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从“头”开始给我们描绘阿美美丽的形象:
启明外游清晨,新娘化着严厉的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古就不说了,茹毛饮血,穿也不咋样,兽皮树叶,山洞岩穴,自然于"华裳衮服"相去,但并不是说头上就没点羽饰翎尾,竹树冠叶帽避风遮阳,躲雨去雪。相反,头上的"化妆"尤其繁琐,目的也远远不是"竹树冠叶帽避风遮阳,躲雨去雪",而在于立威扬名,恐胁他人了。远古的人渐渐对于服饰有一定的追求,立异标新,并不是凭空随意制定,这在上古神活传说中多有记载。
自黄帝开始,迄至华夏文明萌芽,人群的分化始终是"兽以群分,人以类聚",不同阶层的分化就是从头上身上的着装开始包妆的。
汉书《续汉书·舆服志》上载“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古人已经用代表五个方位的赤白青黑黄作繁复的帽子衣服了,是仰头观望天象,俯首微观地势的法则,尊天崇地德润泽被,尊法宇宙自然的华美纹饰,才制订服章规制,并附会爵禄地位阶层、分门别类制造尊卑贵贱,施行区别统治。于是,冠服走向社会,登上历史舞台,各种角色次第场,演一部华丽的悲喜剧。在《周礼》中诞生,一直到《阿Q正传》里的阿Q,用一根竹筷才彻底把头的几百根头发叉稳搞定。
秦国本是周天子的藩国,后来,自己称王,甚至与一度为西帝,戴的穿的自然与周天子一样,不分彼此。那么,穿天子服装,头顶冕旒的在战国就有八个以上了。由天子独尊垄断,到八个国王来平等享用,证明这天子衣冠贬值注水非常严重了。到秦始皇才又被垄断,成为皇帝专用,别人敢羡慕而不敢奢望了。秦制的完备,自己尚未专享,又被刘邦接手了。刘邦当上皇帝前,让叔孙通突击演练,叔孙通是秦朝博士,又是儒生,也不知衮服冠冕倒㡳是何规格,只得东拼西凑搞了个大致不差,刘邦穿戴试用后,内心凛然,不由得长叹一声,方知皇帝之贵也。由此看出华服衮冕是可以増强自尊自信和自惭的。
汉服分为礼服和常服,其中冕服是帝王和百官最为隆重正式的礼服,通常在祭祀时穿着。冕服包括冕冠、冕服、鞋子。
冕样冠,简称为冕,是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礼帽。《说文》记载∶“冕,大夫以上冠也”。也说清楚了,王和大夫不可穿错衣服戴错帽子,否则,后果很严重。
衮冕,即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汉高祖未发达时自己懒得收拾头发,就用竹棍把绾成一团的头发別起来。这点技巧,后人命之为"刘氏冠",其实就一根棍子而已。
《周礼》中即有关于衮冕的记载,从西周到明朝灭亡延续两千余年。各朝细节略不同,大体样式不变,在清朝入关剃发易服之后消亡。目前史料最详细完备的是明朝的衮冕。明洪武十六年定衮冕制度,明代衮冕是历代以来唯一在文献、图样、绘画和出土实物几个方面都有详细资料存世的皇帝大礼服。衮冕还有比喻“登朝入仕”的意思。明朝离现在不远,后人能见到的原版,应该是从定陵中出来的金丝帽。
这帧明朝皇帝的皇冠,与以前各朝的差异实在太大,看上去轻盈不失华丽,简洁不失尊贵。重量轻,戴着方便。是不是历史进步,朝着实用方面进步也只有皇帝们才确定。
冕冠是由冕版、冕旒、笄、延、武、充耳等组成,这些物件都含有深意。冕冠的顶部覆盖一长形木板,称为冕版。冕版又称为“延”,用细致的布帛包裹,板形前圆后方、前低后高。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之意;而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这也是“冕”字的本意。冕版的中间横着一条红带,代表天河,称为天河带。
冕版的前后各有垂珠,称为冕旒。又《礼记·玉藻》上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孔颖达·疏:“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于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意思是说,“藻”是由五彩丝线编织而成,藻上穿以数颗珠玉,一串珠玉即为一旒,所以旒又称为“玉藻”。天子的冕冠有十二旒,诸侯以下依官职等级递减。如《字汇·冂部》上载:“古者诸侯、大夫皆有冕,但以旒之多寡别耳。”据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记载:“黄帝作冕旒,垂旒,目不邪视也。”因冕旒会在皇帝的眼前脑后来回晃动,也会遮蔽视线,故有告诫皇帝目光不邪视不该看的事物,品行要端正,遵守礼制,并且要有威严之意。
