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

【金蟾怎么养】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建造

中华大豆油养殖场的建设

1.选择表单模式

中华大豆眼皮养殖包括圈养和半野生人工饲养两种模式。

圈养是指在缺少天然防逃屏障或在养殖需要的情况下,人为设置围栏将中华大蟾蜍圈在固定地方开展养殖获取蟾酥的方法。半野生人工抚育是指在中华大蟾蜍原生或类似环境中,利用野生资源辅以人工抚育,人为增加其种群数量,使野生资源能被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种群平衡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华大蟾蜍养殖主要借助合适的自然环境开展半野生人工抚育养殖。

2.基地的勘察与选择

养殖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半野生人工抚育养殖场地面积至少66. 67hm2( 1000亩)。环境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 18407. 4-2001)中的规定,即养殖地、养殖池不能建立在垃圾场和工业“三废”区域。

②地势平坦开阔,向阳,坡度不能超过30°,植被条件较好,下层为低矮草本、枯枝落叶层、沙石滩或部分裸露平地等,中层无或有灌木,上层可以为遮阴乔木(天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或果树或其他高大遮蔽物,有利于保持空气湿润、土壤潮湿和昆虫繁衍。不避讳靠近村庄、畜禽养殖场等虫源丰富地区。自然的“两山夹一沟”有天然围墙,有利于大面积养殖。

③水源充足,位于河流、溪流、池塘、水库附近,排灌方便,水质偏肥且清洁,pH6-70基地周围有适合中华大蟾蜍养殖的水文条件或方便建设孵化池、越冬池等的地面条件,能满足蟾蜍的产卵、孵化、变态和越冬等需求。陆地和水域面积比以大于10:1为宜。靠近河道的养殖区,要有适合挖掘养殖池的陆地条件。水源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1989)的规定。养殖池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自然环境安静,不喧闹。基地内应有适宜的蟾蜍躲避条件,基地有便于运输的交通条件,有电力条件和通信条件。

④基地应为中华大蟾蜍野生资源分布区域。

⑤气候条件应符合中华大蟾蜍的养殖需要,包括年平均气温、年辐射量、最大温差、年无霜期和降水量等。

⑥对该地蟾蜍样品进行检测,蟾蜍质量要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蟾蜍”项要求,指标成分含量不少于6.0%.质量条件合格或优良方可建养殖场。

3.养殖基地布局设计

中华大蟾蜍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生产需要、资金投入等情况而定。建造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华大蟾蜍养殖场,要有产卵池、幼蟾池、成蟾池及相应的活动场所,贮水池、孵化池、蝌蚪池、活饵料培育场、饲料加工场、药用产品加工车间、贮备室、药品室、水电控制室等。这就需要较大的养殖场地。在建设规模(总面积)条件下,养殖场的各类建筑大小、数量及比例必须合理,使之周转利用率和产出达到较高水平。具体养殖场建设应根据生产需要具体规划设计。

一个完整的养殖场,首先应建造围墙和大门,要有相应的设施及加工场舍、仓库、排灌系统等。除此之外,要建造各种养殖池,准备陆地活动场所和越冬场所。要注意布局合理,使之既便于生产管理,又为蟾蜍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中华大蟾蜍养殖池根据用途可分为种蟾(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蟾池、成蟾池等。对于自繁自养的养殖场,场内各种养殖池的面积比例大致为5:0. 05:1:10: 20。对于种苗场,可适当缩小幼蟾池和成蟾池所占的面积比例,相应增加其他养殖池的面积。.各类养殖池最好建多个,但每个养殖池面积大小要适当。过大则管理困难,投喂饵料不便,一旦发生病害,难以隔离防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过小则浪费土地和建筑材料,增加操作次数,同时面积过小的水体其理化和生物学性质不稳定,不利于中华大蟾蜍的生长、繁殖。养殖池一般建成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例为(2-3):1。贮水池要建在较高的位置,这样在流入下面的养殖池时可以自然增加溶氧量;利用贮水池供水时,不能让水由一个养殖池流到另一个养殖池,要分别有可控的供水管道,以便于防止水质污染、疫病流行和寄生虫的传播。


