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族女性的发型多种多样,意义丰富,发型和服装的搭配更能展现女性的美丽面貌。

与此同时,发型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年龄身份等其他的特征。

翻看段成式《髻鬟品》中就记载的百余种发型,其髻名虽多,但基本上是按髻的形态与装饰而命名,如髻似螺,曰螺髻,如髻饰以凤,曰凤髻等。

古代女子发型变化,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因此研究女子发型主要是探讨其梳编形式与规律。

据古代作品及记载,概括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

一、结鬟式

结鬟式梳编法,主要编发步骤是先把头发拢起结于头顶,然后将头发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贵妇与处女。

如李公麟《维摩诘像》中之天女,元周郎《杜秋娘像》。八十七神仙图卷,永乐宫壁画中,这种发式很多。

主要类型以下4种:

1、凌云髻

2、飞仙髻

3、飞天髻

4、垂鬟分肖髻




二、双挂式

双挂式梳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

据记载从秦开始,延续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双丫髻及双挂髻,这种发式在存世的古画中特别多见。敦煌千佛洞供养人之侍女与阎立本〈列帝图〉之宫侍,皆类似这种发式。

主要类型有5种:

1、丱(guàn)发

2、双平鬟

3、双丫髻

4、垂挂髻

5、十字髻

三、反绾(wan)式

反绾式的梳编法是将发拢住,往后拢结于顶,再借助发饰反绾成各种形式,如绾成双刀,称“翻刀髻”。绾成惊鸟欲飞,称“惊鹄髻”。绾成元宝,称“元宝髻”。反绾成高墙,称“高髻”。

多流行于盛唐,为后妃贵妇之盛装,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之一梳反绾式。

主要类型有4种:

1、元宝髻

2、双刀髻

3、惊鹄髻

4、朝天髻

四、结椎式

结椎式的梳编法是发拢结在头顶、头前、头后或两侧,然后用丝绳束缚,盘卷成一椎、二椎或三椎,用簪贯住,耸竖于头上。

据《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赵合德入宫卷发,号新兴髻,孟光为椎髻。”结椎式蕴藉持重,温文尔雅。从商周一直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皆有延用。

主要类型有6种:

1、高椎髻



2、抛家髻

3、倭堕髻

4、坠马髻

5、倾髻

6、牡丹头

五、盘叠式

盘叠式梳编法是将发分股系结拢起,再盘叠在头顶或两侧,称为“螺髻”,如在《凝宫词》里记载有“螺髻凝香晓黛浓”之句。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为后妃公主、贵妇所好,其变化形式甚多。

这种发式在唐代兴起流行,从存世的唐代绘画、墓壁画中皆可见到。 永泰公主及墓壁画及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之仙女,皆类似这种发式。

主要类型有8种:

1、单螺

2、双螺

3、百合髻

4、圆髻

5、巾帼

6、花冠

7、莲花冠

8、凤冠

六、拧旋式

拧旋式梳编法,是将发分几股,似拧麻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

这种发式灵活旋动,很助美姿,所以舞妓大多青睐这种发型。

如《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纨扇仕女图亦属于这类发型。拧旋式变化一般有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

主要类型有5种:

1、随云髻

2、凌虚髻



3、灵蛇髻

4、回心髻

5、朝云近香髻

1.《1.87身高适合什么发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87身高适合什么发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03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