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焉不详的耕地情况
关于隋朝的耕地面积,史书的数据太过夸张。据《通典》记载:“开皇9年(589年),任垦田四千九百四十万四千一百七十六顷。”任垦,允许垦辟的意思,相当于应受田的数量,并不是实际的耕地面积。因为4940万顷(49.4亿亩)的应受田,相当于现代39亿市亩(隋朝1亩=522平米,约0.78市亩),比新中国的耕地面积还多,不符合实际。
如何估算隋朝的耕地面积?隋朝实行均田制,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正相关,即:耕地面积=户数x每户平均受田面积(实际值)。每户实际受田面积与赋税制度、人口分布和各地资源禀赋有关,比如A郡只能开发出1000万亩土地,如果户数达到20万,户均受田只能是50亩,无法达到法定标准。
先明确一点:后人会在先辈的基础上开垦土地,随着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增加,往后的朝代自然有着更多的耕地。打开中国的地形图,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从古至今,中国的耕地都集中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南方丘陵。隋朝时,南方并未大规模开发,东北平原和云贵高原的开发更是明清两朝的事情,所以隋朝的耕地集中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而疆域更大的西域本来并没有多少耕地。
隋朝的人口概况
全盛时期的人口,有两个数据,略有出入,但总人口都是4602万:1)根据《通典》的记载,隋朝大业2年(606年)达到891万户,总人口4602万;2)将《隋书·地理志》各郡的户籍数量累加,总计908万户。两者在户数上存在约2%的误差,总人口却都是4602万,至于原因便不得而知了。
如果参考唐朝宰相杜佑的说法:“隋受周禅,得户三百六十万,开皇九年平陈,又收户五十万,自大业二年,干戈不用,惟十八载,有户口八百九十万矣,此隋之极盛也!”隋朝人口从589年至606年的17年内,户数就从410万增加到890万,自然增长率达到47‰!显然不符合人口的自然增长规律,新中国成立后,医疗水平大幅提高,人口的平均自然增长率只有13‰。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可能比新中国好,实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10‰左右,显然隋初410万户的基数是有问题的。
那么隋初有多少人口呢?如果用10‰至15‰的自然增长率反推,开皇9年(589年)的人口约3573万至3887万,户数705万至767万。其中300多万户的差异来自哪里呢?一方面,隋朝在585年和609年分别做过人口清查,其中585年清查出隐瞒人口208万;另一方面,史书对于北周和北齐的人口记载比较混乱,例如隋朝建立时,已经统一北方,但史书记载北周的人口只有901万,比记载北齐的人口(2001万)还少,显然不合理。
笔者认为,“隋受周禅”谈到的户籍应该是原北周的数据,按《通典》记载,北周户数为360万,北齐为303万。因此开皇元年(581年)的总户数为663万,开皇9年(589年)统一天下,灭陈得户50万,总户数为713万,恰好在推算范围内。
隋初(589年)人口约3600万。根据大业年间的户籍和人口数据,平均每户约5.1人,则隋朝初期713万户对应人口约3613万。从589年至606年的17年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4.33‰,这个速度在古代是非常高的成绩,算是开皇之治,国家休养生息、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客观表现。
隋朝的均田制
隋朝夫妻均能受田,总共140亩。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女子结婚便能受田,其中男子18岁成年后,受田100亩,其中80亩口分田(死后政府收回)和20亩永业田(私有田地,可以继承);女子受田40亩,都是口分田。
如果耕地充足,只要知道户籍数据,便能估算出隋朝的耕地面积;但是耕地不会无限增加,当耕地不足的时候,需要结合每户实际授田的情况,推算耕地面积。
人口滋长,实际受田面积差异很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只能受田20亩。别看户均140亩的受田很多,可随着人口增长,关中、河南等地无法充足受田,而江南、岭南地区地广人稀,受田不成问题。开皇12年(592年),关中地区的百姓竟无地可耕,以至于衣食无着,有些成年男子只能分到20亩的永业田。据《通典》记载:“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少又少焉。”
隋朝耕地面积的估算
已知实际的人口情况,只需要弄清楚实际的平均每户受田面积,便能大致估算出隋朝的耕地面积。关键看隋朝各地区的耕地能否满足受田需求?先看隋朝行政区划图,在《隋书·地理志》中,隋朝190个郡归纳到9州之中,其中北方是隋朝统治的重心,有6个州,而广阔的南方大地只有3州。
从秦汉至明清,我们祖先开荒的脚步踏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笔者的老家、江西的小村落就是例子,早先是一块葬人的小山,到清朝才有人搬迁到那里开荒和生活。因此,隋朝每个州的耕地面积不可能超过该区域1996年的耕地数量。将隋朝行政区划图与后世中国地图对照,便能估算出隋朝9个州耕地的极限面积为11.9亿市亩。按照隋朝每户受田140亩,折合后世110亩,估算出每个州的应受田数量,分别如下表。
可以看到,北方6州,如果足额授田的话,耕地根本不够用,像冀州的应受田甚至超过2.9亿亩,远远超过极限的1.8亿亩。然而南方3州,地广和稀,完全可以满足授田需求。既然北方耕地不能满足授田,就必须重新估算实际的户均授田面积,如何估算?
以关中地区的耕地为例。隋朝关中设有1府3郡,总户数为56.3万,按每户110市亩(隋制140亩)的受田估算,受田总需求约6200万市亩。
实际受田比例为40%。从宋至清,陕西的土地开垦并没有显著增加,新中国成立后,才达到7700万亩。关中地区的耕地面积在1996年为3325万亩,关中是秦汉至隋唐的根基,开垦充分,应该也比不上后世的力度,假设关中在隋朝的开垦面积为2500万市亩,则关中的实际受田比例约40%,即平均每户只能从政府手中得到56亩(隋制)耕地。
隋朝实际的耕地面积为5.41亿市亩。隋朝北方人口稠密,都存在人口不足的问题,假定实际受田比例均为40%,则北方实际耕地为3.05亿市亩;南方地广人稀,足量受田,耕地为2.36亿市亩。因此总的耕地面积为5.41亿市亩。
总结:隋唐至明清,耕地不断增加,符合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
结合笔者对隋、唐、宋、明等朝代(清朝暂未研究)的耕地和人口的考证,我们能看到隋朝耕地与唐朝相差无几,均在5.42亿市亩左右,这是契合实际的。一方面,从官方的人口数据看,唐朝892万户,与隋朝相差无几,而唐朝人口达到5300万,比隋朝高15%,人口多便意味着耕地多;另一方面,唐朝继承了隋朝的领土和制度,同时开拓了南方,南方户数从隋时的215万户增加到405万户,开垦的耕地必定增加才对。常理上也是如此,隋朝开垦的土地,在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唐朝百姓不可能不去耕种,除非人口稀少。
同时大家也能看到,从隋唐至明清,先人们不断开垦着新的土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承载的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提高。而随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中华民族也在不断改进技术,提升生产力,唐朝后期出现的曲辕犁,便大幅提高了耕作效率。
1.《隋朝经济研究之一:人口变化及真实的耕地面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隋朝经济研究之一:人口变化及真实的耕地面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9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