4.养殖池的建造

建造各种养殖池时,均需设计进水孔、出水孔、溢水孔,各孔处应加设细目耐腐蚀的丝网,各池均有通向水源或贮水池的专用可控水流管道。池内种植水生植物,为蝌蚪及成蟾提供适宜栖息环境。池周有排水沟,溢水孔和排水孔的废水均需进入排水沟。进水孑L设在池的上方,排水孔设在池的底部,溢水孔可根据所需水深设置一个或几个,孔上加设可控水流的装置,以利于不同水深时溢水的需要。

①种蟾池 种蟾池又称为产卵池,用于种蟾的抱对、产卵。种蟾池可采用土池或水泥池,如果进行人工催产,为避免人员下池活动造成水质浑浊,影响孵化,最好采用水泥池。若自然产卵繁殖,则使用土池比较合适。如果选用养鱼池等作为产卵池,在放进种蟾之前要彻底清池,清除野杂鱼和其他两栖类动物等。

中华大蟾蜍抱对时要求环境安静,因此种蟾池宜建在养殖场中较为僻静的地方。种蟾池大小要根据养殖量确定,面积过大既造成场地的浪费,也不利于卵块的收集。面积过小时,水体易变质,同时不利于中华大蟾蜍的游泳活动。根据生产规模、便于观察和操作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以10 - 15 m2较为适宜(至少要保证每对种蟾占有1m2左右的水面)。池深1m2,池壁坡度1:2.5,水深50 - 80cm,形成四周浅、中间深的水体结构,浅水区用于产卵,深水区用于中华大蟾蜍游泳。活动池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用以净化水质,使产出的种卵能附着在水草上而浮于水面,从而便于收集卵块。为满足种蟾的生活需求,养殖池的四周需留有一定的陆地供中华大蟾蜍陆地活动,池四周留有陆栖活动场所,与池水面积比为1:1。也可在池中建一个小岛,作为中华大蟾蜍取食和栖息之地。陆地场所或水池内要设置饵料台,并加设诱虫灯诱虫,搭建荫棚。陆地场所要绿化,遮阳保湿。池边应建造一些洞穴,以利于中华大蟾蜍栖息、藏身。种蟾池的进水孑L、排水孔和溢水孔都要有目较密的铁丝网,以防流入杂物或防止蝌蚪随水流走。种蟾池与其他养殖池要在四周加圈网,以防中华大蟾蜍逃逸和敌害侵入。规模较小的养殖场也可以不设立专门的种蟾池,而以成蟾池代替。

②孵化池 中华大蟾蜍对受精卵无保护行为,其受精卵较小,在孵化期间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敏感,同时容易被天敌吞食。为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化池最好建成水泥池,以避免卵块沉入水底被泥沙埋没。孵化池面积不必太大,一般2- 4m2,养殖规模较大时可连接数个池子,以便按不同产卵期分池孵化。水深15 - 25cm,要求池壁光滑<最好用瓷砖贴面)、不渗水,有一定坡度。

孵化池的进水孔与排水孑L应设于相对处,进水孑L的位置高于排水孔。排水孔用弯曲塑料管从池底引导出来。如果池水水位过高,则通过排水管溢出池外,从而调节水位。排水子L处设每平方厘米40目的纱网,以免排出卵、胚胎或蝌蚪。利用进水孔和出水孔可保证池内水有流动性,一方面增加水中溶氧量,提供胚胎发育所需氧气,提高孵化率;另一方面,可保水质清洁。流动水最好是经过日照和曝气的水,以保证孵化温度的恒定。同时在池内种养一些水草,供孵出的蝌蚪附着和栖息。如果在孵化池中续养蝌蚪,还要设置饵料台。饵料台的大小以占1/4水面为宜,浸入水面5cm左右。在孵化时,孵化池上方宜设置荫棚。在水面上放些浮萍等水草,将卵放在水草上既没入水中,又不致使卵落入池底而窒息死亡,同时有利于刚孵出的蝌蚪吸附休息。也可以在离池底5cm处搁置每平方厘米40目的纱窗板。使卵在纱窗板上方不沉入池底。

