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

【白头蝰蛇】白头蝰:并不珍稀的古老毒蛇,因绝食而出名,为何我们还要保护它

最近在陕西汉中书香县的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热搜,原因是发现了一只毒蛇。

原来,这是一条并不珍稀的古老毒蛇——白头蝰蛇,长约30厘米,蛇头呈箭头三角形。

独一无二的白头蝰蛇

白头蝰,又名白缺蝰,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蝰蛇科,白头蝰属。作为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目前没有任何亚种被确认。从这个角度而言,它可以被称作“独一无二”。

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它的头部呈白色或淡黄色,并掺杂灰色的横纹。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眼睛也是淡黄色的,瞳孔则是直线型。它的身体颜色主要是深蓝色、灰色或黑色,有着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令人印象深刻。

它的头部形状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头部上有着与一般蝰蛇不同的大鳞(一般蝰蛇头部紧密覆盖着细碎的鳞片)。白头蝰的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而它的毒牙却略显短小,与其它毒蛇的毒牙相比有点格格不入。毒牙尖端部位呈脊状,如同一把瑞士短刀,十分少见。与之相对应的,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相比一般蝰蛇,白头蝰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是卵生的,还会进行冬眠。(其它蝰蛇都是卵胎生,产卵于体内孵化,直接产后代于母体)

令人头疼的绝食者

白头蝰是世界爬虫界专家公认最令人头疼的毒蛇之一,也是我国现存27种毒蛇中毒性相对中等的,并不致命。它生活于山区(海拔1000米左右),栖息于岩石洞穴,喜欢较清凉的环境(约20至25摄氏度之间)。

欧美国家曾经多次尝试进口白头蝰,结果都是全军覆没,绝食而死。它们在野外被捕捉之后转人工饲养,会绝食直到饿死,直到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因此白头蝰无法人工养殖和繁育,这一特性也让白头蝰“声名大噪”。

对于白头蝰的绝食,世界爬虫学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流的说法有两种:白头蝰在低海拔高温反应,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而绝食;另一说法则是由于其食物的特殊性,它在自然界主要吃鼩鼱(鼩鼱:读音qú jīng,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一个常常被误解为老鼠的小家伙,下次我们再详细介绍它)而无法适应啮齿类动物。

为什么要保护毒蛇?

很多人会问:既然对人类有害,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蛇类?

其实认真说,蛇是被人类误会最深的动物。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有些人被蛇咬伤,只是因为你离它太近或它被踩到,让它觉得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而做出的本能反应。全世界被蛇咬死的人数相对不多,然而每年被猎杀端上餐桌的蛇类,有几百万之巨甚至更多。蛇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亿年,而人类只有短短几百万年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人类在侵占蛇的栖息地,是人类在猎杀蛇,而不是蛇类威胁人类,在寻人类的仇,而人类也根本就不是蛇的捕食对象。

蛇作为生物链的重要一环,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蛇是杂食动物,蚯蚓、蜗牛、昆虫、鼠类、蝙蝠等小动物均是它的食物,而它也被一些猛禽和其他动物所捕食,供养着食物链上层的许多动物。如果蛇类被消灭了,那么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其食物链下层的一些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害虫,如蜗牛、老鼠等将会泛滥成灾,产生严重危害。其食物链上层以蛇为生的许多物种,也会随之衰亡直至灭绝,对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超过任何局部的利益和短期利益,我们不能短视。一旦生态系统崩溃,那么包括人类在内,谁都不能幸免。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还取决于生态系统内部的关系复杂度,包括食物链关系、竞争关系、依存关系、同化与异化、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生产消费和分解等诸多环节,缺一不可,其中物种多样性直接作用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内部的复杂度,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在中学生物书中相关章节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做赘述)如果因为人类的好恶,今天灭绝几种,明天灭绝几种,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后果,但是长此以往,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生态系统迟早有崩溃的那一天。如果那一天到来了,对于人类而言可能是灭顶之灾。

保护蛇类,保护各种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质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蛇不是敌人,都是地球大家庭的一份子,都是地球生物圈的一员,完全可以和谐共生。


关于部分报道中的错误描述,有必要澄清一下:

1.这次发现的白头蝰,有些误传为在陕西首次发现,实际上只是在陕西省西米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内首次发现;

2.白头蝰并不是我国所独有,主要分布于越南至华南一带,并且在东南亚地区也可散见;

