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雨季最近进入最高起义,每年的这个时候,为了确保水道畅通,洪水顺利流出,县区黄河浮桥将被拆除,雨季后将重新修建,使两岸人员的车辆往来得以进行。(莎士比亚,《北方新闻》)。
泺口浮桥在济南大名鼎鼎,是济南通往黄河北岸的重要通道。为什么黄河济南段这么长,就只在泺口这里设立浮桥呢?这还要从泺口渡口的历史说起。
历史上,济南城北最早和最著名的渡口就是泺口。南宋初年,济南太守刘豫整疏济水河道,在济南华山以南筑“上泺堰”,于堰之南开挖小清河。泺水无法再流入济水,只能注入小清河。小清河东流不远,人们又筑“下泺堰”,将小清河分流,使其一支注入大清河(济水),“筑堰以分其流,因曰堰头”,也称“泺口”,即今历城区堰头村一代。金代,置堰头镇,又称“下泺口镇”,而原来的泺口,则被称为“上泺口镇”。人们在堰头设立渡口,成为北去各州县的必由之路。为便于管理,明代官府在此设立巡检司,置司兵四名;清代设立铺递,置铺司一名,兵三至五名。清末,堰头渡口改称邢家渡(今济阳邢渡村),时至今日,堰头附近仍是北跨黄河的要道之一。因此,自古以来泺口渡口就是南北往来的咽喉要道,水陆运输昌盛。
泺口渡口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堪称山东黄河第一渡。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泺口渡运量大减。1948年底至1949年初,也就是济南解放初期,泺口渡口仅有三艘木摆渡船,靠人力摇橹撑篙渡运,每天只能往返三四次,年渡汽车1万余部、旅客50余万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泺口设立渡口航运管理所,1952年该所并入山东省交通厅黄河航务管理办事处。1953年,泺口渡口南岸建石砌固定码头1座,当时码头坡小道窄,只有东边1条坡道。后几经修建均未改观,仍为单坡道。1963年改建东坡道,开辟西坡道,并改建为高、中、低3级码头。后随黄河大堤逐年加高,坡道随之逐年延长。截至1985年末,南岸码头为4级石砌固定码头。北岸为曲流河岸凸岸,坡度缓和,近岸水流和缓,有泥沙淤积,中、小水位时有100余米宽的沙滩地,故无法构筑固定码头。1985年后,采用双体承压舟构成浮动码头。1985年末北岸配有双体承压舟16艘。
1952年,泺口渡口出现了黄河第一艘木质机动渡船。该船长18米、宽7.5米,功率58.8千瓦,可装载4部汽车,满载吃水1.4米。1954年,开始使用132.3千瓦木质拖轮顶推渡运,当时有3艘平摆,南北两岸各固定1艘作趸船用,另1艘由拖轮顶推渡运。平摆载重量大者40吨、小者20吨,年渡汽车10万余部,旅客80万余人。1963年,泺口渡口又配备明轮两艘,但由于不适应黄河流速高的情况,没有正式投入渡运就淘汰了。1966年4月,全国第一艘钢质双体渡轮在泺口渡口投入渡运。1985年末,泺口渡口有钢质双体渡轮4艘,其中黄河甲型双体渡轮1艘、黄河乙型双体渡轮3艘,总载重量415吨,总乘客定额3016人。1982年7月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通车前,泺口渡口日均渡汽车700余部、旅客2000余人。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通车后,渡运量大大减少,日均渡车60余部,且多为小型车辆。
1988年5月,山东省黄河航运局在泺口渡口原址上架设了泺口浮桥,这是济南黄河第一座浮桥,结束了该段黄河摆渡过河的历史,之后其他浮桥陆续建成。通行时间段内,浮桥上每天都是人来车往,很是热闹。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济南的一道独特风景。
(本报记者赵晓林通讯员周方勇)
1.《【1988年山东清代重点古府】专题山东黄河第一渡与济南第一浮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88年山东清代重点古府】专题山东黄河第一渡与济南第一浮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9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