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很多大学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了新课程。
“爱情观”养成课、海岛野外求生训练课、游戏课……恋爱、社交、桌游等纷纷走进大学课堂,有些受到学生的追捧,也有些让大家觉得“奇葩”和“另类”。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1%的受访者听说过高校中恋爱、桌游等“新奇课程”,71.1%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在开设“新奇课程”时要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目标。(11月4日《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各地高校为了创新课程改革,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纷纷开设各种“新奇课程”,诸如恋爱课、野外求生训练课、游戏课、社交课、桌游课、高尔夫、皮划艇、电竞等课程,可谓是应有尽有。
据了解,这些“新奇课程”当中,有的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的利于学生拓展技能,有的寓教于乐,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有一些“新奇课程”却纯属“噱头”课程,根本就没有实用性。因而,很多“新奇课程”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没开设多久就中途“夭折”了。
就拿“马术课程”来说吧!一些高校不切实际地开设“马术课程”,不但师资跟不上,而且场地也受限。加之,安全难以保证,因而报名参加者寥寥。再拿“高尔夫课程”来说。同样的,也受师资和场地的限制,而且,“高尔夫”属于小众运动,这样的课程显然不切合高校实际。类似“新奇课程”还有很多,正因为这些“新奇课程”不切合高校实际,不符合学生需求,因而,几乎是“昙花一现”。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止高校新奇课程“昙花一现”,还需在课程设置,包括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上“下功夫”。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在经过多方调查、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慎重地开设一些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新奇课程”,既让课程具有引领作用,又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应给课程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包括师资的配备、场地的安排、安全的考虑,等等,切忌心血来潮,“拿来主义”,盲目“上”课程。
同时,高校开设“新奇课程”还应遵循实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既要通过“新奇课程”让学生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平衡学科结构,又要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开拓眼界,增加认知。笔者以为,这才是高校开设“新奇课程”的初衷和目的。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高校开设“新奇课程”绝不能背离学校课程教育的宗旨,既不能“跑题”,又不能偏离开课的“目的”,从而导致浪费学时资源,误导学生。
总而言之,高校开设“新奇课程”是对国家课程体系的一个必要补充,值得提倡,但切莫让“新奇课程”只有“新奇”而没有“意义”,而使之“昙花一现”。如此,可就背离了开设“新奇课程”的初衷。
来源: 东方网
1.《【新奇】高校开设“新奇课程”需防“昙花一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奇】高校开设“新奇课程”需防“昙花一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2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