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的稚虫喜欢生活在流水中,那么它们会被流水冲走吗?一般不会。稚虫栖息在水底石块下、淤泥、腐烂植物质或其他沉积物之中,这样它们受水流的影响就很小了。有少数蜉蝣是生活在湖泊静水环境之中,如2003年,在美国伊利湖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曾监测到Hexagenia属的一种蜉蝣大规模羽化的现象。
在水中生活的蜉蝣幼虫,大多数种类的桨状鳃根本没有呼吸的作用,那么稚虫又是怎么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流的呢?原来,它们可以通过体壁即外骨骼就可以从水中吸收足够的氧气。但是,生活在池塘底积淤泥中的普通蜉蝣稚虫,其丝状鳃在与环境的气体体交换中,还是具有促进呼吸的作用。
大多数蜉蝣稚虫是植食者或食碎屑者,它们以水中的绿藻、硅藻、生物残渣等为食。但是少数种类的稚虫可捕食摇蚊的若虫(孑孓)或其他昆虫的幼虫。网脉蜉属的稚虫,如印巴网脉蜉稚虫,它们可以以在水中的木料上掘洞而栖,这很可能会成为靠水而居的船家们头痛的事,特别是在亚洲,因为民船多为木船。有些稚虫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在多个不同栖境中取食,这使得它们能广泛地利用各种食物资源。
蜉蝣稚虫可以取食水中的有机物质,能转化吸收水中的磷和营养物质,并通过羽化后由成虫把这些物质带到地面。因此,它们可去除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污染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蜉蝣稚虫、还有石蛾幼虫以及腹足纲的软体动物等,它们可大量取食水底植物(这些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也是水生生态系统或水底生态环境的破坏者。
蜉蝣是水中和陆上食物链的重要部分,因为它们是很多动物捕食的对象。鱼类可以说是最喜欢吞食蜉蝣的动物了,它们可吞食水中的卵和稚虫、落到水面的死亡亚成虫或成虫。在水中捕食蜉蝣稚虫的还有石蛾、泥蛉、蜻蜓的幼虫、水生甲虫、水蛭(蚂蟥)、龙虾和两栖类等动物。蜉蝣的死亡率很高,捕食者太多是重要的原因。稚虫随时忙碌于躲避天敌而不是取食食物,这对它们的生长发育不无影响。当蜉蝣的稚虫羽之后,等待它们的又是食量更大的广泛的捕食者,如鸟类、蝙蝠、天敌昆虫和其他食虫动物。
蜉蝣稚虫是多种寄生虫的宿主,这些寄生虫包括线虫类、吸虫类等。 有些寄生虫甚至可以改变蜉蝣稚虫的行为,如有些线虫,寄生在蜉蝣体内,可以把雄虫转变为准雌虫,让它们游荡岸边,借蜉蝣之体把自己带出水生环境,以完成其生活史。蜉蝣稚虫还是马毛虫的中间宿主,马毛虫的最后宿主是蝗虫,当蝗虫被马毛虫寄生后,会行为失控,常常蹦入水中而溺亡。
除了南极洲外,蜉蝣是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昆虫类群,绝大多数种类喜欢栖居在无污染的淡水流中。有些海洋中的孤岛上,蜉蝣也可能有分布,它们是通过各种途径(如通过气流、水鸟等)从主大陆扩散来来的。新热带区是蜉蝣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北极区虽然只分布为少数蜉蝣,但它们为了适应近极地气候环境,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高度特化。
此外,蜉蝣的稚虫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十分敏感,因而可应用于水体水质和环境的生物监测。
本节相关术语的中英文对照:
【多普勒天气雷达】Doppler weather radar
【伊利湖】Lake Erie
【桨状鳃】paddle-like gills
【体壁】integument
【普通蜉蝣】Ephemera vulgata
【丝状鳃】filamentous gills
【气体交换】gaseous exchange
【食碎屑者】detritivore
【植食者】herbivore
【硅藻类】diatoms
【摇蚊】chironomid
【网脉蜉属】Povilla
【印巴网脉蜉】Povilla corporaali
【水生生态系统】aqueous ecosystems
【石蛾】caddisfly
【腹足纲的软体动物】gastropod molluscs
【水蛭/蚂蟥】leeches
【龙虾】crayfish
【两栖类动物】amphibians
【泥蛉】alderfly
【生物监测】biomonitoring
【线虫类】nematodes
【吸虫类】trematodes
【准雌性】quasi-females
【马毛虫】horsehair worm, Paragordius varius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最后宿主/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新热带区】Neotropic ecozone
【北极区】Holarctic
1.《【终宿主】专题蜉蝣的生态学简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终宿主】专题蜉蝣的生态学简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3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