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

【东方蝾螈】1亿多年过去了,它还是个宝宝

两栖动物中除了“第一家庭”尾目(青蛙和蟾蜍)外,最兴盛的类别是尾目,包括各种广义的“蝾螈”。

从常见的东方蝾螈,到体长超过1.5米的大鲵,有尾目遍布欧亚大陆和南北美的中高纬度地区。从潮湿森林的地表,山间溪流到幽暗矿洞,甚至树上,都可以找到这些体表光滑湿润,形似蜥蜴的动物。


中国的有尾目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中国的特有物种。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有尾目是谁吗?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热河螈Jeholotriton


奇异热河螈化石标本 | Yuan Wang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古老的“宝宝”


热河螈的化石发现于内蒙古宁城县赤峰市道虎沟组,1亿4千6百万年前中晚侏罗纪的地层中。2000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栖类专家王原首次描述热河螈,并在2005年将研究刊登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


热河螈属下只有一个种:奇异热河螈Jeholotriton paradoxus,看起来与现存蝾螈大同小异:宽扁多孔洞的头骨,短小的四肢和长长的尾巴。但它也有许多独特的特征:现存的许多两栖类除了上下颌长有牙齿外,上颚的犁骨上还长有犁骨齿,方便在捕食时紧紧咬住光滑的猎物,协助吞咽。而热河螈的犁骨齿长在颚面的中间,形成齿板,并且有一个向后延伸的长满齿的后突。热河螈上颚的翼骨也不像现存蝾螈那样,指向上颌骨的后端,而是指向颚面中间。正是头骨和牙齿的这些特征,才让它得到了“奇异”这个种名。


热河螈的头骨 | Yuan Wang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热河螈尾部侧扁,显示它是一类主要栖息在水中的蝾螈,在化石的头部两侧有深色的长条状物,那是外鳃存在的痕迹:和蛙一样,绝大多数蝾螈也在水中产卵繁殖。生活在水中的幼体(蝌蚪)头部两侧有羽毛状的外鳃,用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就像无尾目的蝌蚪会变态发育为蛙和蟾蜍一样,大多数有尾目的幼体也会逐渐长出四肢和肺,外鳃萎缩消失。


然而从热河螈的化石上来看,这并不是幼体,而是完全成熟的成体。为什么成体的热河螈会长着幼体的外鳃呢?从现存的有尾目身上可以找到答案:部分蝾螈在环境适宜的时候,幼体不进行变态发育,直接保持幼体的形态,发育为性成熟的成体。


墨西哥钝口螈,成体仍然保留羽毛状的鳃 | Pixabay


例如在宠物市场上非常常见的墨西哥钝口螈(俗称“六角恐龙”),只有在非常特定且恶劣的条件下,才会褪去外鳃,变态登陆,这种现象被称为幼态持续。而热河螈的发现,证明早在侏罗纪,有尾目两栖动物就已经出现这种奇特的发育方式了。


侏罗纪的生命世界


热河螈生存在侏罗纪的卡洛夫阶到牛津阶,它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可能都栖息在林间的河流和池塘中,在水底缓慢爬行游动,寻觅食物。从化石保留的胃容物中的叶肢介(一类生活在淡水中的节肢动物,属于介甲目Conchostraca,在当时非常繁盛)来看,热河螈与现存的蝾螈一样也是食肉动物。


它们或许也和现存的水栖蝾螈一样,视力较差,依靠敏锐的嗅觉在浑浊的水底寻找食物,或一动不动地趴在石块,沉木等隐蔽物附近,等待粗心大意的猎物自投罗网。当小鱼(如当时常见的狼鳍鱼Lycoptera),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进入攻击范围之后,热河螈可能也会像现存的墨西哥钝口螈和斑泥螈一样突然张开大嘴,利用产生的吸力将猎物吸入口中,囫囵吞下。


狼鳍鱼 | James St. John / Wikimedia Commons


热河螈不是道虎沟组唯一的有尾目,与它共存的还有天义初螈Chunerpeton tianyiensis,与奇异热河螈一样,天义初螈也具有幼态持续的发育特征,这可能是两种蝾螈对于相同生存环境的适应性演化。热河螈和初螈都处于有尾目演化树的基干位置,是现存各种蝾螈的“老前辈”。


天义初螈,来自北京自然博物馆 | Bjoertvedt / Wikimedia Commons


当时的淡水中还生活着一种奇异动物:獭形狸尾兽Castorocauda lutrasimilis,属于已灭绝的哺乳形类(Mammaliaformes),是现生哺乳类的古老亲戚而非直系祖先。獭形狸尾兽拥有带蹼的四肢,类似河狸的扁平尾部,和类似海豹的锋利牙齿,主要以鱼类和其他生活在淡水中的小脊椎动物为食,它也许是热河螈和初螈最可怕的天敌。