③蝌蚪池 大规模养殖时,需要有专门的蝌蚪池用于饲养蝌蚪。小规模养殖时,可继续在孵化池内饲养蝌蚪。分级分群饲养有利于蝌蚪的生长发育。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在同一地段可集中建设相同宽度的水泥池数个,毗邻排列,以利于捕捞和分群管理。蝌蚪池的数量和每个池的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而定。蝌蚪池一般采用水泥池,水泥池便于操作管理,成活率较高,但要注意池底宜铺一层约5cm的泥土。大小以5- 20m2为宜,长形或方形皆可;池深0.8 - 1m,池壁坡度1:2.5,池周围也可留出一定面积的陆栖场所,与水面面积比为1:1,以利于变态后的幼蟾上岸活动和休息。分设进水孔、排水孔和溢水孔。进水孔在池壁最上部。排水孔设在池底,作换水或捕捞蝌蚪时排水用。溢水孔设在距池底50 - 60cm处,以控制水位。进水孔、排水孔和溢水孔都要在孔口装置丝网,以防流人杂物或蝌蚪随水流走。初始,蝌蚪浮游能力差,池水浅一些利于呼吸氧气。随着蝌蚪长大,增加水深,可增加游动空间。水深一般控制在20 - 30cm,不宜过浅,以防太阳照射后水温过高,造成蝌蚪伤亡。如果不是缓流水,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5 - 1/3.加换的新水要富含浮游生物。水流动温差不大于2℃时。在蝌蚪池中放养一些水浮莲、槐叶萍等水生植物,放置浮板或建凸出于水面的石台,以便于蝌蚪休息或变态后的幼蟾栖息,否则刚变态的幼蟾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炎热多雨季节,可于池的上方搭建遮阳篷,防止太阳暴晒和雨大积水外溢。池中设置数个饵料台,台面低于水面5 - 10cm。池中央高于水面20 - 30cm处安装诱虫灯,诱使昆虫落浮于水中供蝌蚪及变态后的幼蟾捕食。气候多变季节,可在池上方搭建大棚,以防风、雨或寒流的侵袭。在蝌蚪变态为幼蟾之前,在池四周或一边的陆地上用茅草、木板覆盖一些隐蔽处,或用砖石(或水泥)建造多个洞穴,让幼蟾躲藏其中,以便于捕捉。同时在池周加圈网,以防提前变态的幼蟾逃逸。也可设置永久出水性御障。

④幼蟾池 幼蟾池用于养殖蝌蚪变态后2个月以内的幼蟾。幼蟾池可采用土池或水泥池。土池面积较大,底有稀泥,难以捕捞,是其缺陷,但造价低,虽使用效果不及水泥池,但仍有可取之处。蝌蚪完全变态后转变成幼蟾,移人幼蟾池饲养。幼蟾个体小、活动少,所以池面积不需太大,以免在选择大小和转移等操作方面造成困难。一般20 - 30m2,池深60 - 80cm。为便于给饵等管理,幼蟾池宜采用长方形,池壁坡度1:),池底放10cm厚的沙,池中种养水草。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30 - 100只幼蟾,生产中视幼蟾发育情形随时调整,做到分群饲养,以免发生以强凌弱的现象而影响发育。幼蟾吃活饵,在池中应设陆岛或饵料台,其上种一些遮阳植物或搭棚遮阳,供幼蟾索饵、休息。池中陆岛上还可架设黑光灯诱虫,以增加饵料来源。幼蟾池周围还应设置高1m左右的御障,以防幼蟾逃逸。池与陆地面积比为1:1,陆地活动场所种植草坪,供幼蟾索饵、休息、活动。此外,每个幼蟾池都要设置灌水、排水管,以便控制水位。

