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元直不仅以诗闻名后世,他的鉴定史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元稹写诗风格多样,不过最具特色的还是艳诗和悼亡诗,他的这些诗歌尤其擅长描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感情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元稹的悼亡诗都是为他的妻子韦丛写的。
公元809年,元稹的妻子韦丛因病去世,当时年仅27岁。
此时的元稹刚刚升任监察御史,正被派到遥远的异地公干,他听到噩耗之后十分悲痛,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经常回忆起和妻子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深情地为妻子写下了许多首诗,其中以这首《离思》最为有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句所表达的感情十分真挚动人,读起来耐人寻味,令人忍不住会怦然心动,甚至会为之泪下。
元稹画像,网络图
但是诗中的感情最是做不得真的,尤其对于经常“留恋花丛”的元稹来说,韦丛不是他的第一个爱人,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一、 真情演绎《莺莺传》
元稹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父亲元宽曾经担任郎中和舒王府长史的官职。但是不幸的是,元稹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他由母亲郑氏抚养长大。
元稹自幼天资聪颖,15岁的时候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了两经擢第。
虽然考试及第,但是因为投考的是比较容易的明经科,考中之后的元稹一直都没有得到任何官职。这显然并非元稹所愿,为了前途,他继续读书等待着机会。
公元799年,21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女主角----崔莺莺。
崔莺莺是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女主角,《莺莺传》讲述的是张生爱恋崔莺莺,然后始乱终弃的故事,后来被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改编成了《西厢记》。两者故事情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结局:《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历经磨难,最后终成眷属;《莺莺传》中张生为了取得功名,选择赴京赶考,考中之后始乱终弃,没回来接崔莺莺,最后崔莺莺不得不另嫁他人,张生也在京城中娶了别人做妻子。
《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形象,网络图
元稹其实写的就是自己的初恋,是他在蒲州真实的感情经历。这一点鲁迅先生在他的文学研究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说过:“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元稹寓居蒲州之前虽然两经擢第,但是并没有获得官职。为了能够获得一官半职,既光耀门楣,也为自己解决生计问题,他决定再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只不过和上次不同,这次他要参加难度较大的进士考试。
虽然在不经意间遇到了爱情,但是元稹知道自己现在一没有官职,二来家境贫穷,他对婚姻必须要有自己的考量:虽然他很喜欢崔莺莺,但是崔家只是个没落贵族,对自己想要的仕途显然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并非理想的结婚对象。
现实中的元稹,就像《莺莺传》中的张生一样,对自己的初恋对象始乱终弃,不仅如此,作为一位饱读诗书、随时就能引经据典的杰出青年学子,他还义正辞严地给自己找了一个遗弃崔莺莺的正当理由:他搬出商纣、周幽王因为美色而亡国的例子,把美丽动人的崔莺莺说成是“尤物”,认为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战胜妖孽,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二、 美满婚姻
元稹进京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他又考中了,很快就被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
秘书省校书郎的品级虽然不高,正九品下,但是接近皇帝和权力中心,这对于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来说,是个极有前途的职位。
新入仕途的元稹很快就被太子太保韦夏卿看中,把自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了他。
