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和哲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在国外一般被认为是诗人,很少被认为是哲学家,但在印度他们往往是一样的。他的诗包含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观点。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给上帝的礼物,他自己就是上帝的追求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般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视为圣人。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泰戈尔的诗。维尔福·欧文和威廉·巴特勒·叶芝被他的诗深深打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迦利》(意为《天路历程》)翻译成英文,并因此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简评
读泰戈尔的诗,要用心、精读、用心、用情感、用大脑。做到“读、感受、理解、交流”四位一体。首先要全面了解泰戈尔的生平和创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一字不差地“细看”他的诗,毫无保留地把心放在泰戈尔的诗里,把情感融于其中。
读泰戈尔的诗,要学唐朝诗人吕延让:“唱一个字,断几个梗。”泰戈尔诗歌中的情感和哲学是无限可解读的,意义深刻但层次分明。因此,在阅读时,我们应该反复练习泰戈尔的情感起伏和选词过程,以准确、恰当地把握泰戈尔诗歌的情感丰富度和层次意义。以《鸟》中的两首诗为例:
夏天的鸟儿来到我的窗前歌唱,然后飞走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的,只是叹息着飞向那里。
这两首诗中的意象和场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但为什么被泰戈尔奉为经典?
“鸟”和“黄叶”表面上悄无声息,唱着唱着,感叹着,“鸟”聪明自由,“黄叶”安静孤独。这种日常生活安静舒适。但是如果单调的场景反复出现,似乎是在表达作者的厌倦和厌倦。显然,对于泰戈尔的诗来说,这只是一种浅显的阅读体验。如果你深入思考,你会发现这两首诗也应该包含几个意思。
第一层:泰戈尔为什么要把这幅画写成诗?诗人描写的这一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但只有泰戈尔把它写进诗里,成为经典之作。这说明只有心中有诗,视人生为诗的人,才能赋予平凡的人生丰富的诗意。这就是诗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只有热爱自然的诗人才能与自然保持这种密切的关系。像泰戈尔,要培养从平凡中看诗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层:泰戈尔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平凡的生活场景入诗?泰戈尔觉得,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事物而工作,总是逆着自然而活,所以他提醒我们抬头看看蓝天下的世界空和闪亮的星星空。鸟儿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想唱歌就唱歌。黄叶春天发芽,秋天落叶,每棵树和草都有自己的道理。人应该与世间万物共存,却沉溺于功利,迷恋虚荣,早已对自然和自己的本性视而不见。黄叶之叹,其实是诗人之叹。感叹世界的喧嚣是有益的,感叹自然界的一切都让人厌倦了一心一意的歌唱。
第三层:这样的泰戈尔是隐逸诗人吗?这是误读和理解泰戈尔的关键。泰戈尔常常被习惯性地认为是一个隐居的诗人,仿佛他只是一味地唱着自己的歌,远离社会和生活。在这两首诗中,“鸟”是动人的,到处对人歌唱,不贪图回报,象征着给社会上的人带来幸福和美好的人;《黄叶》生活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似乎顺其自然,只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并没有给别人带来任何积极的影响。泰戈尔是“鸟”的诗人。他一直关注人类世界,积极倡导改革,以改变印度和世界的不公平现实。他公开谴责日本侵华就是一个例子。金刚这个耀眼的形象与他沉思的哲学家形象并不矛盾。
第四层:泰戈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什么?两句短诗其实凝聚了泰戈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泰戈尔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在泰戈尔看来,人的尊严和卑微不在于社会地位,而在于是否有一颗爱别人的心: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即使只会唱歌,只要爱别人,就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如果你只想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自私自利,不给别人带来好处,即使你身居高位,在这个世界上还是会孤独的。这样的生活毫无价值。这是典型的泰戈尔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他的人生态度,是他一生坚持劝世的价值观。当然,这也是理解他诗歌的关键。
1.《泰戈尔诗选 【中考名著阅读】《泰戈尔诗选》知识梳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泰戈尔诗选 【中考名著阅读】《泰戈尔诗选》知识梳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9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