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每年白捡几百块,要不要

国债逆回购是什么?

国债逆回购就像甘甜的橙子,剥开皮就可以尝到美味。

想要说清楚这个投资品,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始。

在初三语文课本的课外读物中,有一个小剧场,叫作白毛女,不知道你现在还记得多少,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剧情。

这场剧里共有三个主要人物:地主黄世仁,农民杨白劳,和杨白劳的女儿喜儿。

黄世仁是一个地主土豪,杨白劳是一个农民屌丝。年初的时候,杨白劳问黄世仁借了好多箱方便面,然后吧唧吧唧吃完了。

年末的时候黄世仁要他还,杨白劳两手一摊:“我没钱,方便面也吃完了,只有穷命一条,你看着办吧。”

黄世仁邪魅一笑:“你借方便面时,把你家丫头喜儿做为抵押物,现在还不上方便面,那就拿喜儿抵债吧。”

这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那时候肯定没有方便面。

把故事中的主人公,杨白劳换成金融机构,债主黄世仁换成你,喜儿换成抵押物国债,就是国债逆回购。

国债逆回购就是金融机构把国债抵押给你,找你借钱。

稳赚不赔

国债是中央政府的借据,因为有国家背书,安全性很高。企业、银行以及各类大机构,都会购买一定比例的国债,作为比较保守的投资。

企业以及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有时会缺少流动资金,就会把国债抵押用来周转资金。

举个例子,一家五星级酒店,董事长认为今年的雾霾挺严重的,打算装一套空气净化系统,这时就需要一笔周转资金。

他没有考虑银行贷款,因为周期很长。

最后他把买的国债当做抵押物,借了一笔周转的资金来购买空气净化器。酒店每天都有客人的房费收入,周转起来还蛮方便的。

企业以国债为抵押物借钱,我们借钱给他们,就算到期还不上钱,手里也有国债。所以,把国债逆回购说成是稳赚不赔,一点也不过分。

国债逆回购操作三步走

第一步,开通账户。

想要操作国债逆回购,首先你得有个股票账户,股票账户不仅可以买卖股票,还可以买债券、基金、国债逆回购等投资品。

开户很简单,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按照网上的开户流程,10分钟就搞定了。

好的证券公司,总结为9个字:服务好、网点多、佣金低。

服务好的公司,会给你良好的用户体验。

大一些的券商网点多,有些业务必须去柜台办理,比如打印交易流水,没网点不方便。交易佣金是以后每一次交易都要付的,越低越好。

另外,下载开户券商APP一定去官方网站,小心木马中毒,毕竟投资是涉及真金白银的。

第二步,跨过门槛。

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等。

经上面这么一说,小伙伴们是不是自动开启反省模式了?原以为是资产的东西没想到大部分都是负债!

有的小伙伴还仗着自己“有车有房”任性地开始了毫无拘束的买买买生活,殊不知自己已经“债台高筑”了,当然这个词是夸张的说法啦,不过不能任性购物倒是真的。

分清必要,需要,想要

必要,是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东西,是你不花会死的。

比如,你不喝水会死,不付房租也算是会死,毕竟你总不能睡大街吧。衣食住行,这些都是包含在必要里面的。

需要,就是可以在必要之上,稍微改善生活质量的,是在必要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满足。

比如,喝牛奶,补充一些营养呀!或者,每天吃个水果,补充一下维生素,防止便秘呀,等等。

不过也有的人分不清必要和需要,总觉得这个也必要,那个也必要。

其实你可以从这个思路去想:寒冬腊月,我穿件棉袄就可以保暖御寒,但是我还买了件加绒加厚的保暖内衣,棉袄就是必要,加绒加厚的保暖内衣就是需要!

我吃一个馒头可以饱腹,但是我去吃了碗面。馒头就是必要,面就是需要!

我住个单间足够安身,但是我却住了个一室一厅带独立厨卫的套房。单间就是必要,一室一厅带独立厨卫的套房就是需要!

需要,是在必要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满足。

而想要呢,其实就是欲望的写照。

比如我有了棉袄,也有保暖内衣,我还想要一个纯羊绒的呢子大衣,这个穿上去更修身,更漂亮!呢子大衣就是想要!

