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卡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年。虚拟信用卡将是传统信用卡中心寻求变革的一根刺。背后将是银行从产品、服务、营销到管理的全方位商业模式的转变。也是传统信用卡中心向互联网平台转型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支付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方支付机构引领的移动支付服务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业内各方积极采取对策,加大资源投入,开创以移动支付为重点的无卡支付新局面。
一、无卡支付业务发展趋势
EID开创了一种新的在线身份认证模式。随着业务处理向移动互联网的转移,如何更快速、有效、安全地实现客户认证成为移动应用关注的问题之一。
“信用卡+eID”模式是指将电子身份写入信用卡,连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人口数据库,采用先进的基于硬件的非对称密钥认证方法,实现在线身份认证。该认证方案已在12306网络实名购票、网上抽奖、海淘通关等领域得到应用和部署。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将选择具有eID发行资格的发卡商,将eID应用加载到双接口信用卡中,通过提供在线认证服务,提升客户的卡体验。
(2)回归服务源头,创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体验
2017年,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全力打造新版APP——“全民生活”。正式上线是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重要举措。“人人生活”将全力打造集支付、客户获取、营销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平台,满足客户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在支付方面,“全民生活”集成了很多创新产品,如二维码支付、无密快速支付、指纹支付、声纹支付、人脸识别、AR等。在行业应用中,集成了公交卡、ETC、单车共享、团购、通讯等多种高频应用场景。此外,《全民生活》简化了以往信用卡营销活动的流程,用隐形卡为客户带来了看得见的利益,满足了客户线上线下的全景无卡支付需求。
无卡支付业务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将密切关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智能综合支付平台,创造新技术、新服务,迎接无卡支付新时代带来的挑战。
动词 (verb的缩写)虚拟信用卡:无卡支付时代的信用卡创新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支付便利性需求的不断增加,互联网支付逐渐成为主流。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不断创新,虚拟信用卡应运而生。
(1)银行试水虚拟信用卡
毫无疑问,虚拟信用卡的出现是对支付行业的颠覆性变革。2013年4月,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行业首个虚拟信用卡产品“值得信赖”,在互联网行业和信用卡市场引起广泛关注。该产品已在两组中投入试运行。但在试运行过程中,虚拟信用支付业务和当时的合规监管体系需要进行适应和完善,所以当时没有发布产品。
2014年3月,中信银行和众安保险分别联合推出淘宝异付信用卡和微信信用卡,但很快被叫停。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发布的紧急文件《关于暂停支付宝离线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指出,虚拟信用卡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部门将对其合规性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
对财政支付进行审慎监管是各国的做法,也是规避风险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虽然上海农商银行和中信银行最初未能对虚拟信用卡进行测试,但它为在线消费信贷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二)“变相”虚拟信用卡抢占沙滩支付市场
2015年2月,JD.COM推出“白条”;4月,支付宝推出“花白”。两种产品都具有“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消费功能。与此同时,其他消费分期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花”和“白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产品,其实是“变相”的虚拟信用卡;以趣味分期和快速分期为代表的消费分期产品,其实就是虚拟信用卡的“转型”。
2016年4月1日,百度钱包在海外市场推出Monica Pay服务。简单来说,Monica Pay就是通过用户的国内消费数据,形成一张可以在国外市场使用的虚拟信用卡。在出国旅游之前,人们一般需要研究汇率、当地消费水平和计算支付的金额等。有了Monica Pay,你不需要在银行注册,只需扫描一下签证,就可以获得当地折扣最多的八家银行的虚拟信用卡,Monica Pay会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智能选择最优惠实力的信用卡进行结算。
第三方信用支付产品,尤其是消费分期付款产品,因其便利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债务消费的客户群增长了10%。到2020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预计将达到42万亿元,“变相”虚拟信用卡正在迅速切入信贷消费市场。
