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图片二维码。
13日,记者从哈尔滨市行政服务中心了解到,哈尔滨市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与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密不可分。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国有立法权的城市取消所有市级自行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为区域经济振兴发展增添了动力引擎。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精简机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哈尔滨市政府率先推进以优化办公室配置、创新管理体制为核心的“大办公室”改革,创造了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今年一季度,哈尔滨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哈尔滨用大办改革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借助政府系统的“瘦身力”,公务员的“健康行为”得以获得。
据行政服务中心管理部康寿龙主任介绍,早在2013年,哈尔滨市就开始补充完善部门“三项规定”,并实施政府部门职责清单管理,首次建立了相对系统完整的政府部门职责清单档案。按照法律层级,细化法律、法规、规章等条款清单,确保权责清单统一规范。在拆分提炼到“独一无二”的基础上,行政权简化了52.5%。形成一份4765权力的清单,公之于众。部门各行政权力要落实责任,明确权责关系,实现权责的一一对应和深度融合,对行政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建立“问责局面”,并予以落实。2015年,1,311名不作为或行动缓慢的公职人员被行政部门追究责任。
全面清理232项原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保留151项,取消81项;重新确认156项中介服务收费审批,建立中介服务项目和收费项目,实行分类规范管理。对承担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职能的18家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调研论证,制定了“红顶中介”脱钩改制工作方案,推动了12家事业单位的脱钩改制。重新界定了部门对中介组织执业行为的监管责任,全市602家中介服务机构的名称、业务范围等信息全部公开,建立了“政府部门联动、行业协会自律、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体系。
企业登记管理办公室主任姜晓迪告诉记者,政府部门多头管理、推诿扯皮、职责重叠、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抵消了改革红利,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收益感。因此,哈尔滨市政府下定决心“移神退庙”,率先推进以优化办公场所配置、创新管理体制为核心的“大办”改革,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行政效率的“症结”,营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于部门审批职能分散,企业需要经过很多“门槛”。因此,按照部门审批职能集中在一个办公室,一个领导负责审批工作的原则,承担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职能的办公室由172个减少到32个,负责审批工作的领导由97个减少到32个,分别减少了81.4%和67%,大大缩短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走廊”,审批速度不断刷新。改革中,审批权与监督权分离,事后监督得到提升。总共有130多个办事处剥离了审批职能,300多名工作人员离开审批岗位,转向事后监督。通过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管理机构精简70个,涉及人员273人调至业务处室,服务企业效率也明显提高。
2013年以来,哈尔滨市政府不断推进简政放权、行政管理一体化、服务优化,将政府不应该管理的事情交给市场,让市场在自己能发挥作用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拥有更大的活力和更大的空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专项清理,对与企业、农业、民生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逐项清理。停收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53项,市级、区县(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分别由137项降至84项和87项,年减收2000多万元。哈尔滨成为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行政收费最少的城市。
1.《哈尔滨加速度 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大处室“加速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哈尔滨加速度 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大处室“加速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1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