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可以说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集文学、宗教、科学、哲学等思想于一身的“巨著”。这真的是《道德经》最后一部作品了(唯一可惜的是字数太少,可能是屈原太忙没时间救楚,没心情写)。它之所以没有被广泛传播,即使现在被提及,是因为
以下是对作品《JIU歌》的详细说明,以及它为什么伟大?
顺便说一句,读完屈原的《田文》,你一定会佩服这位老前辈的“慷慨激昂”,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感。
这远比我们上学时学屈原的诗,或者在端午时想起有这样一个“圣人”,要深刻得多,因为这两个形象,一个诗人,一个爱国者,都是“前辈”,甚至某种程度上,单单从这两个方面“解读”屈原,就大大“贬低”了屈原。
说实话,从《田文》这部作品可以看出,屈原其实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1、《天问》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田文》是屈原作品中的第二首长诗,共374句,1553字。
是的,你说得对。是一首1500多字的诗。当然也可以说是随笔。毕竟屈原(约公元前340-278年)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当时的文学形式与现在大不相同。
《田文》现在被一些学者称为古今罕见的奇文,因为它描述了“天地万物”等一些博大精深的内容,包括对“天地”、“宇宙”、“人性”、“道德”、“自然”等的“拷问”。这些问题在当时,甚至是现代的,
另外,在屈原的众多作品中,“田文”是最难理解的。由于语言的原因,有些词在诗歌中的含义与今天大相径庭(这也是屈原的诗在现代人看来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句子长不要紧,可以当做现代散文诗)。
但遗憾的是,屈原的诗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非常深奥晦涩,根本无法理解。就像“田文”一样,很多句子都像“天书”,名副其实的“田文”。
比如《田文》里有两句话“该抓基德了,该当臧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它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这是不恰当的。
后来,晚清学者王国维发现“贵”即王海是殷人的远祖,嵇是王海的父亲,从而解开了困扰学者们几千年的“谜团”。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海继承了父亲的道德,以父亲为榜样。
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主要是因为诗词中引用的典故和历史故事由于历史久远已经失传,很难考证。
所以,简单来说,《田文》是一部类似于《道德经》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但却非常“难读”!
2、《天问》主要“问”了什么?田文有170多个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自然宇宙”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
在自然宇宙中
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混沌天体”、“日月星辰”、“地理构成”、“鸟兽草木”等。
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很久以前,人类刚“诞生”的时候,是谁创造了文字,教会了我们说话,假设天地本来就是一团乱麻,有没有人亲眼看到?怎么研究?
这是屈原关于人类起源和天地起源的问题。
也是对人类文明起源和宇宙起源的探究。
说实话,我们现代人还没有“理解”这两个问题。虽然找到了一些证据,但真相还是“未知”,更多的是一些假设和理论计算。
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似乎很“普遍”,但在屈原的时代,大家都信奉“天”、“命”,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女娲娘娘是怎么捏的,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是怎么用斧头劈开的,无论你有什么困惑,这些神话故事都能给你一个完美的解释。
在屈原的时代,甚至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有没有瘟疫,有没有灾难,都用“天”来解释。
屈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他是在“质疑”这些神话和“天堂”。这种精神是超越时代的,需要勇气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把屈原看作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诗人。
当然,后面还有很多问题要问。
比如“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日月胺属?列星安列?”、“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靡薄九衢,臬华安居?”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大概问了几个问题:“天上的星星是怎么排列的,和黄道是怎么对应的?”“当时他们以为月亮的失去就是死亡,四舍五入就是重生。屈原问这是怎么投胎的。是嫦娥的仙药吗?”“日月靠什么支撑?当时我还不懂万有引力。事实上,即使我们现代人理解重力,我们仍然不明白这种力在宇宙中来自哪里。目前的研究还发现,它非常复杂,不仅仅是引力。总之我还没想明白。"
其实用一个孩子的思维去“还原”当时屈原的问题还是挺好的。就像你在给你的孩子讲我们传统的神话一样,你的孩子心里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你可以很容易的用现代科学给你的孩子解释。然而,在屈原的时代,这些问题都是深刻而无法解决的。
如果说问宇宙只是出于人性(如上所述,其实现在懵懂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不足以体现屈原的伟大,那么田文后半部要问的“人类社会”,就是屈原思想的“光辉之地”!
