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利
走向奢侈衰落
全家人没有进取的想法,只有吃喝
到了咸丰同治,刘氏的子女们特别享受快乐,东丽堡形成了高品位的高消费特区,后来逐渐衰落。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家后人撰文分析,刘氏败落内部原因大体有,几经战乱、思想保守萎缩;从同治后期走向享受生活,养尊处优;加之大多乏嗣,形成完全脱产,将所有经营事业全部委托他人管理。同时为防子弟外出惹事生非,采取早娶妻室,早抱儿孙,以求人丁兴旺,结果养成不求进取的寄生虫。到民国初年,东里堡的财东家道衰败,古董商云集三原,争购套购东里堡的古董宝物。改革开放以至现在,仍不断有人收购残余文物。记得看过一个报道,香港一拍卖行曾经拍卖一个金丝楠木的卧床,标价一个亿,据说来源就是陕西三原的东里村刘家。被收购的古董
从清末到民国到新中国,刘氏家族的状况除个别家庭情况稍好以外,多数家庭陷于极度贫困之中,只能勉强维持清贫的生活,卖房度日的户不少。精心修造的城墙也是多处破损。新中国建立以后,各家情况方才逐渐好转。公私合营之后,在外的产业全部转变。1958年“大跃进”时期,号召打大口井,相继有组织的拆掉城砖箍井瓮,挖下墙土上耕地。慢慢的,城墙逐步消失,城壕(护城河)也填平了。划分农村阶级成分之后,地主家庭的房屋财产普遍拆分。
农村土改
一户人家大门上面的砖刻
如今,行走在东里村(原东里堡),街巷南北东西笔直,曾经人口复杂有“两国九省十八县”之说的地方,房屋建筑一派关中传统村落模式,新的砖混结构的平房楼房连成一片,清代的门楼、房屋零星有几处,局部的古建,能看出一点陈年旧史的端倪。只有南街、东街、西街这样的街道名称,给人一丝旧城的味道。随着人口增加房屋增建,多年来,东里村已经与相邻的武家村、东里东村、东里西村紧密连成一体。看着整洁的街巷两侧墙壁秀丽的毛笔书法,你就会知道2009年这里被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授予 “陕西书法村”,果然名不虚传。今日的东里人思路灵活,走出传统农业,通过自食其力多种经营,劳动致富,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成为三原县北部有名的经济特色村。
(感谢阅读,请看八,共八)
新修建的南门
1.《三原县清代,干货看这篇!清代三原首富东里刘家(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原县清代,干货看这篇!清代三原首富东里刘家(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