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喜,品茶悟道 披星穿雾赴武夷大德泽道沏香茗康熙三盏神清泰香覆五洲袈裟云
我佛自有慈悲法禅茶之中悟天心如是一花一世界永乐一叶一菩提
师父赴武夷国际禅茶节有感佛历三O四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岩骨花香、气味清和
师父与天心永乐禅寺方丈泽道大和尚 虚云老和尚采茶诗: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椒又采茶;此外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禅茶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赵州禅师《吃茶去》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宋淳熙年间,朱熹曾在山中问禅于临济大慧禅师,留下名诗《天心问禅》:年来更惑青苔路,欲叩天心日不撑。几度名山云作客,半墙禅院水为僧。漱流枕石心无语,听月煮书影自横。不待钟声驾鹤去,犹留夜籁传晓风。 初祖达摩祖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去终南沐雪,来武夷扣冰。寒气透古今,澡光无来去。道航凭戒定,本如慧佛心。" 扣冰辟支古佛扣又称冰辟支老佛、扣冰藻先古佛等。佛俗姓翁,崇安人。生于唐会昌四年(844年),13岁出家为僧,法号藻先,先后拜谒雪峰义存、鹅湖大义禅师。广明元年(880年)卓锡于崇安瑞岩,创瑞岩寺,徒众云集,"一时瑞岩道场,遂与天台、曹溪并峙千古"。由于他提倡"刻苦修行",夏天穿棉衣,冬天扣冰沐浴,故世人称之为扣冰古佛。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三祖僧璨鉴智禅师:"华种虽因地,従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五祖弘仁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藻光和尚前往拜谒大名鼎鼎的义存禅师,禅师正在一棵空腹的树洞中打坐,忽觉有人靠近,便大喝一声:"汝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藻光顿然站立不动,不但没有乱了方寸,反说:"我横行几步又何妨?"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法融禅师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忘情何处起?忘情既不起,真心任偏知。 继承弘扬佛法的僧宝,一代又一代的守护着,环境的艰难,挡不住他的前进道路 苏东坡有次做了一首诗偈,自己很满意,派书童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的好朋友佛印禅师处。佛印一看诗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笑笑,随即批上"放屁"二字,嘱咐书童携回。东坡一见批语自然大怒,立即乘船过江找佛印开撕,佛印笑眯眯的对他说:"从诗偈中看,你的修养已经很高,既然八风吹不动,怎么又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着了佛印的道,只能静静的回家。 南岳怀让禅师: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马祖道一禅师: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西方一祖迦叶尊者: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至尊释迦牟尼佛: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问道大名鼎鼎 禅茶问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问道大名鼎鼎 禅茶问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0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