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雷
地雷是埋在地面表面下或铺在地面上的爆炸性火器,最初发源于中国。虽然被称为“天使班、恶魔班”,但在世界战争史上,他是战场上的宠儿,受到了各国的关注。
而地雷的发明应该归属中国,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藏在地面的“火药炮”(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据1413年焦玉所著的《火龙经》一书记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可见,这种“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这是中国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意义上的地雷。1580年,明朝名将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钢轮发火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清朝前期,统治者并不重视地雷及各种爆炸器材的制造和使用。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丁守存、黄冕等人才开始积极研制各种地雷,主要是拉发雷和绊雷。丁守存还制造一种“跳雷”,携赴天津试验,相当的灵验。这是将一个铁铸的圆形地雷装入木柜中,木柜下部填装火药,连接引信,木柜内装有发火装置。使用时,先将木柜埋入地下,一旁则安置翻车,与柜内发火装置连接。敌人一旦误踏翻车,牵动发火装置,火药爆发,可将柜中地雷抛出地面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其杀伤范围可达方圆数十丈。
最早的地雷触发引信
欧洲是在十五世纪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的,十九世纪中叶后,各种烈性炸药及引爆技术的出现,诞生了现代地雷。地雷的制式化并以全新形态进入战场的是美国。1862年的约克镇战役,加布里埃尔·雷恩斯从简单爆炸的陷阱中得到灵感,研发出绊发和压发地雷。人一旦触碰到细如发丝的绊线,或踩踏到引信上的覆土,就会引发地雷爆炸。当然,地雷在造成大量伤亡的同时,也给敌人带来了恐慌。绊发雷和压发雷由此成为各国追求地雷设计理念的“蓝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现代地雷的雏形,不过,其使用的款式还很是原始。德军是最早把半埋半露的迫击炮炮弹当地雷用的,这种“土雷”引爆后可炸毁敌军的坦克。真正意义上的地雷用于战争却要复杂得多,工兵们需要在敌军的堑壕下挖一条隧道,填上高爆弹,待撤回到相对安全的地带后再引爆。
布雷是一项相当危险的工作,隧道的塌方或滲水、泄漏的瓦斯和敌方暗藏的反爆破装置都有可能威胁到作业工兵的生命安全,让其葬身于自己所挖的隧道之中。由于相对固定的敌我位置更利于工兵作业,而堑壕战的阵地变化在各类战场之中相对较小,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出现的地雷战基本是以西线战场为舞台的。
一战时的地雷
1914年末,在距离法比边境16千米左右的费斯图波特附近,驻扎着印军的一个旅。12月20日,德军在此旅的阵地下预理11颗地雷,并引爆了其中的10颗一一这是德军第一次使用地下爆破装置,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类作战手法的首次登场。此时,并不精通爆破技术的英军,却成为后来最常采用德军这种作战形式的部队。12月,英国老牌议员约翰・诺顿・格里夫斯在议会里首次倡导发动地雷战,随后,他受命负责在北部城镇之下的黏土层中打通若干条贯穿战场的隧道。被格里夫斯雇来干活的人号称“鼹鼠”,是一批被称为“背着十字架玩泥巴”的人。他们在隧道里干活时,人人背靠一个十字形木架坐着,腿伸向隧道待掘的一面,用脚像铁锹一样把黏土挖出来并丢到身后,别人再把挖出来的土迅速运走。
1915年2月12日,作为首批受到英国官方承认的专业隧道挖掘单位,编号为170-178的“皇家技师挖掘队”正式成立,而被征召加入的技师则是原先在各类矿井下工作的矿工。之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也成立了类似的专门掘隧道的部门。
4月17日晚,英国的首枚地雷在圣伊洛附近的60高地引爆,此后,用地雷作战的规模很快扩大,形式也越来越变得复杂。在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地雷战出现在1917年中期,就是英军从1916年1月6日开始策划的莫西尼斯山脊之战。此次地雷战的舞台正是邻近伊普雷斯南部的德军突出阵线。英军的工兵在长达16千米的山脊上共布置12个爆破点,安排21次爆炸,也就是说,每个点的炸药还可以分1—2次引爆。
为此番爆破服务的工事规模也很大,其中一条隧道竟长达640米。所有隧道完工后就填满了当时爆破力最强的“阿芒拿”。阿芒拿是炸药的一种,由硝酸铵、铝粉、碳粉、三硝基甲苯混合而成。其配方是:硝铵、铝、炭炸药,属低级炸药,比同质量的TNT效果差得多。
隧道内填充的炸药量最多可超过43吨,而德军前沿阵地之下共埋了近430吨爆炸物。1917年7月7日,英军布设的地雷阵启用后,除两次出现哑弹,其余19次都获得成功。爆炸造成的弹坑中,规模最大的“孤树坑”就有约12米深,76米宽。当时并没有人知道开战首日的大爆破中到底有多少德军丧生,战后的记录也只是显示,德军在当天就有1万人失踪。随后,英军俘虏了7350名德军士兵,大多数人被俘时似乎被大爆破吓傻了。
塑料壳反坦克地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雷技术得到较快发展。梅西纳岭下的英军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地雷,总装药量超过400吨。据统计,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共埋下3亿多枚反坦克地雷。美军算过一笔账,每布设1万颗反坦克地雷,就有毁伤4200辆坦克的潜在能力。1万颗反坦克地雷的造价,仅相当于400多个“米兰”反坦克导弹的价格。而400多颗反坦克导弹,无论如何都不具备毁伤4200辆坦克的能力。这样一算,使用反坦克地雷可谓经济划算。
地雷在我国抗日战场上可谓是大显神威,在当时物资极期匮乏的情况下,抗日军民用石头、陶罐做成“土地雷”,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埋雷用雷方法,有效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据相关资料记述,民国三十年(1942年)12月28日,地雷战战术形成并由刘丁汇集成《地雷课本》,全书共十课,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由此可知,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至1941年,已经形成战术,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地雷战中对付日军使用的自制地雷
地雷战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在胶东抗战史上也有着重要的一笔。在胶东,地雷是民兵最喜欢的武器之一,人们亲切地把它称做“铁西瓜”。这种“铁西瓜”不断地给人们带来胜利和信心。胶东人有民谣称: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步枪加地雷”在当时是很成功的战斗经验。八年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
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胶东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发生的事情,拍摄了电影《地雷战》,成为当时的一部经典之作,影响很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地雷日益走向智能化。由智能化地雷组成的信息化雷场更是具备了通信与组网、跟踪与定位等技术,并有敌我识别功能。它们不仅是“陆战之王”的天敌,还是“空中坦克”直升机的克星。可以肯定,未来战场上地雷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喜欢加关注,更多精彩等着你。)
1.《tnt民国造型专题之地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tnt民国造型专题之地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