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作照

前面有两个主要问题

这项工作很难进行

1963年,张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分配到北京第二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工作。由于工作出色,青年张受到学校领导的青睐,转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不知不觉中,张在大学工作了21年。1984年,组织找他谈话,请他到宣武医院工作。

“我很尴尬。”张说,他毕业后从来没有在医院工作过20多年,也没有什么经验。现在他突然想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工作。做不好怎么办?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怎么办?张准备迎接的挑战。

"宣武医院当时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张表示,由我国神经外科先驱教授创办的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是我国早期神经外科基地,也是培养神经外科人才的摇篮。之后在王中成院士的带领下,迅速成长为一名影响力极强的神经外科医生。但1982年王中成院士调任天坛医院任院长,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整体迁至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原有的5个神经外科病房,有4个已经搬走了,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甚至带着人和设备搬走了,连科研设备都剩不下了。结果,宣武医院陷入了“无重点、无特色、无研究设施”的尴尬境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医院改扩建的机遇期。该市所有主要医院都在进行重建和扩建,但宣武医院没有基础设施项目。原因如下:一是认为医院太小,不能扩建空间;二是失去重点学科后,没有新的发展方向,无法申请立项。两个难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让刚接手宣武医院工作的张非常苦恼。

1984年12月,张在宣武医院参加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从调查研究开始

制定医院总体规划

张认为,要改变医院的面貌,就必须对医院进行改建和扩建。进行改扩建,首先要改变医院占地面积小,不能改扩建的心态。

他组织了一个小组对医院的占地和原有建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绘制了医院的“现状图”。认为医院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总面积90亩,包括篮球场和中药仓库。许多地区被浪费和忽视,如果规划和利用得当,这些地区可以扩大。在此基础上,他邀请市卫生局基建处、市计委、市计委的领导和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医院改扩建的总体方案。按照这个规划,经过改扩建,可以新增营业用房3.1万平方米。张说,考虑到当时的实际需求,正常的医疗工作在施工期间不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改扩建计划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拆除小礼堂和周围零散的平房,建设一个包括职工食堂、营养食堂、多功能厅在内的食堂建筑。第二步,拆除原有营养食堂及周边零星建筑,修建老年病房楼。第三步,在教学楼前修建临时挂号收费室,拆除原有低矮的门诊大厅,新建门诊楼和科研室。

1986年9月19日,张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奠基仪式上讲话

抓住历史机遇

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

当时中国人口刚刚开始出现老龄化迹象,没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机构。为此,1984年7月7日,卫生部、市政府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向国务院报告了《关于在北京市设立老年医院的请示》;8月3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报告了《关于建立老年医院的意见》。

宣武医院领导在获得上述信息后,认为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提出建设老年医院,开创医院发展新路子。

为此,医院立即做出了一系列紧急应对:8月,医院召开了由专家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医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认真分析国情、市场条件和医院条件的基础上,统一了认识。9月10日,以老年医学研究为特色的综合医院发展新思路初步形成。同时,制定了《老年医院建设的初步设想》、《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宣武医院发展建设规划》、《关于在我院设立老年研究所,把我院建成以老年防治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的报告》。报北京第二医学院审批后上报卫生部、中国老龄委员会、市科委、市计委、市卫生局。11月12日,宣武医院召开了由市卫生局局长主持,国家计委、中国老龄委员会、市科委、市计委等部委以及院外多位特邀专家参加的论证会议,充分论证了《关于建设老年医院的初步设想》、《基本建设规划》、《业务发展规划》、 我院提交的《人才培养和设备发展规划》和《宣武医院老年医院建设实施方案》此外,宣武医院还开展了老年人口和老年病专项调查。

当时人们对中国老龄化的认知几乎空白。宣武医院神经科医师孟教授精心设计问卷,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初报结果出来后,大家惊讶地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非常严峻,面临先老后富的局面。调查报告的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为宣武医院以老年医学为重点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1月7日,该院接到市卫生局转发的《关于扩大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研究室计划任务书的批复》,同意扩大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研究室,并明确北京老年医学研究中心由国家计委投资在该院扩建设立,列入国家“七五”计划。这表明医院建设的新战略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张表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院的干部职工也对此感到兴奋,并表示愿意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为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986年9月19日,北京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奠基,与此同时,一栋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床位300张的10层老年病房楼也破土动工。1987年5月,北京市编委会正式批准将老年中心列为市级科研机构。根据国务院指示,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全国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将建成中国老年医学医疗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这是“内有示范,外有交流的窗口”。1985年6月,张任北京老年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该院院长。

张在北京脑衰老研究实验室签约仪式上

新的发展战略已经确立

宣武医院迎来大发展

在确立新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医院一方面精心组织老年中心的基建,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强业务建设等。宣武医院呈现出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宣武医院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和横向联盟."张清楚地记得,1985年老年中心刚建成时,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挂勾,获得了老龄化社会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合作研究项目;1987年11月,研究成果在亚太老年医学学会曼谷会议上发表,引起了国际老年学界的关注;然后,确定了一个全国性的合作研究项目。1987年,老年中心获得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启动老年疾病三级防治网络和老年娱乐示范乡试点项目,探索我国老年疾病社区防治的有效途径。1988年3月,医院与列入北京-东京友好城市项目的东京老年医学中心、Tama老年医学中心、东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为老年医学中心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1990年6月,老年中心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通过了宣武医院提出的“北京人口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设计文本,即P23项目;1991年,该研究项目获得该组织的批准和资助。这是我国首次对老年人进行纵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填补了我国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空的空白。1993年和1994年,医院先后获得意大利世界实验室支持,成为老年医学检查中心和聋儿防治研究项目。1996年,该院还参与并承担了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的《北京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子项目“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研究项目。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建设,医院和老年中心为政府制定人口老龄化对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他们进一步拓宽了与国际老年学界的合作渠道,促进了中国老年学的发展,确立了宣武医院在国际老年学界的应有地位。在此基础上,我们获得了市科委“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市科委投资1200万元,五年内建成老年中心“脑老化重点实验室”。以此为契机,组建并集中力量装备“专业化、共享化”中心实验室,组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等基础研究机构,招聘高水平科研人才,推动医院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张出席宣武医院老年中心病房楼开业典礼

1986年3月,医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订合同,在我院设立西门子医疗设备维修站,负责进口西门子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该合作项目为医院培养了一批生物医学技术骨干,为首都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医院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瑞典等国家的医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拓宽了发展视野,吸收和借鉴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宣武医院的建设和研究成果,扩大了其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影响力。

医院本着立足本职、挖掘潜力、服务社会、发展医院的原则,在中国也广泛开展横向联盟。自1986年以来,先后与右安门医院、广外医院、河北廊坊医院等建立了横向联盟。,缓解了患者住院的困难,提高了基层医院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医院还开展了跨行业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医用射线照片厂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联合科研、新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合作。

1989年1月,宣武医院被确定为北京市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评价试点单位。当时距离北京地区医院的评估日期只有两个月。为此,医院以争创“三级甲等医院”为阶段性目标,不断加强医疗管理。全院干部职工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无经验可借鉴等诸多困难,团结改进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准备迎接全国第一批等级医院评审;1989年3月,作为《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试点单位,医院首次被北京地区医院评审委员会接受全面、严格的评审。同年11月,医院被评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此后,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宣武医院 宣医的故事|落花有声,芬芳永驻——记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张正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宣武医院 宣医的故事|落花有声,芬芳永驻——记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张正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7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