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

【蜱虫叮咬】被蜱虫咬了会得这种病!在林区、野外工作的人要注意啦

科技日报记者李丽云通讯员李晓峰郭绪

2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职业卫生栏正式登载了《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文件。

根据网站显示,《职业性莱姆病》卫生诊断标准于今年1月30日正式通过国家卫健委审定发布,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据悉,这是国内第一个关于职业性莱姆病的卫生诊断标准。那么,什么是职业性莱姆病?易感染人群是哪些人?该病临床症状什么样?诊断标准怎样界定?

27日,科技日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本标准的牵头起草人、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职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第二医院职业中毒科及神经内科主任宋莉主任医师,请她围绕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解读。

林区、野外劳动者是多发人群

“在森林、草场、山区等野外环境中,有这样一类特殊的职业暴露人群,他们常常无形中被蜱虫、蚊子等昆虫叮咬,继而导致神经、皮肤、关节或心脏等组织和器官的病变及损坏,甚至危及生命。”

宋莉说:“规范地说职业性莱姆病就是指劳动者在林区、野外等职业活动中,因被蜱虫叮咬后,感染伯氏疏螺旋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此病的诊断需根据在蜱栖息地工作期间有蜱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史,出现了皮肤、神经、心脏及关节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结合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据宋莉介绍,蜱虫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草爬子”,作为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莱姆病分布广,世界五大洲均有发病报告,延误诊治后致残率较高。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发现莱姆病病人,迄今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报道过人感染莱姆病的病例,并有19个省、市、自治区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全球每年新发病人达数万例。

宋莉说,本标准课题组通过疫区调研和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分析了近20年来国内外莱姆病相关文献,在统计的1874例莱姆病病例中,849例有明确叮咬史,占45.3%,其余则均有疫区暴露史。

为明确在职业活动中感染了致病病原体,标准中强调职业暴露局限于“在蜱栖息地工作期间有蜱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史”,易感人群职业多为林区、野外作业者,如伐木工人、森警或护林员、动物养殖场职工、动植物考察人员、地质勘探人员等。

实践中如何对标诊断标准

在各个传染病的诊断标准中,均都明确指出,传染病的确定诊断需同时具备相应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及其特异性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或阳性等3项条件。

宋莉指出,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同样也要具备明确的职业暴露史,同时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中任意一项,即:1.游走性红斑或者叮咬部位红斑、丘疹、中心部位水疱或坏死;2.发热、头痛、咽痛、肌肉痛等类似感冒样症状;3.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如脑膜炎、颅神经炎、脊神经根炎、脑脊髓炎,和(或)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损害;4.骨关节损害,如关节炎,和(或)皮肤出现硬化和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职业性莱姆病是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炎性综合征,且患者可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反应为主。临床上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将莱姆病分为3期,各期症状可依次顺序出现或交叉重叠出现,个别情况1期、2期症状不明显,而直接以3期症状就诊。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必须结合相关病原学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方可确诊。

宋莉强调,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主要有两项:一是病原体检查,应用组织学染色、病原分离技术,从感染组织或临床标本中检出或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是确诊莱姆病的直接依据;二是血清学检查,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脑脊液、关节液等标本中的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还有免疫印迹法,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均优于上述血清学检查方法,适用于上述两种血清学方法结果为可疑的患者。

首个《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标准

填补空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莱姆病组最近的10余年曾在我国抽样调查3万多人,结果显示平均感染率为5.06%。2013年,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职业性莱姆病’被增加到我国职业性传染病目录中,但相应职业病诊断标准始终处于空白中。”宋莉强调说。

据宋莉介绍,《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标准的制定任务由原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下达,历经三年而成。此次国家卫健委审定发布的《职业性莱姆病》卫生诊断标准,是我国首次对职业暴露、职业性莱姆病诊断、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典型临床表现和分期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和界定,从而为职业人群暴露的预防、感染后的及时诊治,以及降低发病率和致残率提供了“指南”,该标准将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宋莉说,在我国,由于目前莱姆病还不是法定传染病,专业人员与公众对莱姆病的认知度不高,曾有专家在北京郊区进行基层医生对莱姆病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莱姆病高暴露人群周边的基层医生有超过一半对此病缺乏认知,绝大多数医生不了解莱姆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不仅适用于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因素所致莱姆病的诊疗和鉴别诊断也可以参照。这项职业卫生标准的发布,解决了新增职业性传染病没有对应诊断标准的问题,有助于对接触莱姆病危险因素的劳动者做出是否患有职业病的结论,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同时基层医生可通过标准的宣贯活动,掌握莱姆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群。

1.《【蜱虫叮咬】被蜱虫咬了会得这种病!在林区、野外工作的人要注意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蜱虫叮咬】被蜱虫咬了会得这种病!在林区、野外工作的人要注意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04454.html

上一篇

【斑马贝】新鲜出炉!国际原生造景比赛的三湖主题参赛作品

【蜱虫叮咬】蜱虫虽小,但被它叮咬之后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你知道吗?

【蜱虫叮咬】蜱虫虽小,但被它叮咬之后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你知道吗?

蜱虫叮咬相关介绍,外面天气热,蚊子也肆虐。特别是在炎热的地区,不显眼的小虫被咬的时候,会出现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比如蜱虫,就是其中一种要命的毒虫。蜱虫俗称狗鳖,经常蛰伏在草丛中、动物的皮毛上,平时很小一只,但是吸完...

【蜱虫叮咬】蜱虫是什么?被蜱虫咬伤会怎么样?怎样处理和治疗呢

【蜱虫叮咬】蜱虫是什么?被蜱虫咬伤会怎么样?怎样处理和治疗呢

蜱虫叮咬相关介绍,蚜虫是很常见的小虫。甚至被蚜虫咬的人也没有自知之明,一口咬和被蚊子咬之间没有太大差别。是你,是你。 但家住江苏盱眙铁山寺附近的一家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家先后三人被蜱虫咬伤,有两人多器官衰竭病重不治,...

狗狗被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狗狗被蜱虫叮咬后治疗方案

狗狗被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狗狗被蜱虫叮咬后治疗方案

狗狗被蜱虫叮咬后需要及时使用消毒、消炎的外用药对被叮咬部位进行处理。首先,狗狗被蜱虫叮咬后会出现发热、瘙痒、皮肤发炎等症状,需要及时将狗狗带至宠物医院检查治疗。...

狗狗被蜱虫咬了怎么办(教你彻底清除狗狗蜱虫) 蜱虫叮咬狗狗怎么办

  • 狗狗被蜱虫咬了怎么办(教你彻底清除狗狗蜱虫) 蜱虫叮咬狗狗怎么办
  • 狗狗被蜱虫咬了怎么办(教你彻底清除狗狗蜱虫) 蜱虫叮咬狗狗怎么办
  • 狗狗被蜱虫咬了怎么办(教你彻底清除狗狗蜱虫) 蜱虫叮咬狗狗怎么办

脾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脾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脾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脾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bichong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bichong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bichong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bichong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睥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睥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睥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睥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碑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碑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碑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 碑虫 蜱虫猛如虎? 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