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川
[编辑]对历史迷来说,拍摄世界遗产是不可错过的乐趣。
而相较于泉州、鼓浪屿、武夷山等热门旅游地,有一些世界遗产的地理位置相对冷门,但其文化和艺术价值仍然丰富多彩,值得关注。出于对隋唐时期亚洲地缘政治的兴趣,吕晨在暑假期间选择前往东北地区及中朝边境,寻找传奇的高句丽王朝的遗迹。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王城、古墓、战争、传说...... 这座古代王朝遗址有着怎样的故事,跟着作者脚步,一起去瞧瞧吧。
高句丽古代东北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自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国祚共705年,时代从西汉横跨盛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王国。它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今天东北地区到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
高句丽政权的建立者是夫余人朱蒙,因治所位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故将国命名为“高句丽”。其都城三治两迁,初期都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公元3年迁至今吉林省集安,公元427年迁至今朝鲜平壤。
这次旅程,我便是沿着高句丽在我国境内两座故都从沈阳出发,一路向东,抵达中朝边境小城集安为终点。
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是桓仁的五女山城。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7年,夫余国庶王子朱蒙为躲避兄弟迫害逃离到今桓仁县附近的“纥升骨城”建立了王国。据专家考证“纥升骨城”应为桓仁县附近的下古城遗址,五女山城则为其山城。
五女山城 资料图
所谓山城,是高句丽人在筑城时采用的一种独特的双城模式,即在平原筑城的同时,通常也会在附近的山上修建一座山城。人们在和平时期住在平原的城中,战争爆发时就退居山城自卫。高句丽的山城散布于今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和朝鲜境内,其中很多在隋唐时仍在使用。
五女山海拔高度在800米左右,从售票处进去后有一座小型的博物馆,主要展示近些年从山城遗址发掘出的文物。从博物馆出来,有短驳车可以直接抵达半山腰。往年辽东地区最高温度在31摄氏度左右,可偏偏去的那几天每天都是35摄氏度的高温,再加上999级上山台阶和一路盘旋在耳畔的蚊虫,体感真是非常糟糕,好在登顶后的风景不枉此行。
从山城遗址发掘出的文物。 本文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作者吕晨 图
山脚下流淌的浑河穿过桓仁镇形成了一幅太极八卦的图案,见证了高句丽由地方政权迈向东北亚霸主的历程。据说如今住在这里的大部分居民是清末来此闯关东的后人。
沿着山脊陆续有一些发掘遗址。其中有一处淡水蓄水池遗址,利用天然的岩坑打造,四周砌石作池壁,在池子的北端还设有过滤设施,早在两千年前古代先民就已经想到淡水净化,其智慧可见一斑。
山脚下流淌的浑河穿过桓仁镇。
淡水蓄水池遗址。
高句丽的山城城墙及房屋基址全部由石块垒成,这些石块经过打磨分成两种类型——外墙体用楔形石,内墙体用梭形石。两种石块相互咬合,砌垒在一起,是高句丽筑城的特点。
五女山城的建造主要用于军事防御。从目前发掘出的遗址判断,驻守士兵人数在40人左右,与现在一个“加强排”相当。
两种石块相互咬合,是高句丽筑城的特点。
一处兵营遗址,在图中的西北角有烟道遗存痕迹,像这样的兵营可以容纳3-4名士兵。
早期高句丽的主要对手是来自北方的夫余,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威逼高句丽臣服。公元前6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当政,夫余王发兵五万攻打高句丽,然而时值隆冬又遇大雪,非战斗性减员十分严重,这次征伐最后不了了之。尽管高句丽逃过一劫,但意识到两国实力相差悬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策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公元3年琉璃明王将都城迁移至国内城。
国内城是高句丽的第二座都城,其城址位于今吉林省集安市区西部,北距禹山1公里,南距鸭绿江500米,西面60米处是通沟河,东部为通沟平原。到达集安后,我首先探访的便是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群。
墓葬是高句丽最常见的遗存,考古学家在集安地区发现了高句丽古墓群71处,总计一万多座古墓。从墓葬形制上,可以大致分为积石墓和封土墓两大类。在建造时间上,积石墓年代早,封土墓年代晚。
将军坟
将军坟位于集安市区东北龙山脚下,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通沟平原。它是典型的方坛阶梯石室墓,内部为石室,外部为方坛阶梯。将军坟的墓主为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他生活的时代是高句丽的全盛时期,在位时间长达78年,并且以97岁的高龄才去世,谥后获封长寿王。据说他和清朝康熙帝一样,也喜欢喝独参汤,或许这就是他长寿的秘诀。
之所以他的陵墓被命名为“将军坟”,是因为高句丽王历代有被中原王朝册封的传统。长寿王在位时曾分别被南朝封为骠骑大将军、被北朝封为车骑大将军,对南北两方的政权都极力讨好,连年入贡。这种稳定的地缘政治关系,既有利于高句丽进一步向朝鲜半岛扩张势力,也有利于南北两朝将攻伐重心能集中在中原地带。
每侧都以3块巨石倚护。
