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作者:山东省泰安监狱 《监狱文化史》课题组 一、由杀戮到囚禁 混沌初开,蛮古洪荒。茹毛饮血,屠戮成性。远古后期,石器、骨器、弓箭出现,有了剩余食物,杀戮到囚禁成为可能,皋陶造狱、划地为牢,监狱意识萌发。夏、商、周,丛棘、圜土、囹圄产生,监狱有了雏形。至秦,始皇帝一统六律,国家形制渐趋完备,完整意义的监狱就此成形。数千年的衍变,监狱成为国之重器。
二、从天罚到刑罚 自夏肇始,崇尚天命神权,“奉天罚罪”。《尚书•召诰》载:“有夏服天命”,恭行神权。“天用剿绝其命”,乃处以极刑。商,重“神判”、“天罚”,“天命率鸟,降而生商”,商王成为神的化身,神王合一。西周施行“敬天保民”,注重宗法礼治,法制思想萌芽。至秦,改“法”为“律”,颁《秦律》,“事皆决于法”。 秦,设廷尉,掌全国刑狱,中央设咸阳狱;郡、县亦设监狱,由断狱都尉、狱掾(yuàn)、狱吏掌管。后世均照此袭之。
三、千年的劳役 有狱之始,劳役无绝。自夏商,至明清,历朝皆聚囚徒使役,乃成狱治。或屯军赋徭,或役工使农,尤秦、隋两朝苦役为甚。建阿房、筑长城、通运河、征高丽,哀鸿遍野,白骨累累。既禁其人,又役其身,以役代刑,绵延数千年,未闻停歇。
四、求索的苦旅 泱泱华夏,古朝神州,圣贤云集,哲思璀璨。虽历经久远,从未停止狱治之探索。西周以商为鉴,“明德慎罚”,开德治之先河;“刑以弼教”,萌教化之本源。后世奉为圭臬,倍受推崇。然青史漫漫,步履艰辛,囿于所限,“弼教”不彰,刑罚仍以“役”为然。
五、规以正圆,矩以正方 国家出现,始有法度。法律源于部落习俗、惯例,世代相袭遂成规矩。国家规矩谓之法。《史记•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夏有乱政,始作《禹刑》;商有《汤刑》,周有《吕刑》。战国李悝编撰《法经》,为后世立法之蓝本。
六、刑起于兵,兵狱同治 战而有刑,刑威四夷。《汉书》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轸;薄刑用鞭扑。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道出最早的刑罚种类和行刑场所。“夏刑三千条”,盖分墨、劓、剕(fei)等。
八、远去的背影,不老的传奇 日月既往,时节如流。多少风流人物,留下几多传奇。周公旦以德治狱,欧阳晔明断狱讼;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宫刑著《史记》;勾践卧薪终复国,天祥丹心叹零丁;汉宣帝从囚徒到皇帝,徽钦二宗从皇帝到囚徒。或治狱名吏,或身陷囹圄,同为监狱人;与囚,与牢,与狱,结下不解之缘。或镌刻在浩瀚史卷,或流传于市井乡野。功过是非,自有评说。今且看,唯仁德天下,恪尽职守,方能印在心中,成为记忆永恒。


九、心中存大爱,唯文以致远 人类文明步入二十一世纪,数字信息成为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文化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最高追求。现代监狱管理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优秀的文化引领人,把教化人、塑造人作为神圣职责,献一份赤诚,守一方平安,为社会统筹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泰安监狱伴随着全省监狱系统改革发展的步伐,在文化创建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提出并实施了“文化强狱”战略,构建了以“简单、阳光、快乐”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大文化体系,在罪犯管理、队伍管理、劳动管理、综合保障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色。 结束语 数千年监狱史,演绎世间悲欢离合。历史已经尘封,踪迹终归远去。穿越悠悠时空,体察先辈足迹;曾经的峥嵘岁月,毕竟无法全部还原,馆陈当为沧海一粟。面对它们,除了对先贤智慧的恭敬,倘若能激起几多遐思,些许慰藉定成欣然。 没有了源头,河流就会枯竭;缺少了记忆,民族就失去根基。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逝去的是沧桑岁月,不变的是时光轮回。吾辈孱弱负重,览古思今,革故鼎新,岂能旦夕偷安哉!

1.《监狱文化 中国监狱文化简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监狱文化 中国监狱文化简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2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