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群里的青草提出这句话的另一个版本来,即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问,哪个版本更为准确?

事实上,有些书里写的是弱水,有些却写着溺水,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此我在网上查阅了所有的相关资料,发现这句话的出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有趣。

这句话最开始出现在《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表达宝玉对黛玉真情的独特性、唯一性。

弱水三千则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中,描述流沙河的险要。

弱水在古文中的释义是

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

这么一看,似乎并没溺水什么事。

然而有些专门研究古文的人,却认为弱是通假字“溺“

事实上,古汉语字典里并没有这两字互为通假字的解释

这样看起来弱水似乎比溺水更加名副其实,但好像,溺水三千的动词用法,用起来似乎更加生动形象一些。

例如,与其溺水三千,不如只取一瓢饮。

用人话来解释,就是与其沉溺于眼前浩瀚的海水中难以自拔,不如喝下足以解渴的水继续前行。

如,群里学渣童鞋的反证

本篇完,期待大家更多的脑洞和补充

1.《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还是溺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还是溺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