乏味。但这样的印象显然是片面的,古诗词其实也有着它有趣的一面。就像古典诗歌中有一种很是独特的体裁——回文诗。这种诗体,正反读之都能成诗,可以说非常有趣,例如苏轼曾有首诗,正读是“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倒过来读则成了“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不管是正读还是倒读,都是高水平的诗作,让人读之不由叫绝。
其实在古诗词中像这样的有趣的体裁并不鲜见。重庆一岩石上便曾被发现过一首有趣的“怪诗”。在重庆太白岩,现存40余处摩岩石刻,其中有一副明朝石刻刻着8个怪字,这些字不仅大小不一,刻得东倒西歪,而且有些还缺少某些笔画,让人实在是看不懂什么意思。但是专家却称它是一首绝妙好诗,很是高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幅石刻:
按照古代的阅读习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幅石刻分别刻了“竹、岩、亭、開、夜、事、有、來”这八个字。不过这8个字却各有奇怪之处,“竹”字刻得很小;“岩”字是横过来的;“亭”字中间的口字缺了两横;“開”字只有左半部分;“夜”字竖的笔画划得很长;“事”字少了最上面的一横;“有”字是斜着的;“來”字少了下面的一个“人”字。
就是这样一幅石刻,为什么专家会称它是一首妙诗呢?其实这幅石刻是一首“神智体”的诗。所谓“神智体”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这种诗体通过对字的大小、粗细、长短、排列疏密、笔画增损、位置高度、正反、颠倒等形式形成异于平常的外观。人们只能通过这些来体悟其中蕴含的诗句。
我们回看太白岩上刻得这幅“神智体”诗。它前两个字,根据“竹”字的大小和“岩”字的角度,可以解读成“小竹横岩上”。接下来两个字,“亭”字中间缺了两横,显得空荡荡的,“開”字只有一半是为“门半开”,可以解读为“亭空门半开”。五、六两字,“夜”有一横较长,“事”字没有上面的“一”,所以可以解读为“夜场无一事”;最后两字,“有”字偏着刻画,“來”字没了个“人”,所以可以解读为“偏又无人来”(古代,有通又)。通过这样的解读,这8个字一下子便成了这么一首诗:
小竹横岩上,
空亭长半开。
夜长无一事,
偏又无人来。
这首小诗虽然简单,但是却很有意境,而且它并不是直接写出来的,而是通过文字的变换巧妙设计,让人自行体悟,可以说别有巧思。不过因为需要自行体悟,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只有上面一种解读。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像“來”字只是少了一个“人”字,因此不应该是“无人来”,应该是“少人来”。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谜诗碑”,谜底是诗,应该讲求意境和诗意,所以解读的时候可以不拘泥于“字面”,可以解读成“秉烛上横岩,颓亭门半开。深夜待一事,顷有佳人来。”
其实这些不同的解读也是“神智体”诗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它并不像是数学类的问题有着标准答案,而是根据自己的认知体悟有不同的解读,因为它本来就是“以意写图,使人自悟”。而在这样的“自悟”中,读者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或许这才是“神智体”诗的内核所在。
对于这首有趣的“神智体”诗,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解读呢?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们的“自悟”。
1.《关于一幅明朝我想说重庆一岩上的8个怪字,刻得东倒西歪,专家却称:是一首绝妙好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一幅明朝我想说重庆一岩上的8个怪字,刻得东倒西歪,专家却称:是一首绝妙好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