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

【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谈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著名学者季善林写过散文《月是故乡明》。文章中写道,他小时候在故乡、月明夜、池塘、芦苇坑里看到了故乡的月亮。之后作者辗转济南、北京、国外,见过很多精致的月亮,但

他说“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家乡的小月亮为什么在作者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皆因它承载了全部故土乡愁。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诗《月夜忆舍弟》,诗如下: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乡愁。在安史之乱中,亲人离散,音书不达,思乡情切。

不仅是这些多情的诗人文人思念故土,我们很多人都有深厚的乡土情结。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有思乡团圆的内涵: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离开故乡,就如孩子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到了异地,即使生活得再好,也必在春节回家,故乡才是在外的游子的家。也因此,才有了中国独有的春运,那些出门在外的人想尽办法只为获得一张归乡的车票。工作再要紧,生意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活,只为回老家,和家人团聚。只有重返故土,才能让游子漂泊的心灵得到慰安,疲惫的身体得到舒展,浓浓的乡思得以化解。故乡,让“我”在她的怀抱里重温儿时的梦。

中华民族为什么这么重视故土,为什么乡土情结如此之重?这恐怕和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有关。几千年的农业大国的历史造就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历史上中国人绝大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因此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很少有地理位置的变动。这和游牧民族以及工业为主的人群不同。因此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重视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即使不得已漂泊在外,也一定无比怀念故乡。古代交通不发达,那些做官的人被分配到外地做官,抑或是被贬到偏远地区,思乡之情更重。古诗中描写乡愁的比比皆是。《望月怀远》《天净沙·秋思》《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不一而足。

现代社会,城乡差异大,外出务工的,高学历留在大城市的,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因公派遣去外地的,只要离开故土,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离开了才知道家乡的好,离开了才感到出门在外的孤苦无依。暂住地再发达,不能改变对即使是落后的故土的依恋。思乡,是离乡人的无法言说的痛。

好在现在交通发达,想念故乡了,我们可以坐高铁,乘飞机,短短几个小时回归故乡,投入故土,投入亲人怀抱一解乡思。现代人比起古人,不知幸福了多少,古人回一趟故乡,恐怕舟车劳顿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又有多少人有这么多时间精力在途中消耗呢?因而只能忍受思乡之苦,只能把它压在心底,无尽的乡愁越积越厚,无处排解,只好诉诸笔端,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思乡诗出现了,丰富了古代诗歌内涵,厚重了中国人的情感。

最后,以我非常喜爱的柳永的《八声甘州》作结,共同体会那份令人心痛断肠的乡思愁绪:

八声甘州 宋 ·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谈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谈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58710.html

上一篇

【狗衣服】狗狗的服装盛会

【乡土情结】桑梓情怀老家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桑梓情怀老家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桑椹情感故乡的原住民情结 夏国伟 西南边陲的某个村子里鸡叫、狗叫、生火、做饭的烟、关门的撞击声和灶的劈柴声,动作井然有序、安静。 这景象,如画家笔下的素描,黑白勾勒,动情传神。 不知从多久起,我把这幅...

【乡土情结】吾乡吾土,一个农家子弟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吾乡吾土,一个农家子弟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第一次离开家乡是在2003年8月中旬,我记得当时非典宣布全面胜利后不久。 父亲陪我一起北上求学,乘坐的是当时最快的火车T8。那是我和父亲第一次到帝都,我,面对北京充满着当时所有年轻人都有的憧憬;父亲,...

【乡土情结】原乡说|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原乡说|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原香推荐语 人生就像白马。故乡的生活过去可能已经远去,但故乡美丽的田园画面,那格外富饶的时间永远成为心中的明月,故乡的水和泥土滋养着灵魂。(莎士比亚)。 每忆及这些,暖意便在心灵深处肆意挥洒,但纵有千...

【乡土情结】乡土情结严重是我至今不能坦然融入城市的根源

【乡土情结】乡土情结严重是我至今不能坦然融入城市的根源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强烈的家乡话,看到相似的家乡场面总是不由自主流泪的人很难融入大城市的茶马龙。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回到老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年也就会回去几天,是谁说过远游的人再次面对家乡,只有冬天再无春夏秋。看似调侃细...

【乡土情结】中国老男人式乡土情结,哪怕城市再好还是羡慕农村老屋

【乡土情结】中国老男人式乡土情结,哪怕城市再好还是羡慕农村老屋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从寒假到今天,为了更新头条,即使在忙碌中闲着,每天也要在西瓜视频中编辑一个或多个视频。 不说收益毛都没看见一根,正准备收手不干时发了一条关于老宅的微头条,莫名其妙地爆了。 评论区说什么的都有,我都快插...

【乡土情结】雁归与探寻:小镇青年返乡就业成大趋势

【乡土情结】雁归与探寻:小镇青年返乡就业成大趋势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资料来源:海报新闻 最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代码结算、外判式、公共自行车等网络平台服务继续下乡,就业机会也在继续下沉,村青年返乡就业成为大趋势。 网络普及 电商下沉 返乡...

【乡土情结】读懂刘强东的乡土情结 就读懂了京东的扶贫之路

【乡土情结】读懂刘强东的乡土情结 就读懂了京东的扶贫之路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贵州美丽的景色隐藏在青山绿树中,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梯田层层叠叠,蜿蜒盘旋在云间,传统木楼建筑交错。 然而贵州人对这片土地有着一句经典的描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两银。”这道出了贵州几千年以...

【乡土情结】张海燕:驻村书记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张海燕:驻村书记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相关介绍,资料来源:中国气象新闻网 中国气象新闻通讯员毕振源、死海尹康松 “李哥,你家养的鸭子能卖200多只吧?孩子读书怎么样?”“张阿姨,你家蔬菜基地还种了什么菜?要注意害虫防治。 ”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丫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