⑤成蟾池 成蟾池是中华大蟾蜍养殖场的主要部分,其大小、排灌水管、适宜生态环境的创建等可与幼蟾池相仿。但成蟾个体大,且具有喜静、喜潮、喜暗、喜暖等习性,建池面积、陆地活动场所可较幼蟾池大些。为防止成蟾间以强欺弱、相互残伤,影响发育的整齐度,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成蟾池数目要依实际需要而定,可多建几个成蟾池,将不同大小、不同用途的成蟾如商品成蟾、刮浆成蟾和种用成蟾分池饲养。

成蟾池长方形或方形均可,单池面积一般为20- 50m2,池底坡度1:2,水深30 -50cm,池底铺10cm厚沙,池内种养水草,每平方米水面养10 - 30只,水面与陆地面积比:(3-5)。陆地上要种树和草坪,搭荫棚并建多孔洞的假山以供成蟾栖息,安装诱虫灯招引昆虫。为诱使成蟾索饵,可取消陆岛,以饵料台代替。成蟾池四周要设立防止成蟾逃逸的御障,其高度为1. 5m左右。

为促进刮浆后的成蟾迅速恢复体质,刮浆蟾池水体宜浅,面积宜小,一般刮浆蟾池水深15- 20cm,水面面积15- 20m2较为适宜。

⑥越冬场所 中华大蟾蜍多数是水下越冬,可建深为2.5 - 3m的大型水池(越冬池)。越冬池可由养殖池直接加深或垫高周围池壁而成,池底铺设0.5m厚的泥沙、稻草等混合物。池水深2m以上,进水孔设置在池壁泥沙表面的高度,而在池壁上水面高度处设置溢水孔。进水孔或溢水孔设置耐腐蚀的细目滤网,防止敌害和杂物进出堵塞管道,同时要在较高的位置建造较大的贮水池及封闭的通水管道,以便加压供水。越冬期间控制进水及溢水流速,以缓流为好,这样既可防止水体冻结,又可增加氧气溶量,以免影响中华大蟾蜍冬眠。有条件的可在池上加盖塑料大棚,增加保温性能,提高越冬成活率。

⑦御障(养殖场围墙) 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围墙内侧要光滑,墙高不低于1. 5m,墙向场内倾斜,不大于70°角,墙头向场内水平延伸不少于15cm,墙壁不能有洞。中华大蟾蜍还具有一定的挖掘能力,所以墙基要加深50cm,墙与地面接触处内侧用水泥铺抹50cm宽,防止中华大蟾蜍掘洞。建墙的材料可用砖石,也可用木板、竹板、水泥空心板、塑料瓦、石棉瓦等。砖围墙坚固耐用、保护性能好,但费用较高。无论采用哪种材料,墙内面均要光滑、无洞。围墙要根据需要设置门、窗。门要能关得严,窗口应钉以铁丝网或塑料窗纱,以防中华大蟾蜍逃逸。养殖场围墙外适当种植丝瓜、葡萄等作物,为夏季中华大蟾—蜍生长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场内养殖池御障一般高1m左右。蝌蚪池的御障可低些,因其只在蝌蚪变态后短期起作用。蝌蚪变态成幼蟾后,尽快转移至幼蟾池,其间幼蟾的跳、钻能力尚不发达。从养殖池御障到池边应相距1-3m,既可供中华大蟾蜍栖息,又可繁殖杂草和栽种花卉,以引诱昆虫类供中华大蟾蜍捕食。养殖池御障材料可因地制宜地选择木板、石棉瓦、塑料网等。

1.《【金蟾怎么养】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建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蟾怎么养】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建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3364.html

上一篇

【家猫品种】这些猫咪,国内已经“禁养”了,可别犯法了

【金蟾怎么养】老人常说“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说的是哪5种树?有道理吗

【金蟾怎么养】老人常说“家中种五树,金蟾代代出”,说的是哪5种树?有道理吗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住在城市里的人大多喜欢在家养花草,这是为什么?钢筋混凝土城市最缺乏的是自然的天然绿色,所以在家里种什么花和草都能给人一种勉强回归自然的感觉。 其实呢,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有亲近自然的天性,过去有...