我不想吃馒头,也不想吃面,我只想去吃一顿豪华大餐!豪华大餐就是想要。

我嫌弃单间太过狭小,一室一厅带独立厨卫的套间位置不好,最后挑了个高级公寓里带精装修的两室一厅,另外一个房间正好可以用来做书房,带精装修的高级公寓就是想要。

两个绝招。

第一个绝招,开始记账,或者再懒的话,可以直接翻翻你的支付宝消费账单,把那些买完用不上的东西都圈出来,避免下次再买。

第二:要是实在搞不清你的需求和欲望。再送你个简单粗暴的口诀,买东西之前扪心自问:

①这个不买会死吗">

总结

一.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就是把钱从你的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二.分清楚“必要”“需要”和“想要”。

“必要”是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东西,是你不花会死的;

“需要”是可以在必要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的。

“想要”是我们欲望的写照。

三.买东西之前扪心自问:

①这个不买会死吗">

第六课 买基金和买口红一样简单

基金是什么?

举个例子,我很会投资,每年投资都赚钱,朋友们钦佩我的能力,嚷嚷着把钱给我,让我去帮他们投资赚钱。

于是,5万,10万这些小金额,最后凑齐了200万。我拿这200万去做专业的投资。

你投了钱,持有这些200万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基金。

基金,就是基金公司收集投资者的钱,按照证监会规定的规则,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的一种投资品。

一般情况下,各种渠道,比如银行、基金公司以及第三方平台等,购买的基金都会受到严格监管,基金经理只能用这些钱来投资,是没法直接接触到这些钱的。

所以说,我们的钱是相对安全的。

主动型基金的缺点

根据投资理念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就是基金经理拿了我们的钱来替我们投资,投资哪家的股票、哪家的债券,都是由基金经理说了算。

主动出击,寻求超越平均水准的超值回报。

这里,你需要知道主动型基金中,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过于依赖基金经理。

这是由主动型基金的运作方式决定的。基金经理和他的团队拿到投资者的钱,买什么股票、什么时候买、买多少,都是基金经理和他的团队说了算。

如果你眼光好,在市场中上千只股票基金中选择了一个牛逼的基金经理,恭喜你,他能帮你跑赢市场,获得超额收益。

但这件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从历史数据看,能够长期跑赢市场的基金经理是很少的。

第二是,交易成本偏高。

基金经理和团队这么辛苦帮你投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付点钱给人家也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各家公司主动型基金的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都不便宜。这些偏贵的手续费最终会拉低你实际的收益。

综上,想要挑选出一只高收益、靠谱的主动型基金,不容易!

指数基金的优点

被动型基金,又叫指数基金。

说到指数基金,就不得不说到股神巴菲特。

在1965~2006年的42年间,他老人家管理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平均每年净资产增长21.46%。

每年20%+的增长,你可能没什么概念,听过之后转头就忘掉了。

我们假设一下,你现在拿着10万元跟着股神投资,那么42年后,你的总资产将会超过3.5亿。

股神之所以称之为股神,就是因为他通过投资赚取了普通人难以想象到的收益。

然而这位股神,曾经立下过遗嘱,白纸黑字写明了:自己去世之后,请家人把他90%的资产,用于投资指数基金。

是的,你没有听错,90%的资产,不是可口可乐,不是麦当劳,而是指数基金。

巴菲特在2008年发起一个10年赌约,赌注是50万:10年后,标普500指数基金,能打赢任何的主动性股票基金组合。

当时,只有一个基金经理应战。2018年,10年赌约截止,标普500平均涨85%,而跟他对赌的经理人选的组合,只涨了22%。

巴菲特曾说: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都能够战胜大部分投资专家。

于是我有了偷懒的想法:巴菲特是股神,他的投资肯定错不了,我干脆学他的投资好了。

他投资什么,我就跟着投资什么,他赚钱了,我就也就赚钱了。当然了,如果他亏钱,我也是要跟着亏钱。不过我相信股神不会亏的。

这就是指数基金的原理。指数基金,就是基金经理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复制别人的整个投资,不需要你自己花太多精力来做选择。

