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豫皖边区三年的游击斗争历史中,孕育了一支特殊的武装特遣部队——“便衣队”。他在同红军主力作战的同时,为了坚持地方斗争,镇压反动派,打击分散的敌人,掌握了地方政权,藏在群众中,掌握了武装力量。“便衣队”是党组织和红军在边区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伟大创举,为我党我军今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便衣队诞生于艰苦的革命环境中
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下级政治机构几乎全部被敌人破坏。许多县、区、乡的领导被敌人逮捕,许多党员和群众骨干被敌人杀害。逃跑的反动地主土豪回来骑在人民头上。鄂豫皖边区的革命形势陷入低潮。
郭树声1944年11月28日写的《鄂豫皖便衣队的一些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会继续战斗。”尽管敌人疯狂扫荡杀戮,经济和交通完全被封锁,我们的地方政府被正式摧毁。但是在根据地还是有很多县区领导,乡镇长,村干部带着武器,四散躲藏。这些人“不怕苦,不怕死”,出没于自己的村庄,仍然和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日日坠,夜日不坠,夜不坠”的形式与敌人作战。
在敌后白色恐怖的掩护下,1933年7月,中国共产党率先成立便衣队,转入“地下”开展对敌斗争,很快发展到9个乡镇,每个乡镇有一个便衣队。便衣队结合了党、政、军的职责,既是地方党委或支部,又是地方政权和军事组织。便衣队员少而精,从十人到三五人不等,携带短枪匕首进行活动;玩家基本都是本地人或者长期活跃在本地。他们熟悉人们的感受和地形。他们是战时的士兵,通常是人。他们来去匆匆,所以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但最容易发现敌人,善于避敌之长,攻敌之短。当时的安徽省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鄂东北游击总司令充分肯定了这种对敌斗争形式,表示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并专门为便衣队举办培训班,向鄂东北各县宣传这一经验。鄂豫皖省委书记在1933年11月10日向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便衣队是“一种极其适合的游击武装方式”。“要建立白领导下的群众工作和秘密组织工作,最有效的是发展便衣队的组织”;“现在最有希望和最重要的运动是便衣队运动”,省委“决定动用党、苏联、红军和游击队的全部力量发展这种武装形式”。
前国民党的李发来消息,新四军便衣队约500名不明身份的男子
便衣队在与敌人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发展壮大
1934年10月,红二十五军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进行战略转移,只留下83名党员驻扎在红安北区根据地。鄂豫皖边区的斗争形势更加严峻。人们常常担心“红军什么时候回来?”“你什么时候出来?”在紧要关头,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会根据省委指示,集中红二十五军西征鄂东北后留下的部队,于1935年1月改组红二十八军,坚持在边区进行革命斗争。大别山红旗再次高高飘扬,边区人民欢欣鼓舞。
蒋介石坐不住了,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冲上去包围、追击、阻挡、拦截重兵,企图把我的新革命武装扼杀在摇篮里。红18军一度难以立足,按照毛主席“强敌追击,原地打转”的方针,采取蘑菇战术。斗争的实践使红军深刻认识到“便衣队是对敌斗争中强大而重要的力量。它可以完成一些主力无法完成的任务。已经成为坚持老区、开拓新区的重要力量。它是党和红军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主力红军的左右手,是插入敌人心腹的利刃。”
1935年2月官庄与官庄之战后,皖西反动势力暂时处于群龙无首、各奔东西的状态,有利于便衣队的发展和新根据地的创建。鄂豫皖省委和红18军趁机派一批干部和骨干到地方,一个掩护伤员,同时大力做群众工作,组织动员群众,成立农民团体,发展便衣队,联系分散在各地的党员,恢复党组织,建立隐蔽的立足点;领导农民团体或协助地方便衣队打击坏分子,镇压反革命,打击反动地主、土豪,分粮分货,使这些农民团体和便衣队在斗争中锻炼,在风暴中成长和发展。
1935年7月,鄂豫皖边区省委和红28军在千山剑家河召开干部会议,充分讨论了便衣队的工作,肯定了便衣队的成绩,进一步明确了便衣队的蓬勃发展。1935年12月周琦三角山会议和1936年1月麻城三河口会议后,边区省委和红28军进一步加强了对便衣队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从此,我在鄂豫皖边区的便衣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记载,到1936年夏,皖西已有9支百人以上的便衣队,不少便衣队也从山区发展到平原。当时以大岗岭为中心的队伍已经发展到刘阳河、陶家河、唐家河、莱邦河、石门山;岳西小河南第五支队发展到沙生河地区,火树交界的黄泥番第七支队发展到磨子滩、毛坦工厂等地区。豫东南发展最快,21个便衣队200多人。黄冈除了原来的鄂东北红安九支队外,又新发展了两支便衣队,工作非常迅速。便衣队经常带领群众打土豪分发粮食,掩护和营救红军伤员等。因为当地富裕,便衣队给红军主力大量补充。在三年游击战中,很多便衣队也崛起,壮大成了第28军。在大便衣队的带领下,当地农民也组织起来发展小便衣队,一般不脱离生产。