【金蟾怎么养】养殖金蝉看过来!这几点不注意永远养不好金蝉,没几个人全都注意

【金蟾怎么养】养殖金蝉看过来!这几点不注意永远养不好金蝉,没几个人全都注意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七八十年代的人肯定对金蝉很熟悉。很多人小时候经常抓金蝉吃。 现在不同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餐馆里都有金蝉这道菜,这也让金蝉的价格水涨船高。不少地方开始专门养殖金蝉,但很多养殖户却怎么也养不好,其实养殖金蝉...

【金蟾怎么养】真心想养殖金蝉的朋友看过来,这里将有你要用到的一切!

【金蟾怎么养】真心想养殖金蝉的朋友看过来,这里将有你要用到的一切!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上一节讲了金蝉养殖中野外森林中自己收集蝉卵的方法。(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鹰,鹰,鹰,鹰,鹰,蝉,蝉,蝉,蝉,蝉) 收集金蝉蝉卵,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养殖成熟若虫集卵法。此法,优点是,能够一次性收集大量的...

【金蟾怎么养】市场上知了猴供不应求,这些人工养殖技术要早知道

【金蟾怎么养】市场上知了猴供不应求,这些人工养殖技术要早知道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炎热的夏日,发现猴子成了少不了吃的好吃的食物,猴子又名金蝉,每个地方的名字都不一样。 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吃起来香嫩可口,深受人们喜爱。在民间,甚至有人把金蝉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

【金蟾怎么养】每亩增收5000元,我的金蝉的养殖经验,一共这两条

【金蟾怎么养】每亩增收5000元,我的金蝉的养殖经验,一共这两条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西餐金蝉这几年什么都不懂,到目前为止可以开始入门渠道,一直走也有收获。 很多人会问,那么我们一个没有技术、没有经验的人可以进行金蝉养殖吗?当然可以,只要你注意这几方面: 金蝉养殖门槛极低,我总结只要你...

【金蟾怎么养】金蝉怎样人工养殖?金蝉的养殖方法跟市场前景!

【金蟾怎么养】金蝉怎样人工养殖?金蝉的养殖方法跟市场前景!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你好。我是小号三农。很高兴和你分享农业方面的知识。 说到金蝉,我相信每个人都熟悉它。在前农村,它的声音无处不在。金蝉几乎成了夏天的象征。近几年年以来,随着天然金蝉数量的减少,其丰富的营养也开始被发现,...

【金蟾怎么养】金蝉养殖要点有哪些?金蝉大棚人工养殖技术

【金蟾怎么养】金蝉养殖要点有哪些?金蝉大棚人工养殖技术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金蝉怎么养殖?金蝉最近又掀起了一股养殖热潮。事实上,金蝉养殖项目的热度已经不是最近了。早在一两年前,很多人就发现了金蝉养殖的机会,下面的小编简单的说一下金蝉人工养殖技术! 1获取来源 1.1彩兰 彩蛋...

【金蟾怎么养】金蟾怎么养殖 金蟾的风水作用

【金蟾怎么养】金蟾怎么养殖 金蟾的风水作用

金蟾怎么养相关介绍,金蟾也叫“金蛙”,即白化非洲爪蟾。属于两栖类河流,无尾目,负蟾蜍科,爪蟾科。 是非洲爪蟾的 白化品系,分布于非洲东南部。成体体长6-13厘米,雌性较雄性略大,身体扁平,呈流线型,眼睛小而朝上,虹膜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