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玉器是宝贵的消费品,过去珍珠和玉石的产量很低,宝石玉器的价格看起来更贵。
珠宝玉器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富人。因此,只有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有珠宝玉器的加工作坊和商店。鸦片战争以前,上海的城市经济虽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但是与江南的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就显得落后多了,所以,1840年之前上海几乎找不到专业的珠宝玉器商店,上海人要买珠宝,必须赶到二百里外的苏州才行。
南京是六朝故都,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永乐后京畿虽已迁往北京,但南京仍是明王朝的陪都,是江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政治、军事地位虽不及南京,但几千年来苏州一直是江南最富裕的地区。南京和苏州是江南最富裕的城市,珠宝玉器的消费量大,也是珠宝玉器业最发达和集中的城市,并形成了京(南京)帮和苏帮珠宝业商人。
1843年上海开埠后,已有少量的珠宝业商人进入上海。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并定都南京。珠宝玉器是贵重物品,珠宝业又是主要为达官贵爵、巨商富贾服务的行业,所以,珠宝店就成了太平天国最先打击和剥夺的对象。在太平军进攻南京时,就有大批京帮珠玉业商人随同逃难者进入上海,“咸丰三年,岁在癸丑,粤匪(对太平军的诬蔑之词)陷金陵,其后豕突狐奔,蹂躏十余省,东南完全者,独上海一隅。其在江宁也约千里,乡之人昔懋迁于此者有之”(《创建上海江宁七邑公所碑》。江宁公所在新闸路456号,在建南北高架时拆除了)。
有相当数量的南京人进入上海后,择上海县城南门外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一条以南京人集中居住的街区,于是,这里就被人们叫做“南京街”。 当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已有相当一部分苏南商人也随逃难人群进入上海。1860年时,以忠王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东进,先后攻陷了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苏南浙北的大部分市,于是,又有大批苏帮珠宝业商人进入上海,他们择城北侯家浜(今侯家路)一带设摊做生意。
珠宝玉器是价格昂贵的商品,鉴别珠宝的优劣和真伪又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有些奸商利用消费者对珠宝缺乏识别能力,使用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的手段牟取暴利,这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直接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损害了守法商人的利益。
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沈时丰为首的苏帮珠宝商人发起成立了一个叫做“珠宝业公所仰止堂”的同业机构。这个“仰止堂”名取得非常得体。《诗经》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句子,其大意是:“伟人崇高的品德犹如高山令人敬仰,他的品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玉出昆冈”,美玉产自大山,是石的灵魂,“仰止”即告诫珠玉商人应该有玉石一样的高尚品德。设在侯家浜的珠宝业公所仰山堂也是珠宝市场的管理机构,章程规定:“不论珠宝翠玉,凡属赝品,概不准携入销售,致为本汇市名誉之累”,绝对禁止伪劣商品进入汇市。仰山堂还是一个珠玉的鉴定和仲裁机构,客人如对该汇市出售的珠玉质量和价格发生疑问,可以到仰山堂的指定机构重新评估和仲裁。
珠宝业公所仰山堂及珠玉汇市的建立,改变了上海珠玉商业的形象,促进了上海珠宝业的健康、繁荣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商人的守法经营。 侯家浜珠玉汇市的兴旺,又吸引了原来分散经营的京帮珠宝商向侯家浜转移。由于京帮商人不愿受制于苏帮仰止堂约束,于是,京苏两帮的矛盾开始发生,并日益深化。光绪中期,珠宝业公所仰山堂计划创办一所同业子弟学校,要求各帮商人根据营业收入交付捐款。部分京帮商人认为京帮商人子弟须入该校求读者不多,拒绝交付捐款,于是双方发生争执,并从争执发展到冲突。上海知县为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只得下令关闭汇市。
1908年秋,新上任的上海道蔡乃煌出面组织调停,双方才达成妥协。协议规定:京帮承认珠宝业公所仰止堂以及珠玉汇市属苏帮产业;苏帮同意,以五年为期,京帮必须建立自己的汇市,在京帮汇市建立之前,苏帮同意京帮商人仍在珠玉汇市中设摊营业。就在此协议生效的第二年(1909年)侯家浜填河筑路工程完成,沿路有若干空地,于是苏帮即集资二万六千余两购进原汇市对面的空地重建汇市———新珠玉汇市。
为避免与京帮的冲突,又另建了珠宝业公所韫怀堂。“韫怀”一词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词句,讲:“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藏有美玉的大山才显辉丽,怀有宝珠的深水更显妩媚。几乎在此同时,京帮也集资购进原仰山堂的北面建立自己的汇市和公所,公所即沿用原珠宝业公所仰山堂旧名。
民国以后,根据《公会组织法》之规定,上海同业中必须建立同业公会,以替代原来的同业公所。于是原珠宝业公所仰山堂和韫怀堂同时解散,另行建立统一的上海市珠玉业商业公会,址即今侯家路26号,即今上海玉石雕刻厂厂址。原汇市分别称振兴珠玉汇市(今侯家路73号)和新珠玉汇市(今侯家路25号)。解放后,政府提倡俭朴生活,珠宝玉器是高档商品而销量下降,原珠玉汇市也被改作他用。而如今,这里的旧建筑已被拆除,正在改造之中。
银铺是指打造和买卖金银饰品的铺子,同时也兼营贵重金属的兑换业务,一般只有在经济发达的中大城市才有。近代以后,受到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原来开设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的银业向上海转移,而近代上海经济的高度发展,使上海成为银业最发达的城市。金银饰品的价格昂贵,为了显示气派,更为了店铺的安全,上海的银铺大多为二层楼房,底层作为一般商铺,二楼才为银铺,于是,上海的银业称之“银楼”。
大概到了清代后期,银楼公所就迁到大东门外花园弄855号的自建楼内。1909年上海环球社出版《图画日报·上海之建筑·银楼公立学堂》中讲:“银楼公立小学校,在大东门外花园弄内,银楼公所之侧。计屋三楹两进,由裘文照发起,各银楼赞成建立。”从绘画中可以看到这个“银楼公所”的大致形状。 1918年4月27日农商部颁布《公商同业公会规则》,规定由各地的商会对城市或地方的行业加强管理,相同的行业建立同业公会,与其他的同业公所一样,当同业公会建立后,银楼公所实际上已名存实亡。
1.《悦读上海 太平天国促进上海的珠玉业和银楼业公所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悦读上海 太平天国促进上海的珠玉业和银楼业公所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9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