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时刻要当心”。这句话虽然听起来让人胆寒,但是这句话倒也真实反映了臣子与君臣之间微妙的关系,毕竟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的真实威严不可触犯,而那些臣子在皇帝面前,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稍有不慎就会引来灾难,更会引起杀身之祸。

然而皇帝的性格各不一样,有的皇帝暴戾无度,有的皇帝却心思缜密,他们即便是心中有猜疑也不明说,直接暗示臣下就行。比如人们常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当皇帝对一个臣子赞赏的时候,便会派人送去一些贡品和金银珠宝,而如果对一个臣子不满的话,那么会派人给这个臣子送去一条白绫,臣子看到后立马就明白了这是皇帝让自己自杀。然而遇到仁厚的皇帝,并不会这么威胁臣子。

但在唐朝,有一个皇帝,他在历史上算是仁慈的皇帝,却在赐臣子宝贝的时候,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误会。当时皇帝好心赐将军免死铁卷,结果他心思太重,回家就起兵造反。

这个起兵造反的将领就是李怀光。李怀光本不是汉人,他是柔然人,当时由于他的父亲因为拥护皇室有功。因此被赐姓当时的国姓“李”,而他也因此改名为李怀光。

李怀光其实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将领,他在军营里由于骁勇善战且为人有勇有谋,于是深受郭子仪的重任。郭子仪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唐时期鼎鼎大名的军事家,也是唐朝的有名将领。他曾经在安史之乱中因为护驾有功,从而平步青云走上了辉煌的仕途之路。

当时,郭子仪看到这位勇敢的小伙子以后,对他十分赏识,在他的建议下,李怀光直接于上元年间成为太仆卿,享受着俸禄。

之后,李怀光由于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且为人勤勉,便在公元771年升任为御史中丞。在军营里他执掌军法十分严明,作战也严谨,他带出来的军队作战能力十分强悍,是朝廷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后来唐德宗即位后,更是对李怀光大为赏识,于是将他升任为河中尹、邠州刺史等官职。并常年驻扎在西北腹地,由于他驻扎的地方正好临近吐蕃,而他的大名也让吐蕃胆战心惊,因此吐蕃一直不敢来侵犯李怀光的驻扎地。

李怀光不仅治军严谨,而且还参与了几次大战役。公元前782年,魏博等地节度使叛乱,因此,大将李怀光一马当先,率兵暂时平复了叛乱。接着泾原兵变中李怀光又发挥了出色的才能,将泾原兵变平复。

这个时候,李怀光的权利和声望达到了顶峰,由于平叛有功,唐德宗更加看重李怀光,在他班师回朝的时候,当即下令加封他为太尉,并送了一枚铁券。这个铁券其实就是一种有功之臣功勋的标记,皇帝赏赐给臣子铁券,也就意味着这个臣子有功于朝廷,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可以有特赦权,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免除死罪。

但是铁券并不是那么好拿的,这个明明预示着他荣耀无比的铁券,却在李怀光的眼里被视为洪水猛兽,他当时看到皇帝赏给自己铁券后,立马暴跳如雷,并直言不讳说:“皇上如果怀疑臣子叛乱,才会赐给臣子铁券,如今这个铁券赐给我,难道是叫我反叛不成?”这句话一语成箴,没过几天李怀光便起兵反唐。

明明是一个有着特权寓意的免死铁券,为啥却让李怀光如此反常?原来三国时候,曹操也给文钦一个铁券,但是没过多久,文钦就被曹操杀掉了。因此,这块铁券在心思多虑的李怀光眼里,就表示皇帝对他的功高盖主起了疑心,他距离被皇帝杀掉已经不远了。

于是在看到这块铁券以后,便直接起兵,不过在公元785年,李怀光兵败被杀,他的头颅也被部下砍掉献给了皇帝。

小结:李怀光虽然兵败被杀,好在仁厚的唐德宗并没有为难李怀光的家人,只将他的妻子流放了,并让他的儿子袭承李怀光的爵位,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成也谨慎的性格,败也谨慎的性格,过度的谨慎让李怀光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确实让后人感叹无比。

参考资料:《说呼全传》、《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七十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土豆说_皇帝好心赐将军免死铁卷,结果他心思太重,回家就起兵造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土豆说_皇帝好心赐将军免死铁卷,结果他心思太重,回家就起兵造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