到1937年,我在鄂豫皖交界地区,东至合肥、安庆,西至樊城老河口、湖北,南至黄梅、广济,北至河南黄川、信阳,有便衣队100余人,几乎分散在县、区、乡,形成了攻敌奇观。
便衣队在边区游击战争中逐渐成长为战略铁拳
敌人对我便衣队的迅速发展感到震惊,采取了加强护甲、移民乡村、与五户人家坐在一起、暗中刺探、搜查、烧山等一系列恶毒手段,企图消灭我便衣队,孤立红二十八军,以彻底破坏我革命根据地。1937年夏天,国民党军队在大规模“清剿”的时候,在太湖、千山搞“滚石绕山”。一是一群人占领山头,在山脚下围上一两个营,从山上滚下石头,让便衣队员无处藏身;在洛北孝道,进行“火搜”,动用数万人砍伐了所有的森林。主要路口都被部队占了,晒了两天就点起了火。当火被点燃时,便衣队员不得不逃跑。当火又跳又滚的时候,他们把行李包好,逃离了大火。
但经过长期残酷的斗争,便衣队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生存和斗争能力大大增强。红28军在外圈领敌,便衣队穿梭于敌内线。敌人知道他的存在,但他无能为力。群众非常支持便衣队。1937年“大清”期间,千山某支队11人逃出8人。国民党搜山烧了整座山,真是可怜。他们绕着围栏慢慢爬,用砖头(暗号)砸普通人的房子。普通人不点灯,偷偷开窗,用绳子把米挂起来。当时反动派天天盯着。在夏青区,普通人给便衣队员送鞋,但是沙坑堵得很厉害,于是提前预约,换上新鞋,在某个地方脱鞋,让便衣队去接。他赤脚回来了。吃饭也是如此。下田只允许一个人带饭,普通人给便衣队员送饭。
同时,便衣队的斗争方式更加灵活和巧妙,往往将军事打击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相结合,以争取敌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很多便衣队打破了地域界限,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村庄。相反,他们加入了乡镇,甚至跨越了地区和县。便衣队和便衣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打击当地反动势力。便衣队的任务也在增加。他们不仅做群众工作,掩护伤病员,争取粮食,而且镇压反革命,稳定地方秩序,为主力红军侦察敌情,收集和传递情况,准备物资,扩大新兵,建立小修理设施,服装厂,建立后方基地。他们经常配合主力红军,拉出敌人据点,打敌人碉堡等。,并逐渐发展成为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的战略。
詹华雨写了关于便衣队存在和发展原因的材料
皖西便衣队在红二十八军的支援下,经常镇压反革命,打击反动地主、绅士,分发粮食。久而久之,当地的地主富农怕死,被迫联系我的便衣队,主动给我红军交军粮。然后革命税收政策确立,地主收多少房租,红军家庭不交多少房租,由便衣队决定。甚至选择常、联保主任等。提前向我的便衣队寻求建议。结果,一些农村政权实际上被我们的便衣队控制了,建立了一些小据点和游击区。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赤城便衣队也为坚持根据地斗争和配合主力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个便衣队是由80多名工人组成的纠察队留下的,他们是在1927年杨山煤矿总罢工期间组成的。他一直在赤城县委领导下成长,后来改名为上北队。在以金刚台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游击区已经发展了数百英里。起初他们习惯于武装打土豪,争粮护村,控制地方政权,利用地方联保主任怕死的心理,或者争取开明绅士的中立,夹住国共基层政权于敌我之间,为红军主力筹措粮食,打开封锁。1935年秋以后,随着实力的增长,他们经常与红28军合作,打敌堡垒,拔敌据点。仅1936年10月和11月,敌人就利用弃山守城的机会,协同红28军,拉出敌堡垒60余座。
毛主席说:“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来看,人民的游击战争和红军的主力是互为左右手的。只有红军主力,没有人民的游击战,就像一个独臂将军。”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没有便衣队的配合,仅靠红28军主力是不可能赢得持久斗争的。可以说,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是人民战争的生动历史,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是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在这一地区的伟大胜利。
作者:湖北省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微信官方账号期待您的关注!
1.《便衣队 活跃在鄂豫皖边区的便衣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便衣队 活跃在鄂豫皖边区的便衣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5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