定投是什么呢?就是在固定的日期,投入固定的钱。

每月定投比直接一次投资是有非常多的好处的。

首先,投资门槛很低,每月拿出100块,比一次性拿出2万简单得多;

其次,操作非常简单,每月固定时间投一笔钱到选中的基金,不需花很长的时间分析公司;

除此之外,还可以摊薄投资成本,指数基金的价格是波动的,你不能确定这次买是不是最便宜的,分开每月买一次就平均了;

最后,定投还可以当成强制储蓄资金,每月把钱转到基金账户,还不会脑子一发热就把钱花掉了。

在投资中,我们是无法精确找出一只指数基金,价格最低,以后涨幅最高,但是却能通过策略,找到相对低价的好基金。

虽然从理论上讲,长期投资指数基金都能赚钱,但是有策略的收益会高出2倍,甚至更高。

总结:

1,基金,就是基金公司收集投资者的钱,按照证监会规定的规则,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的一种投资品。

2,根据投资理念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3,主动型基金的两个缺点是,过于依赖基金经理,交易成本偏高。

4,基金定投的好处是,投资门槛很低;操作非常简单;摊薄投资成本;强制储蓄资金。

第五课:本金不够多,开源来解决

理财就是理生活。

1、开源养鹅法

增加本金是我们“养鹅”的过程,把鹅养得越肥,鹅下的蛋才会越多。

而本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开源赚钱,增加主动收入。

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开源养鹅法”,就是先开源赚取主动收入,然后把这笔钱作为投资的本金,从而可以赚取被动收入。

开源可以解释为增加赚钱的渠道。如果把我们的财富比作一个蓄水池,开源就是增加多个进水口。

大部分穷人都在拼时间赚钱,所以他们一想到开源,第一反应就是拼时间。

相反,富人们想的永远不是拼时间,

而是把单位时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富人考虑的是加时薪,把每小时赚20改到每小时赚200,甚至更多,只要能力强,赚钱根本上不封顶。

开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聪明人开源,利用的不是时间长度,而是时间价值。

2、开源的三个等级:

第一级,开源小白,一份时间售卖一次。

话说,翠花业余开了家美甲店赚点外快,他每做一次美甲,就获得一份收入,如果不做就赚不到钱。

这就是开源小白的做法,一份时间售卖一次,想要赚多份钱,就得花费多份时间,多做几次美甲。

第二级,开源达人,一份时间售卖多次。

翠花发现美甲店赚钱效率太低,她索性把做美甲的方法写成文章,配上图片,作为付费教程放到了网上;这就积累了一批忠实的付费粉丝。

翠花写一次美甲教程只用一份时间,却可以获得多人付费,这就是开源达人的做法,一份时间售卖多次

第三级,开源大神,购买他人的时间,低买高出。

后来,翠花发现凭借一个人写教程,还是十分花费精力,而且文章更新的速度太慢了,满足不了粉丝们的需求。

于是,翠花雇了三个美甲爱好者帮她更新美甲教程,而她只需要做一下审核的工作就可以了。

这就是开源大神的做法,购买他人的时间,低买高出。

3、做一个开源达人

要把一份时间售卖多次,有个门槛特别低、效率特别高的方法,那就是利用互联网,发布自己的作品。

再说得清楚一点,就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技能,以文字、音频、视频或者直播的形式放到网上,吸引流量。

比如,有人特别擅长小学数学,就在网上讲解一些典型的数学题;有人精通健身和瑜伽,就在网上教大家减肥塑形的方法;还有人是画画高手,就在网上教大家零基础学画画……

只要你有才能,互联网就是一个变现的平台;流量积累充足以后,你每产出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就会得到多份付费或者打赏。

有人会问:像我这种唱也不会唱,跳也不会跳,写也不会写的人,除了身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几乎没什么过人之处,我能发布什么作品呢?