在“人类社会”部分,屈原主要问了一些关于“君臣矛盾”的问题,大概是,为什么最后要受到惩罚,为什么忠臣惨死,残暴的国王终于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总之他想问“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消息?”“为什么上帝这么不公平?”
例如,屈原关注的是一个人物——枪[·gǔn]
鲧是大禹的父亲,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用在岸边设置河堤的障水法,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劳苦功高。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彻底平息洪水灾祸,因此有了大禹治水。一说因鲧与尧之子丹朱、舜争部落联盟共主之位失败而被尧流放至羽山;一说是“尧令祝融杀鲧于羽山”,总之,鲧葬身于羽山,是一个悲剧色彩浓厚的治水英雄。这个人是大禹的父亲。虽然他没有治好水,但他也做出了贡献。在屈原看来,他的结局和贡献都是“不公平”的!
《天问》—“顺域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弛?”、“咸播柜黍,莆薑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大概是说人对治水有贡献,那为什么要处罚?他们应该在玉山监狱关押三年,应该背负“四大罪人”的罪名!
四罪指共工、三苗、鲧和驩兜(欢兜)。流四罪即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古书有记载,且与五帝之中的舜有关,舜的功绩之一就是平四罪。枪也是善良的,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即使最后没有治愈,也不会被视为“罪人”。
所以屈原认为,被舜帝扣押在虞山多年是不公平的。(当然屈原并没有直接表达这个意思,而是用反问的方式问,语气其实更强烈。)
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皇帝派后羿去除掉夏人的后顾之忧,但是他为什么要射河伯,要娶洛水女神为妻?
当然,这些都是神话,很难用“人的思维”来解释。屈原并没有走得太远去探索。他只是想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态和对好人坏消息的不满(因为屈原政治上失意,他是个好人,但没想到会这样!)
除了拷问神话的人物,屈原还拷问了《历史的兴衰》中“贤臣”、“君王”、“奸臣”的不同结局。
比如文王和武王最后推翻了纣王的残暴统治,提出了周朝,留下了一个很长的故事。春秋霸主齐桓公多次加入其他诸侯,签订盟约,相当于维护世界和平。他也是一个“贤惠”的国王,但他死后60天还没有下葬,他的身上生了蛆。
一部分先贤,如Yi Yin,吕望,管仲,结局都很好,而另一部分人,如Mei Bo,被剁成肉酱挖出心脏,而姬子则以装疯卖傻为生。
有得到好消息的好人,也有得不到好下场的,更多的是在折磨人,而不是把这些人放到“国家兴亡”的大环境中。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屈原生活在一个诸侯国名义上都是周朝的时代,所以没有“国兴亡”这种说法,楚国可以亡,周朝却不会亡(这是历史的局限性,屈原能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有这样的酷刑,已经很了不起了)。
最后,屈原自然想问一问“楚国”。他说历史上楚国也很强大,但也有衰弱的时候。比如伍子胥率领吴伐楚,攻破郢都,就是为了给一个警告。
最后,屈原还说奸夫贼子无所不能,上帝不会惩罚他们,所以不要执着于天道,因为人心更可怕!
