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商朝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你需要知道这些中国博大精深的“天干地支”你知道多少?

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简称甘孜)是古代祖先们天象、时间、观察、叙述的独特的连带力量体系。

天干与地支,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

天干地支纪年的起源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载记轩辕黄帝“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纳音。”创立干支纪年法,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之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始自汉武帝太初年号。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四分历与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将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跨越时空,沿用至今

干支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相当有帮助,便于推算历史时间。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以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甲子年;1865年为乙丑年,1925年同为乙丑年,依次类推。

原则上,天干与地支的使用上有配对使用的要求,即如下两组配对且交叉使用。如再配上生肖的话,其使用方法为,例如公元1984年为一个周期的第一年,即上一组开始的甲子鼠,1985年则轮到下组的乙丑牛,1986年又轮到下一组的丙寅虎,1987年轮到下一组丁卯兔,如此下去。最后形成循环。

公历和干支纪年换算

将公元年份数减3,再除以10,所得余数即为第几个天干(余0则视为第10个);将公元年份数减3,再除以12,所得余数即为第几个地支(余0则视为第12个)。

  • 例如:公元1995年

1995-3=1992,1992除以10的余数是2,所以是第2个天干——乙,1992除以12的余数是0,所以是第12个地支——亥,故公元1995年为乙亥年。

  • 再如:公元1861年

1861-3=1858,1858除以10的余数是8,所以是第8个天干——辛,1858除以12的余数是10,所以是第10个地支——酉,故公元1861年为辛酉年。

如果是公元前,则要参考尾数。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表:

如:公元前155年

尾数5对应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该年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干支计时的传统

以12时辰为1日之纪时法,在周髀算经已有雏型。干支纪时法则源起年代未明。《史记‧历书》以十二支纪时,可能到了唐代才将十二支配上十干。

以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宋代记时辰已有“初”、“正”之分。如23时为“子初”,0时为“子正”。并可配合刻使用,如“己初初刻”、“子正四刻”、“寅初四刻”。

隋后普遍行百刻制,每天100刻。至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颁行时宪历后,改为日96刻,每时辰八刻(初初刻、初一刻、初二刻、初三刻、正初刻、正一刻、正二刻、正三刻)。自此每刻15分,无“四刻”之名。

从前一日23时到凌晨1时叫作子,继续下去,丑、寅……从11时至13时叫作午。所以现代,半夜0时叫“子夜”,白画12时叫“中午”。中午之前叫“上午”,中午之后叫“下午”。

天干“甲乙丙丁.....”的本来意义

甲,植物的芽生长、象征芽鳞的豆芽;

乙,阳气还未来临,需要等待的地方;

丙,阳气的发扬;

丁,阳气的充溢;

戊,和“茂”相通、由阳气区分繁荣;

己,和纪相通、有防止分散的作用;

庚,结实、形成、阴化的阶段;

辛,加强由阴的控制;

壬,和“妊”相通,在下孕育阳气;

癸,和“揆”一样,把没有生命的残物清算;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知识宝库。

1.《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你需要知道这些中国博大精深的“天干地支”你知道多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你需要知道这些中国博大精深的“天干地支”你知道多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20562.html

上一篇

是商朝时重要的法律渊源.?终于找到答案了甲骨文发现120周年,长三角名家呈现甲骨文书法篆刻

下一篇

商代社会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请看汉服前世——商朝服饰

1865年商朝皇帝?我来告诉你答案天干与地支

1865年商朝皇帝?我来告诉你答案天干与地支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干地在古代被称为干地,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 在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1865年商朝皇帝?我来告诉你答案冷兵器时代的“王牌部队”,得骑兵者得天下

1865年商朝皇帝?我来告诉你答案冷兵器时代的“王牌部队”,得骑兵者得天下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一个人有一匹马,一个弓,长矛是骑兵的经典形象。但是骑兵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这样。 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高机动性、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显现,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商朝“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指的是哪里?学者:在朝鲜半岛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商朝“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指的是哪里?学者:在朝鲜半岛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导语:上一篇我们分析了《山海经·东二经》的对应山系,发现《东二经》记录的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的南北交流通道,围绕着断裂带即是中国玉石文明的主要分布区,并且推论出《山海经》不仅是一本地理风物志...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只有一个是嫡长子即位的,这位皇帝是谁?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只有一个是嫡长子即位的,这位皇帝是谁?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制。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夺取天下开始算起为268年。对于清朝历史...

【1865年商朝皇帝】罗振玉甲骨文篆书作品

【1865年商朝皇帝】罗振玉甲骨文篆书作品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罗振玉(1865-1940),楚明宝玉改名为陈玉后改名为字。另外,徐淑云、淑彦、胡雪堂、永丰乡人、万镐丁松老人、宋昂。 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上虞。清光绪二十二年与蒋斧等在上海创立农学社,开办农报馆。...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古代军队里最重要的兵种,直接影响了各朝各代的战争走向

关于1865年商朝皇帝我想说古代军队里最重要的兵种,直接影响了各朝各代的战争走向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一个人有一匹马,一个弓,长矛是骑兵的经典形象。但是骑兵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这样。 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高机动性、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显现,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

1865年商朝皇帝,干货看这篇!冷兵器时代的“王牌部队”,得骑兵者得天下

1865年商朝皇帝,干货看这篇!冷兵器时代的“王牌部队”,得骑兵者得天下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一个人有一匹马,一个弓,长矛是骑兵的经典形象。但是骑兵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这样。 随着技术的进步,骑兵高机动性、战斗力强、行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显现,成为古代军队中重要的兵种。骑兵的发展壮大,贯穿了中国...

1865年商朝皇帝看这里!清末民初的中国影像 法国人镜头下的盗墓者

1865年商朝皇帝看这里!清末民初的中国影像 法国人镜头下的盗墓者

1865年商朝皇帝相关介绍,本组照片是1909年至1918年法国去中国视察队的照片文件。 拍摄者为法国旅行家维克多·塞加伦(Victor Segalen,1878年-1919年)。著名的法国汉学家Henri Maspero(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