如果你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那就可以把你的一些生活小妙招写成文章,或者录成视频,比如怎么才能轻松去除厨房的油污,怎么擦玻璃更干净等等。

如果你的生活就是带娃,那就可以把你带娃的一些经验发到网上,比如怎样挑选性价比高的尿不湿,多久带娃去游泳一次等等。

如果你是个段子手,那就开个直播讲段子,或者录成幽默视频定期更新也可以。

如果你啥都不会,就会吃,那也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那就把你会吃的一面展现出来,很多人在网上发布试吃的视频,起个专业的名字叫“食物测评”,浏览量都能过万。

他们可以,你也一定可以。互联网上从来不缺少和你的生活场景相似的人,只要你建立了开源的思维,多重收入从来不是什么难事。

除了今天课程介绍的开源方法,还有很多简单可执行的方法,比如利用人脉赚钱,利用自己的朋友圈赚钱,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等等。

世界上从来不缺钱,缺的是发现赚钱方法的眼睛。

总结

第一,开源“养鹅”法,就是先开源赚取主动收入,然后把这笔钱作为投资的本金,从而可以赚取被动收入。

第二,开源共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开源小白,一份时间售卖一次;第二级,开源达人,一份时间售卖多次;第三级,开源大神,购买他人的时间,低买高出。

第三,如何将一份时间售卖多次?有个门槛低、效率高的方法,那就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技能,以文字、音频、视频或者直播的形式放到网上,吸引流量。

第四课:让人眼花缭乱的投资品,其实就五类

第一类:中间商倒买倒卖

这类投资品的代表是:银行,P2P、信贷等等。其中,银行储蓄是最典型的。

你把钱存到银行里,会有利息产生,你想过这利息是从哪里来的吗?

告诉你一个真相:定期存款3年3%,而贷款利率高达年化6%,中间这个利息差,就归银行赚走了。

银行、民间高利贷、小额信贷公司,赚钱的原理都是类似的。

这种方式是:汇集了很多的人的钱,然后再把钱借给需要钱的人,以赚取中间差额。

银行一般都借给有固定资产抵押的大型企业,还不出来的人相对较少,风险相对较低。

而民间高利贷和小额信贷,是借给那些着急用钱、并承诺给高额回报的个人或公司。

由于借钱人质素良莠不齐,借贷手续简单,无法充分保证收回资金,风险相对较高。

所以第一类的投资品,你要关注中间人的信用。

他们把钱都借给了谁,那些借钱的人能不能还得了欠的钱和利息?而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收益上面。

第二类:无中间商赚差价

这类投资品的代表是:债券。包括国债、地方债、企业债。

“债”字的前面是借钱的一方。

国债是国家向你借钱,

地方债是地方政府向你借钱,

企业债是企业向你借钱。

买卖双方直接达成交易,无中间商赚差价。

政府的信用是良好的,所以国债几乎被认为无风险,除非国家被攻占了,还不出钱的几率很小。

但是,地方政府的信用却参差不齐,部分地方债的风险就比较高,风险比企业债还高。

企业债就要看企业家的信用了。

所以第二类的投资,主要是看借款人的信用资质,看看还钱的几率有多大。

第三类:拥有部分资产

这类投资品的代表是:股票。

大航海时代,也就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我国正处于明朝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明朝刚建立不久,就实行了海禁政策。

他认为发展农业才是正确的,对外朝贡贸易可有可无。

其实正因为商品经济被压制了,我们的国家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了落后的病根,悄无声息地被西方列强赶超了。

在西方,欧洲人已经开始了海上远洋活动,并形成了多条贸易路线,大大增加了各大洲之间的沟通。

商人出海贸易要有船,造船需要一大笔钱,而且指不定遇上海盗,风险极高。

有个人想到一个主意:众筹!大家一起出钱造船,之后出海贸易赚了钱,按出钱的比例来分成。

风险是,如果没赚钱或者赔了,出资人就没得赚了,甚至钱会打水漂。

于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诞生了。

最早时一个商队如果能平安归来,利润率就高达 400%。

也就是说,你投入1万,能收回4万。投入100万,那就拿回400万,简直不得了!