獭形狸尾兽复原图 | Nobu Tamura / Wikimedia Commons


从侏罗纪至今,过去了一亿多年。现在的中国大地上,还生存着至少85种有尾目两栖动物。这些小动物皮肤敏感脆弱,迁移能力弱,对赖以为生的微生境依赖程度高,面对农药化肥滥用、水污染、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尤为脆弱。现在许多中国特有的有尾目,如镇海棘螈、华南大鲵等,现状已经岌岌可危,处于灭绝的边缘,而曾经数量繁多的滇池蝾螈更是永远从地球上消失,我们只能通过酒精里浸泡的标本,认识这种有趣的生灵。这些神奇独特而又脆弱的小动物的未来,仍掌握在人类的手中。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1.《【东方蝾螈】1亿多年过去了,它还是个宝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方蝾螈】1亿多年过去了,它还是个宝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3053.html

上一篇

【天目琼花】冬季观赏树种有哪些?

【东方蝾螈】东方小火龙,外形最像龙的物种,十分珍贵稀有

【东方蝾螈】东方小火龙,外形最像龙的物种,十分珍贵稀有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在西方和东方的神话中也出现了龙的形象,作为最强大力量的代表,龙这种生物笼罩着神秘的面纱。 人类对于龙的好奇也一直存在着,对龙是否真实存在过这个问题也一直存有争议。不过,在自然界却能够找到不少和龙相似的...

【东方蝾螈】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的两爬,在绍兴能见到

【东方蝾螈】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的两爬,在绍兴能见到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安静等 说到绍兴,人们很快就会记住那是历史文化名城。 而吃货们知道,当地黄酒很有名。在寒冬时节,倒上一壶刚温好的黄酒,和几个朋友聊聊天也是惬意。对于喜欢自然博物的朋友们来说,在绍兴还能见到一些中国特有...

【东方蝾螈】号称中国火龙的东方蝾螈,实际上携带剧毒“技能”

【东方蝾螈】号称中国火龙的东方蝾螈,实际上携带剧毒“技能”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中国有独特的两栖动物,即中国龙。这个名字好像很多人没听过,大家知道吗?中国龙是蝾螈科的一种,也被称为东方蝾螈,是我国稀有动物种类之一。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它的相关介绍和具体生存方式。 庐山发现中国火龙 ...

【东方蝾螈】宁海小山村百条蝾螈现身!会分泌毒素!别乱捉!

【东方蝾螈】宁海小山村百条蝾螈现身!会分泌毒素!别乱捉!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最近气温略有下降。 驴友们又掀起了登山热潮。 大律师镇收到了线报。 驴友在那个村子登山的时候, 偶然发现了数百只东方蝾螈。 在海拔300米左右的小溪边, 溪水潺潺,清澈见底。 村民介绍, 前几年山上有...

【东方蝾螈】永嘉一市民在桥头钓到“娃娃鱼”?农业部门说其实它是东方蝾螈

【东方蝾螈】永嘉一市民在桥头钓到“娃娃鱼”?农业部门说其实它是东方蝾螈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桥头镇一位市民拍下了微信朋友圈照片,说在桥头镇鸡心村小溪钓鱼时钓到了一条怪鱼。怀疑是娃娃鱼。他知道娃娃鱼是国家保护动物,不知道是在当地放生,还是送给渔政署。 该市民钓到的怪鱼,身体呈椭圆形,尾巴扁长,...

【东方蝾螈】雨后钓黄鳝抓了条黑蝾螈,据说这货剧毒,摸摸没事吧

【东方蝾螈】雨后钓黄鳝抓了条黑蝾螈,据说这货剧毒,摸摸没事吧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昨天刚下过雨,天气比前面凉快多了,本来想去野钓的,路上太泥泞了,干脆拿着钩子去钓鳗鱼吧。 好久没玩了,感觉手都有些生了,一直都无尖钩钓鳝鱼,不会钩伤黄鳝,就算脱钩,黄鳝还是回来吃的。就是洞不太好找,找...

【东方蝾螈】庐山五老峰山涧下游出现东方蝾螈 体长约9厘米

【东方蝾螈】庐山五老峰山涧下游出现东方蝾螈 体长约9厘米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中国江西网九江信李乐田、记者滕5月20日报道说,中国江西网在庐山保护区,该地区工作人员在小野峰一带巡视时,在山谷下游监测到一只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发现其身长约9厘米,生长状...

【东方蝾螈】蝾螈当宠物 老板说没毒专家说有毒

【东方蝾螈】蝾螈当宠物 老板说没毒专家说有毒

东方蝾螈相关介绍,武汉晚报武汉(记者陈燕)昨天,武汉参观者“Uttus”在问答区到朋友家做客时,在他的鱼缸里养了两只壁虎。外貌像娃娃鱼,但腹部有鲜红的爬虫。 得知是蝾螈后,想请教网友,它会不会有毒,养它是否安全。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