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朱宁宁)今天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报告受到了分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是一项紧迫任务。报告方向明确,目标明确,发展措施可行。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常委都关注过同一个问题——农村人才建设。
委员杜玉波认为,建立现代农业体系需要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专门人才和农业从业人员,即新型农民。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和保障,支持相应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发展,并根据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需要,鼓励建立或创建相应的学科和专业。特别是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与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的职业院校,坚持产学研结合,推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农村首先缺乏人才。"委员邱勇指出,现代化最难的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有赖于教育现代化。比如他说云南某村91%的贫困户都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8%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因为受教育程度低,下一步淘汰穷人越来越难。“人才和文化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发展。比如盲目选择农作物产品,看到某一种农作物卖的价格很好,第二年大家都去生产,结果价格下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我们必须真正在农村开展基础教育,同时普及农民文化教育。"
“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陕西有个扶贫点,这几年变化很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归国青年企业家回去带动村子的发展。”专员熊说:
王专员还认为,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边境农村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最缺乏的不是资源,也不是市场,而是人才。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非常焦虑。”他建议应该更加努力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培养人才。各级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要增加定向生招生名额,在考试和录取上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
“从宏观上看,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观念和能力与现代农业发展仍有一定差距。“两高一低”的特点导致其生产、经营和方法比较保守。农业和农村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在其生产和生活中不够突出。”邓丽委员指出,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增加农村妇女的培训机会,使她们能够更好地提高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能力,适应现代农业。
邓丽说,一些调查显示,农村妇女主要从事传统种植,而较少从事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整合刚刚开始。“农民,尤其是农民主力反映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如果不把这些农民的能力、意识和整体素质作为突出问题来处理,从工作的角度来看,他们仍然缺乏重要的长期基础支持。”。
1.《农业人才 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人才是关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业人才 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人才是关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4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