(三)银行信用卡进入虚拟时代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电子商务平台相继推出了类似虚拟信用卡的消费信贷服务。“柏华”、“白条”等信用支付产品凭借在线消费场景的优势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用户对传统信用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代表的扫码支付已经完全渗透到传统信用卡的使用场景中。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虚拟信用卡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为了争夺信用消费的“大蛋糕”,许多商业银行推出了虚拟信用卡,与第三方信用支付产品竞争。
2014年10月31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率先推出“电子GO卡”。“E-GO卡”申请时需要绑定浦发银行实体信用卡,一分钟即可发放;此卡只支持网上支付。如果使用“E-GO卡”进行网上支付,必须绑定支付宝或微信钱包等移动支付工具。2015年9月,中国银行推出了“中国银行长城电子支付卡”,该卡采用HCE技术,以中国银行信用卡品牌客户(“快乐生活”、“中国银行轻松业务”)为平台,结合了动态密钥、支付令牌、云认证、NFC等新技术。它通过云服务器与客户端交互,在客户端完成数字信用卡发放、密钥下载、认证和近场支付。“中银长城E闪付卡”在申请时也需要绑定到银行的实体信用卡,支持线上线下支付。当电闪支付用户在线消费时,在客户端打开“中银长城电闪支付”的“我想支付”页面,轻闪POS非接触式读卡器附近的手机,发出“嘟嘟”声,完成支付。2016年1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推出首张具有切换功能的虚拟信用卡——“龙卡E支付卡”。所谓的切换功能允许持卡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禁用和启用该卡,或者在限额内设置自己的交易限额,以启用交易提醒功能。
2017年,农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也相继推出虚拟信用卡。“电子信用卡”是中信银行继2014年与支付宝、腾讯合作,试图推动虚拟信用卡被“叫停”后的又一次尝试。这四家银行的虚拟信用卡只能用于网上交易。如果是线下支付,还需要绑定支付宝或者微信钱包。申请时,农业银行的“信用币”和平安银行9月18日推出的“无卡”不需要绑定到我行实体信用卡;交通银行的“移动信用卡”和中信银行的“电子信用卡”在申请前需要绑定到我行的实体信用卡。
广发银行的“极客卡”是由“人脸识别+电子签名”激活的虚拟信用卡,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用户可以申请卡,但是批准的概率比较低。2017年9月22日,广发银行正式发布大学生专属虚拟信用卡“饭否儿卡”,为大学生提供定期、便捷、新潮的信用消费体验。从大学生对时效性的关注出发,该卡采用“即时申请、随时可用”的虚拟发卡模式,可在申请当天使用。此外,该卡还专门增加了网上消费点数功能,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的信用消费需求。
银行根据情况推出虚拟信用卡,直接面对“鲜花”和“白条”,显示了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寻求变革的决心。虚拟信用卡的引入不仅满足了银行账户虚拟化的需求,也是银行挑战电子线下支付的必然选择。虚拟信用卡的推出,意味着信用卡开始进入虚拟时代。
(4)虚拟信用卡迎来发展的春天
不可否认,虚拟信用卡确实有实体信用卡没有的优势。首先,用户外出时不需要携带多张卡片,更加方便;其次,虚拟信用卡可以在支付环节使用扫码支付或者NFC支付,降低了卡被复制的风险;第三,虚拟信用卡在网上购物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海淘。此外,虚拟信用卡也大大降低了银行在制卡等环节的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快速识别用户身份的真实性,信用状况是否符合要求,确定信用额度等。,是银行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中国信用卡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年。虚拟信用卡将是传统信用卡中心寻求变革的一根刺。背后将是银行从产品、服务、营销到管理的全方位商业模式的转变。也是传统信用卡中心向互联网平台转型的重要标志。
随着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传统信用卡越来越具备虚拟信用卡的一些特征,虚拟信用卡与实体信用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虚拟信用卡代表了无卡支付的新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对在线消费信贷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虚拟信用卡产品是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成功探索和未竟创新”,但随着身份认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互联网+”的不断深入,虚拟信用卡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来源|中国信用卡杂志
1.《中国信用卡 中国信用卡进入下半场 虚拟信用卡或成新趋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信用卡 中国信用卡进入下半场 虚拟信用卡或成新趋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7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