3.白头蝰的毒性并不是我国现存毒蛇中毒性最强的,其毒性只是处于中等,对于青壮年而言并不致命;

4.白头蝰并不珍稀,也不是“世界罕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种;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动物,并未达到“珍稀”标准。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白头蝰.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2.TIGR爬虫类数据库:白头蝰

3.刘海民.内科学(第三卷).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0:1080

4.姚崇勇,龚大洁.甘肃两栖爬行动物.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6:145


你支持保护毒蛇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观点。

#科学燃计划##陕西发现古老珍稀白头蝰蛇#

1.《【白头蝰蛇】白头蝰:并不珍稀的古老毒蛇,因绝食而出名,为何我们还要保护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头蝰蛇】白头蝰:并不珍稀的古老毒蛇,因绝食而出名,为何我们还要保护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396097.html

上一篇

【吉娃娃价格】狗市:老人出售吉娃娃报价1200元,暖心为吉娃娃穿上衣服!

【白头蝰蛇】云南省文山州温泉度假村游泳池惊现“天下第一毒蛇”——白头蝰蛇

【白头蝰蛇】云南省文山州温泉度假村游泳池惊现“天下第一毒蛇”——白头蝰蛇

白头蝰蛇相关介绍,云南省文山州温泉度假村游泳池让《天下第一毒蛇》——白头毒蛇大吃一惊。 ETtoday(实习记者郑培民):在云南省文山州的一个温泉度假村,工作人员对游泳池进行安全检查时,惊讶地发现游泳池里有一条长相奇特...

【白头蝰蛇】中国第一毒蛇,被喻为“一碰毙命”,以绝食闻名天下

【白头蝰蛇】中国第一毒蛇,被喻为“一碰毙命”,以绝食闻名天下

白头蝰蛇相关介绍,白头毒,这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毒蛇,属于非常濒危的物种。 在蛇类中毒性排第一,被喻为“一碰毙命”。 白头蝰是中国27种毒蛇之一,又名白头蛇,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 白头蝰头部白色,有浅褐...

【白头蝰】“一碰毙命”神秘美丽的白头蝰蛇有剧毒

【白头蝰】“一碰毙命”神秘美丽的白头蝰蛇有剧毒

白头蝰相关介绍,白发属于剧毒蛇类,其头呈三角形,白色,身上有斑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毒枭、毒枭、毒枭、毒枭、毒枭、毒枭) 是濒危物种。据了解,白头蝰是中国27种毒蛇中最毒的一种,常被比喻为“一碰毙命” 白头蝰是混...

【白头蝰蛇】我县首次发现罕见“中国最毒的蛇”白头蝰

【白头蝰蛇】我县首次发现罕见“中国最毒的蛇”白头蝰

白头蝰蛇相关介绍,红网桑椹分站12月2日新闻(通讯员张安娜)最近发现,陈家珍的村民陈振忠在手机信号基站建设场被推测为白头毒蛇。这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毒蛇,喜马拉雅山白头毒,是非常危险的物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电视...

【白头蛇】白头蝰蛇是“天下第一毒蛇”,你把这些蛇置于何地?看着都可怕

【白头蛇】白头蝰蛇是“天下第一毒蛇”,你把这些蛇置于何地?看着都可怕

白头蛇相关介绍,4日上午,福建永春县横口乡的一名男子村民在自己柑橘园的水库中无意中发现了一条罕见的蛇,一条白头毒蛇。 一直用蝰蛇鼠标,如今终于见识了。但关于白头蝰蛇为”为天下第一毒蛇“的说法,知名博主薄雾君也说了,第...

【白头蝰蛇】一种古老的蛇种——喜玛拉雅白头蛇

【白头蝰蛇】一种古老的蛇种——喜玛拉雅白头蛇

白头蝰蛇相关介绍,喜马拉雅白头蛇是比较古老的蛇种,喜马拉雅白头蛇主要出没于东南亚的部分山脉。 另外,在中国境内的西藏东南部以及越南均能发现喜玛拉雅白头蛇。毒性是神经毒,在人体内会引致痛苦、肿胀、高血压、反胃、腹痛、困倦...

白头蝰蛇 浙江现白头蝰 号称中国第一毒蛇

  • 白头蝰蛇 浙江现白头蝰 号称中国第一毒蛇
  • 白头蝰蛇 浙江现白头蝰 号称中国第一毒蛇
  • 白头蝰蛇 浙江现白头蝰 号称中国第一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