冕冠的帽身(圆筒状)两侧各有一个小孔,称为“纽”。戴 上冕冠后,要用玉笄(簪子)从纽的一侧进入,穿过冕冠内的发髻再从另一侧纽出来,如此冕冠便固定在头上不易松脱。帽身的底部有帽圈,称为“武”。
另外,在冕冠的两侧各垂一条悬系玉瑱的彩线,称“紞”。紞上的玉瑱,正好垂在耳旁,是用来塞耳的玉器。《说文解字》载∶“瑱,以玉充耳也。”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杜预·注:“瑱,充耳。”孔颖达·正义:“礼以一绦五采横冕上,两头下垂,系黄绵,绵下又县玉为瑱以塞耳。”所以瑱又称为“充耳”。
天子的充耳为玉,诸侯则为石。充耳只是悬挂在两耳边,不是直接塞进耳内,目地是提醒皇帝身居宫中耳不聪,不可妄听,勿信谗言。勿是今日的耳塞,随身听,或者助听器。天子一概不用,听忠言,抑战谗言。
刘氏冠《史记·高祖纪》:“高祖为亭长,乃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高帝八年有令:“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 《汉书》注:即竹皮冠也。这帽了反映了人生地位高下,平日与节日使用的分别。分别我是正式与非正式场合,戴个"㡌"的麻烦。何况,制作成本也是个瓶颈。使用为"垄断"性,常人如何敢用,退而求其次,用竹皮冠最好,,制作简单,成本还纸,使用方便,遂为流传开来。《集解》引应劭:“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也叫斋冠。《晋书·舆服志》称:“长冠,一名齐冠。高七寸,广三寸,漆纚为之,制如版,以竹为里。“至晋去竹,改用漆纚制冠,皇帝祭祀时戴之。
汉朝以后的魏晋,太开放了,太高雅,太放荡而奢华腐朽,穿作上达到一个的风度名闻于后世的名士乱荡。披件床单也风度翩翩,凌波微步,曲以流觞。想想都不可思议。南北朝,朝代更替频繁,加上胡人内侵,汉服保存了个大概,冠帽损减,向着轻便突用转化,这在南北朝的画作中表现出来,也差不了多远。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终于明朝,以后泛指当官职位。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这说明唐朝时候,乌纱帽仍然是作为“常服”的帽子。
《唐书·与服制》记载:“乌纱帽者,视朝及宴见宾客之服也。”也就是说,乌纱帽在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戴,平时在家不必戴,相似于今天的某些行业的制服。
乌纱帽起初是民间先用起来,采用藤蔓编织,以草茎为里,纱为表,再涂上漆。后来官员用乌纱帽时,由于纱经过涂漆后坚固而又轻便,于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纱帽上“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帽翅,这两只帽翅从宋初开始逐渐加上。补充肩宽,增加威严目的。后有人讲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相触,很可能会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发现。比如宋朝的官帽,也不知道究竟用两根木片做甚,看看是讲排场,拒人千里之外罢。
到了清朝,釆用既实用,又防雨淋,顺便加柜翎子象征官品,多合一,有太阳不晒,有雨下不淋,好用又好看,人人都向往。
最后,还是让阿Q来收拾头发,他只用了一根木棍就把头发"结束″了。与刘邦的刘氏冠有同样效果。迄今为止,头上什么都不要,剃光头。最后的一根筷子也省了。
,
1.《Q版明朝冕服专题之由阿Q的竹筷,浅说冕冠华服的转承起合,删繁就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Q版明朝冕服专题之由阿Q的竹筷,浅说冕冠华服的转承起合,删繁就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