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都是长沙晚报记者黄奇青拍的
据工地考古项目负责人孙明介绍,2017年2月,为了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市北部开福区的一处工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在调查中发现了一批古墓和水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7年2月起,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系统的考古调查和探索,截至目前,已发现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墓葬150余座,少量古井和一处建筑基地遗址,发掘墓葬100余座,出土了大量陶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这100座墓葬经历了战国末期、西汉、东汉、南朝、隋唐、明清。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墓葬60座,均为带有竖孔的中小型矩形坑。墓室是直墙平底。随葬品以青铜陶礼器为主,以鼎、盒、壶组合最为常见。有的墓埋有青铜剑、铜镜、琉璃墙、泥“影”等。墓葬年代主要在西汉,部分墓葬的年代可能早在战国晚期。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墓葬有10余座,包括长方形土坑墓和砖室墓。墓葬规模较小,部分墓葬中有少量鲍彤开元时期的青瓷碗、青瓷壶和铜钱。明清时期的墓葬有20多座,都是狭长的小竖孔,沿南北方向并排分布。一些墓葬的底部还残留着几口棺材,随葬品也很少。
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地已发现六组墓葬,均为带有竖孔的长沙形坑。坟墓是两个一组排列的,形状和大小相似,应该埋在夫妻不同的洞里。随葬品大部分放在墓底侧,部分墓放在头部龛位。这些墓葬的发现和发掘,对于我们研究长沙的发展历史和古代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可能到处都有古墓
柳城桥社区居民住宅的天井是一座楚墓
2000年初,由湖南省、长沙市考古学家撰写、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高主持的《长沙楚墓》一书,曾震惊中国考古界。长沙是楚国南部重要的都城,是通往南海的门户。长沙楚墓记录了长沙出土的2048座楚墓,可谓是出土时间最长、数量最多,自然成为楚文化的“标尺”。
17年后,历时13年,由高主持的长沙汉墓编纂完成,记载长沙汉墓约2000座。只是在这本卷帙浩繁的书完成的时候,这位前高级馆长已经成了一个可以拄着拐杖旅行的“高老头”。从事考古工作一辈子,长辈们最关心的还是长沙那些还埋在地下的古人和文物。
“从马王堆到杨家山,从王城坡到天马山,长沙市有26座地下古墓!”的确,那些为市民所熟知的地名埋葬了市民们从未听说过的王子和王侯。除了少数被挖掘和出土,更多的被考古学家变成了古墓编号。
“这个项目是2002年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涉及长沙1952年以来的几千座汉墓。省博物馆收藏1980年以前发现的墓葬约1900座,长沙博物馆和长沙考古研究所负责收藏1980年以后新发现的墓葬数百座,共计2000多座。”
参与整理长沙汉墓的长沙考古研究所所长何说,汉代长沙的中心在现在的武夷广场,大致范围是南面的解放路,北面是靠近少年宫门口的中山路,东面是蔡锷路,当时是湘江东岸的西墙。“这是一个离方圆大约500到600米的小镇。古代称之为‘临湘城’。这样的面积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大。在众多诸侯国中,长沙只是一个贫穷弱小的国家。”
古人选择埋葬地点,更喜欢风水好的山丘。河西不用说岳麓山、天马山、桃花岭还保留着一些山的风貌和地名,而河东除了沿河有一条狭长的冲积平原外,原有地貌多为丘陵,“皆宜葬山”。
清末民初以前,长沙河东南北方向的山脉主要是柳城桥和天心阁,被称为“龙符山”;东西走向包括小武门、清水塘、袁家岭、五里派、柳城桥、黄泥横、窑岭、杨家山、天心阁、知子岭、长岭、左家塘、阿米岭。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城市的扩张,这些山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山上的汉墓也在建设过程中陆续被发现和发掘。可以说,当时除了市中心(现在的武夷广场)之外,没有汉墓,楚墓和汉墓可以在曾经的主要山脉和今天的长沙山脚下随处可见。
6月7日,记者在柳城桥小区一户人家家里看到,他家的天井是一座楚墓。“文物部门的人会定期检查。原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古人的墓地里,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感觉很自然。”这位居民告诉记者,他曾听文物部门的人说,这座楚墓应该埋葬一位大官员,但没有人能在挖掘前告诉他是谁。
每个坟墓都是一个谜
有无穷无尽的故事要讲
在数以千计的汉墓中,规格最高的无疑是长沙王皇后陵园。无独有偶,长沙发现的26座王陵都位于河西,分布在湘江沿岸的低山丘陵上,与当时的都城临湘市相隔。
“可能是长沙王更早被南方选中,然后慢慢逼近北方,形成了一个由南向北的陵墓。”然而,有些人不同意这种解释。古人把人的死叫做“归西”。"古人会选择居住地西侧作为墓地区吗?"当然这只能是猜测,为什么26个长沙王陵都在河西,也只是个谜。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封开国功臣吴锐为长沙王,长沙在汉朝延续了200多年。
《汉代长沙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的作者何指出,汉代的都城长沙位于临湘(今长沙),辖整个湘黔赣桂粤等省,是达汗帝国的前七个诸侯国之一。于是长沙从一个一般的地方政权一跃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王国,作为一个国家行政区的中心,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汉长沙被十三代十四王统治了二百多年。其中,吴的长沙国历有5代5王,刘的长沙国历有8代9王,马王堆二号汉墓主人李沧为长沙丞相,马王堆一号汉墓主人辛追为李沧夫人,贾谊为长沙王吴第五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省市文物部门先后发现了7座汉墓和长沙王墓。新世纪以来,长沙市文物部门共调查发现19座大型汉墓。目前在汉代长沙发现的墓葬有26座,主要分布在湘江西岸从南面岳麓区天马山到北面望城区玫瑰园的低山丘陵地带。它们可分为四个区域,即南面以岳麓区东山、北金城遗址为起点的孤山区,北面以望城区玫瑰园为起点,西面以王鸥路为起点,东面以阴山路为起点,汉代墓葬15座,城址1座。望城区代公庙区有2座王陵;岳麓区仙家湖地区有5座王陵;天马山地区有4座王陵,分布在天马山、凤凰山和牛头岭。在上述汉代长沙墓葬遗存中,尚有24座墓葬和1个城址。
有人要问,吴和刘,姓长沙的王,加起来只有14个。为什么有26座坟墓?他徐红说,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国王都有一个皇后,“而皇后的墓地不比国王的墓地少,这可能与汉代的厚葬文化有关。”同时也说明汉代女性的地位很高。
每个坟墓都是一个有着无尽故事的谜。6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仙家湖西侧的渔阳皇后墓。现在,空废弃的墓中心只剩下一个超大的土墓坑。
长沙豆壁山皇家墓葬出土玉器。
这座墓是五座出土墓中保存最好的。1993年,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2000余件。据文物考证,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武皇后长沙,很可能是嫁给长沙的一个西汉皇帝的妹妹,所以又叫渔阳公主墓。“谁是女王?是谁的公主,史书上没有字。”
当年拆土的时候,渔阳墓的完整画卷曾经让考古学家大吃一惊。“倾葬”是西汉时期的一种葬法,专属于帝王将相的墓葬,在汉代最为常见。"根据埋葬方式确定她是公主." alt="长沙汉王陵 长沙城地下古墓纵横,汉代王陵就有26座!网友:情不自禁抄起洛阳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