墓葬通体以千余块精琢细磨的花岗石条砌筑,每侧以3块巨石倚护。和垒砌的巨石相比,这些倚护石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甚至中间那块巨石的堆放位置和大小,都是由古代工匠精确计算出来的,其结构类似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拱券,通过对两边施压起到稳固的作用。
在两块花岗石叠压的细节中可以发现,为了加强稳定的效果,工匠在下方石块上开凿凸棱,方便上方石块在安置时直接嵌入。但在没有起重工具的情况下,古代高句丽人究竟是怎么将这些石头一块块垒上去的呢?有一种推测是,当时的工匠利用冬天在地上浇水成冰减少摩擦力的方式将石块垒起来的,但由于缺少史料佐证,古高句丽人到底如何完成这样宏大的王陵至今仍是一个谜。
工匠在下方石块上开凿凸棱,方便上方石块在安置时直接嵌入。
现今我们了解到的高句丽的历史,大部分都出自《汉书》、《北史》、《史记》等中原典籍。时至今日,考古学家们仍未发掘出高句丽本国所撰写的任何文字材料,所以那些在高句丽故土上留存下的碑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好太王碑是这些碑记题刻里最重要的一个,它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长寿王为纪念其父广开土王(亦称国冈上广开土地好太王)于公元414年竖立的一座纪功碑。碑身材质为角砾凝灰岩,是一块不甚规整的巨型方柱形巨石,碑文四面环刻,为阴刻隶书,共计1775字。碑文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高句丽政权的创始传说和前三代王的关系,简述了好太王本人的行状;第二部分记述了好太王一生的攻伐战绩,主要对手是倭和百济,联合对象是新罗;第三部分记述了好太王陵守墓人烟户的来源和数目。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碑上汉字有隶书,也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是中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此外在研究高句丽社会性质、历史地理与中原王朝及北方民族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中国碑刻艺术里的珍品。
好太王碑上共出现13个倭字,三次提到好太王抗倭的战争。“倭”是我国七世纪以前古文记载中对日本列岛出现的国家的称呼。四世纪上半叶,倭与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高句丽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这些在好太王碑中记载得非常详细。通过抗倭斗争,高句丽确立了自己在朝鲜半岛的政治地位。
好太王碑上的“倭”字。
此行最后的一个目的地,是位于集安市内丸都山上的丸都山城遗址。丸都山城于公元198年开始修筑,原是作为平原城——国内城的军事卫城,在公元209年开始作为都城使用,是高句丽政权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丸都山城,又名尉那岩城(有学者认为尉那岩城是为都之前的名字,丸都城是为都之后的名称)。有意思的是在东北俚语里,形容一个人没出息会用“完犊子”一词,和丸都城的读音十分相近,那意味着这是一座“没出息”的都城吗?显然不是,“丸”只是取了尉的同音首字母,“都”是都城之意。
丸都山城遗址
山城南面的城门遗址
沿着山城南面的城门遗址向上走,是南门的瞭望台,登台南望可以俯瞰整个河谷地区。丸都山城建成后几经战乱,其中在与前燕慕容氏争夺辽东的战争中,高句丽惨败于对手。
《资治通鉴》记载,“发钊(故国原王)父乙弗利(美川王)墓,载其尸,收其库存累世之宝,虏男女五万余口,烧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后来,考古学家在遗址清理发掘中,发现了残垣断瓦和有烧毁痕迹的柱础,映证了这段历史。
丸都山城的城墙同样采用了楔形石和梭形石的垒砌方式,缝隙间以碎石填充加固。抹角的弧形石块是晚期高句丽山城城墙的特征之一。
瞭望台遗址
暸望台下,是一处大型宫殿遗址,顺山势上高下低,进深作三级台阶,全部用石条叠砌。在第二层台阶上有两个八角形基址的建筑,在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个认为是作为谷仓使用,第二个认为是作为祭祀使用。
大型宫殿遗址
高句丽民族是一个重视丧葬文化的民族。他们把结婚视为人生的转折点,因此一结婚就开始筹备带往来生的寿葬之物。《三国志·高句丽传》中甚至有记载:“男女有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
然而高句丽的积石墓,相比中原地区的竖穴墓或封土墓,更容易被盗墓贼“光顾”,因此从目前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高句丽墓葬基本是十室十空,除了墓穴形制和墓室壁画外,几乎留不下其他文物。
高句丽墓葬群遗址
公元688年,高句丽政权为唐帝国和新罗联军所灭,随后唐朝在平壤城设置安东都护府,管理辽东及朝鲜半岛。为了彻底消灭残余势力,唐朝将三十万高句丽遗民迁往中原,并有可能销毁了高句丽政权自己书写的历史典籍。这些遗民在中原长期生活,最终融入了各民族之中。至此,有着七百余年灿烂文化的高句丽政权堙灭于历史尘埃里。
时光流逝,直到19世纪末好太王碑的发现,让我们有幸再次与这段辉煌的历史相逢。相信在未来,一定也会有新的考古发现,带领我们解读这个神秘的古国。
责任编辑:王昱
校对:施鋆
1.《37唐朝游戏平台专题之寻访神秘古国高句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7唐朝游戏平台专题之寻访神秘古国高句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9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