这基本上是屈原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可以远离“天”,更注重人的作用。也是屈原思想超越时代的地方,因为当时的人以为一切都是命,没有看到人的作用。
3、《天问》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一、哲学思想的启示
《田文》中有许多关于“宇宙”和“自然”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对“宇宙学”、“天文学”、“地理学”和“自然科学”等现代学科有所启发。
但由于当时人们的技术手段,这些问题只能用“哲学”来解释。
其实有很强的“道家思想”。如果屈原朝这个方向研究,很可能会写出《论自然》等哲学著作,这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甚至会创立自己的“哲学学派”。
其实后世也继承了屈原的精神。比如生于屈原之后,后立楚兰陵令的荀子,有《天论》,汉代王充有田甜,柳宗元有《天说》,刘禹锡也有《天论》。这些都是大胆探索宇宙万物奥秘,提出自己思想体系的“圣贤”。
屈原并没有继续研究这些哲学问题,但作为一个敢于质疑和“呐喊”的人,在他那个时代已经很了不起了。
二、历史的记录和传承
田文记录了许多历史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与我们现代的版本不同。毕竟很多东西都会因为年龄而失去。
如果屈原能写下这些历史典故,包括神话的故事,那就相当于是我国的一部史诗,对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西方看荷马史诗,为西方学者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荷马史诗也是古希腊和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 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总之,一个有史诗的民族,会让自己更有文化。史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就像《红楼梦》一样,很多人研究的不是他小说的内容,而是当时封建家庭的礼仪、家庭制度、日常生活。这相当于用“相机”记录了至少当时封建家庭的日常生活,是非常生动的史料。
可惜屈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做到这两点。这可能是因为屈原的主业是“政治家”而不是“文学家”,他的国家正在走向灭亡,所以他才有心情为你写史诗。
总结:公元前304年,秦楚缔结“黄棘联盟”,主张联合反秦的屈原被驱逐出杜英,流放到北汉。田文是在北汉屈原被流放期间创作的。
屈原出身好,官做得大,属于楚国的“贵族阶层”。如果楚国灭亡了,对他的影响会很大,所以屈原的爱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这并不否认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
屈原爱国爱民,非常爱自己。但作为“政治家”,屈原的治国理念是“美国政治”。
屈原“美政”理想的主要内容是君、贤、臣共荣于楚。君主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受国家。其次,要择善而能驱逐奸夫。此外,修改法规也是他“美国政府”的内容之一。
屈原的“美国政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类似于孔子的“礼治”。是一种复古的“治国理念”,但最终因为不符合历史潮流而被淘汰。
最后,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我们现代的“爱国主义”有些不同。
确切的说,屈原的爱国更多的是一种“爱家”。
因为在屈原的时代,每个人都属于一个国家,就是周朝,每个诸侯国就相当于“兄弟姐妹”。你在楚国打我,相当于欺负我弟弟。
而且,在屈原的政治理想中,他并没有说楚国强大了就会消灭其他诸侯国,也就是说他没有统一全国的思想。
楚是我家,秦是你家。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照顾自己的家,在假期看望自己的父母,周朝国王。
因为按照祖传的礼制,诸侯国都是周朝的“子女”,重要的事情父母说了算,其他内部管理,“子女”可以自己做主,所以屈原能有这个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屈原和孔子一样,希望回到大周刚刚建立时的过渡状态。诸侯国太平,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没什么事,他们可以写诗,搞艺术。
然而时代不同了,周早已名存实亡,而屈原却在楚国灭亡之后死去。
楚是屈原的故乡。看到“家亡”、“家亡”,屈原更多的是一种“家痛”。
但不能怪屈原。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爱国”和“爱家”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常说“家国情怀”,也就是说爱国和爱家其实是一条线上的。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都不爱了,他会爱国吗?
所以屈原的爱国主义,表面上真的只爱自己的楚国,比起今天有点狭隘,但是屈原的时代没有统一的国家。如果屈原生活在一个统一的朝代,他会像爱楚国一样爱全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记得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说了这么多,相信应该可以更接近屈原了。
如果楚国没有灭亡,屈原可能会继续他的诗歌创作,无论是研究哲学还是写史诗,我相信都会给我们留下更多辉煌的作品。
但是,历史上没有如果,除了可惜,只能是可惜!
1.《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 如何理解屈原的《天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 如何理解屈原的《天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8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