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周朝

【10支派到中国周朝】李氏家族迁徙史,祖宗哪里来?李氏知多少?

得城市调——李丽町

秦朝

理性形成时,族群世居今天住在豫东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毅是正史中立战的第一位理性人物。

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传说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传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

李氏名祖——李耳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主要经籍,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据《新唐书》记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皐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 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十三房,唐宗室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辽东、江夏、汉中六房。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汉末三国时期凉州军阀李傕为北地(今宁夏、甘肃一带)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士族制度。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一流冠族。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

隋唐时期

李氏望祖——李世民

陇西李氏 李唐支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天下李氏 郡望陇西

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唐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

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为被赐为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的人口。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以后,李姓开始南迁,共有三次。最后李姓在长安,河南等地直接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1.《【10支派到中国周朝】李氏家族迁徙史,祖宗哪里来?李氏知多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支派到中国周朝】李氏家族迁徙史,祖宗哪里来?李氏知多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6244.html

上一篇

关于18岁少女穿越商朝我想说《封神:开局圣人体验卡》:虽然是个爽文,但着实给我带来了惊喜

下一篇

1600年商朝建立 到商王看这里!商王朝为何能绵延国祚600年?周能灭商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百家姓——毕姓的起源、家谱、辈分大全,快看看有没有你家的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百家姓——毕姓的起源、家谱、辈分大全,快看看有没有你家的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获得姓氏的时调笔工很高。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河北之沧州、尚义        、黄骅        、阜平,山东之...

10支派到中国周朝专题之太了不起!堪称最历史悠久的姓氏—周氏!

10支派到中国周朝专题之太了不起!堪称最历史悠久的姓氏—周氏!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周姓 老白省排名:5个新白省排名:10 周城是历史悠久,城堡复杂的城堡,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皇帝时代。 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1、周姓缘源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

10支派到中国周朝,干货看这篇!东非篇(二)埃塞俄比亚文明的发展与当代国家民族与宗教问题

10支派到中国周朝,干货看这篇!东非篇(二)埃塞俄比亚文明的发展与当代国家民族与宗教问题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在撰写科普特埃塞俄比亚文明和伊斯兰的战争之后,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埃塞俄比亚文明。因为这个农业文明太重要了,与中国、印度文明相比,漫长辉煌的时期远不及两者。 在古罗马的记载中,古罗马大科学家托勒密就曾说过...

关于10支派到中国周朝我想说百家姓——毕姓的起源、家谱、辈分大全,快看看有没有你家的

关于10支派到中国周朝我想说百家姓——毕姓的起源、家谱、辈分大全,快看看有没有你家的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获得姓氏的时调笔工很高。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河北之沧州、尚义        、黄骅        、阜平,山东之...

【10支派到中国周朝】周氏族谱  耐心看完这篇文章  你就懂周姓历史有多渊远

【10支派到中国周朝】周氏族谱 耐心看完这篇文章 你就懂周姓历史有多渊远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家谱序言 清朝中叶、钱大钊执笔的《周氏族谱序》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和清代嘉靖周氏的源流。 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看这里!涨人文地理知识:“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都指的哪里?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看这里!涨人文地理知识:“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都指的哪里?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古代的汉民族居住于广义的中原地区,自称华夏统管九州,四海以外皆为番邦。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壮丽华夏 周朝时期的中原人把周围非华夏的四方,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

【10支派到中国周朝】专题寻根问祖——百家姓之“周”姓

【10支派到中国周朝】专题寻根问祖——百家姓之“周”姓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周城是中国第十大省,尤其是长江流域和哈哈流域地区中最有影响力的。 当今周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9%,总人口大约在2520万。 周的名义 周,密也,从用、从口。周字原义为环绕之意,字型像水井和水渠...

10支派到中国周朝,干货看这篇!速看!姓氏来源及分布来了

10支派到中国周朝,干货看这篇!速看!姓氏来源及分布来了

10支派到中国周朝相关介绍,资料来源:无锡市石志宇尤曼老师 天津前,无锡省为数不多。 吴泰伯来梅里定居,其后裔以吴国为姓,又因周武王封周章为吴王,其后裔以周为姓,吴、周为无锡最早姓氏。秦汉时,民族迁徙同化,文化统一,姓氏增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