对于新晋仕途、没有任何根基的元稹来说,韦夏卿无疑是根深叶茂的存在:如果说太子太保还只是有着荣耀光环的虚衔的话,那么韦夏卿还担任过的京兆尹、东都洛阳留守等职位,就属于位高权重、影响力很大的高级职位了,所以韦夏卿在当时是货真价实的实权人物。
有这样的岳父老泰山做倚靠,任何初入仕途的年轻官员都会欣喜万分,元稹当然也不例外。
这是公元803年,元稹24岁,韦丛20岁。
元稹、白居易等三诗人塑像
虽然和韦丛缔结姻缘有出于政治前途的考虑,但是婚后的元稹和韦丛的感情很好。韦丛不仅出身高贵,还非常聪慧贤淑,她十分体贴用心地照顾元稹的生活,宁愿自己受委屈,也要处处为他着想。
七年的婚姻,两个人一共育有五子一女,生活美满幸福。
虽然家庭生活美好,但是元稹的仕途并不像他所期待的那样顺风顺水。
806年,元稹被授予左拾遗的职位,专门为皇帝提供咨询建议。
在左拾遗这个位置上,元稹把读书人认真、耿直的禀性发挥到了极致:他刚一上任就接二连三地上书,涉及到的问题庞杂而重大,从如何给皇子选择老师,到应该予以西北边事怎样的重视,以及应该加大对朝廷重臣的权力限制等等,新任左拾遗元稹大人事无巨细,表现出极其饱满高亢的工作热情。
但是朝廷上下却并不认可元稹对待工作的努力和勤恳,尤其是关于限制朝臣权力的建议,一下子就惹得很多权臣都非常不满。
就这样,元稹还没坐热自己左拾遗的官位,就被贬到河南去做县尉。位置偏远不说,职权也有很大变动,无非就是辅助县令大人掌管县级区域的治安捕盗工作。
热血青年元稹还没来得及赶去河南赴任,辛辛苦苦把他抚育成人的母亲郑氏就去世了。
这对于元稹来说当然是个坏消息,不过他不用去河南了。因为按照当时惯例,元稹要开始居家守孝,时间长达三年。
三年之后,也就是809年,元稹守孝期满,重新被任命了官职。
此时元稹的岳父韦夏卿也已经去世,少了老泰山的扶持,元稹反倒突然官运亨通起来,他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专门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品级不高,职权不小。
升任监察御史的元稹很快就被派到外地公干,留下妻子在家照顾6个孩子。
此时的元稹刚刚31岁,正是意气风发、可以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的年纪。正当他准备放手一搏的时候,陪伴他7年时间的妻子韦丛突然去世了。
听到妻子逝去的消息,元稹十分难过,他常常因为思念妻子而夜不能寐,提起笔来为爱妻写下了一首又一首伤悼诗作。
三、 情系薛涛
然而,诗人的感情,就像他们手中笔上的墨汁一样:落墨成字即成过去,总是还需要蘸取新墨,再书写下新的诗篇。
809年三月,元稹奉命出使剑南东川,在这里他遇到了久负盛名的薛涛。
薛涛是剑南地区有名的才女,虽然很小年纪就沦为官妓,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深受当地官员和文人阶层的喜爱,经常出入剑南地区的官场盛宴,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
元稹和薛涛画像,网络图
之前的西川节度使韦皋特别欣赏薛涛的才能和美貌,经常让她陪伴在自己身边,直到805年韦皋因病去世。
元稹遇到薛涛的时候,薛涛已经41岁了,比元稹整整大11岁。但是即便如此,两个人仍然一见如故,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一段令彼此难忘的时光。
薛涛对元稹显然十分爱恋,因为她在两人相遇不久就为元稹写下了《池上双鸟》的诗句,其中“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所描摹的大约就是两个人相会之时的情景。
元稹在外出公差的时间原本应该是枯燥无聊的,但是因为有了薛涛的陪伴,这段时光就变得大为不同起来。虽然只有三个月,但是并不妨碍两个人一起挽了手,流连在蜀地的青山碧水之间。
美好的景致和热烈的情感都是诗歌的催化剂,他们经常写诗唱和,互致爱意。
三个月之后,元稹离开剑南,被派到洛阳任职,两个人从此分隔两地,再也没有见过面。
不过自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两个人经常书信往来,互相诉说着心中的感情和思念。
此时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即将逝去,还是尸骨未寒呢?
当元稹深情而哀婉地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时,他内心的感情一定是真挚而热烈的,对亡妻充满无限思恋。
但是,当他收到那历经千山万水遥寄而来、桃红色的“薛涛笺”,读着大才女薛涛为他所写的优美婉转的诗句时,他脸上的笑容一定也是甜蜜的。
一支笔,可以为不同的爱人,写下不同的诗句,可以是一样的深情,一样的真挚,一样的铭心刻骨。
如此投入而真诚的诗人的倾情“表演”,你可还敢信?
1.《27岁唐朝诗人看这里!大唐诗人元稹:是深情的人设还是薄情的渣男?读诗文看他的情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7岁唐朝诗人看这里!大唐诗人元稹:是深情的人设还是薄情的渣男?读诗文看他的情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2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