人们用自己的钱买公司的部分资产,与公司共同承担风险,亏盈共享,这就是股票。

股票赚钱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找到赚钱的公司,并出钱投资它。

所以第三类的投资,主要是看你出钱投资的这家公司赚不赚钱。

第四类:成为资产所有人

这类投资品的代表是:黄金、期货、艺术品收藏、房地产等。

它是靠着外部信息,通过预测未来的涨跌赚钱,与自身的价值无关。

举个例子。

你的大学同学代购燕窝,这次他要去印尼进货,临行前试图说服你,让你也准备10万块买燕窝。

他说:“随着政府采购限制,燕窝一定会涨价。”于是你就买了。

这10万块燕窝是不是稳赚不赔呢?有以下2种情况。

情况1:1年之后,燕窝受政策限制很难进口,因此,各个渠道的饭店经销商以高价收购燕窝,你赚了一笔。

情况2:1年之后,随着环保组织抵抗吃燕窝,各饭店纷纷撤销有燕窝的菜,燕窝在仓库里霉掉了,10万块打了水漂。

这笔买卖,并不是稳赚不赔的。

所以第四类的投资,主要是看哪些因素会影响价格,然后综合判断。

第五类:混合型投资品

这类投资品的代表是:银行理财、基金等。

它投资的不是单一的东西,里面既有股票也有债券。

根据高低风险投资品的成分,判断它是否符合你的投资需求。

重点强调:不是带着“银行”俩字就是安全的。

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曾经给客户推荐理财产品,该客户最后亏了几十万。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都会有各种包装,它的本质可能是保险产品,可能是基金,

你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再决定要不要投资。

投资的世界里,不明白的事千万不要去做,不懂不可怕,不懂装懂才会最糟糕。

弄明白投资背后的逻辑,精心计算风险和收益,用知识和耐心,才可能换回最后的收获。

总结5类投资品:

第一类,中间商倒买倒卖;第二类,无中间商赚差价;第三类,拥有部分资产;第四类,成为资产所有人;第五类,混合型投资品。

日拱一卒,积少成多

第三课:股票,多数人的找死,少数人的等死

理财就是理生活

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己的钱被通货膨胀吃掉呢,答案就是投资。

说起投资,就有一个大众始终绕不开、逃不掉的话题——股票。

对股票的错误认识

有不少人会觉得,买股票就跟买彩票差不多吧,涨涨跌跌,那都是碰运气的事情。红红绿绿,只要不是色盲就能玩儿。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有很多人在炒股,但感觉上都是赔钱的多,赚钱的少。

另外,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谈到风险,好多人就开始畏首畏尾了,希望自己的钱越安全越好,买股票这种带风险的投资呢,干脆就不要碰了,不然赔了钱,心里肯定承受不了。

要么满心想着做那种保证不赔钱的投资,最好还能轻松一点不费脑子,可能吗。

这是两种很常见的错误想法,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股市上赔钱的多,赚钱的少,这是没错的,但买股票可不是碰运气那么Low。

之所以这么多人赔钱,是因为这些人陷入了投资误区:

没学会就上手操作,心急还想吃热豆腐。

这些人除了一门心思想赚钱,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股票知识,也不懂股票赚钱背后的逻辑。

别人说买哪一只好,他们就买什么,看到股票价格跌下去,小心脏受不了,吓得赶紧抛出去,结果自然赔钱啦。

等股票价格涨上来,又一窝蜂跟着买,结果就是追涨杀跌,成了被股市收割的韭菜。

这么多人赔钱,不是因为他们运气差,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不懂的东西先不要碰,一定要先学习再投资。

第二种错误想法呢,来自那些风险厌恶的人。一想到投资股票有风险,立马就对股票死心了。

风险和收益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般而言,投资对象的风险越高,收益也越高。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收益越高,那他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我们投资赚的钱,其实是对我们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

在通货膨胀面前,不投资不仅不安全,而且是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总结一下刚才这两种错误想法,前一种属于乱投资,后一种属于不投资。

乱投资是找死,不投资呢,是等死。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股票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投资股票赚的是哪门子钱。

股票到底是什么

我们把隔壁老王搬出来,举一个通俗的例子:

老王最近想自主创业,开一家餐馆。我们就比如这家餐馆是沙县小吃吧。

老王仔细算了一下,开一家沙县小吃需要10万块钱,但是呢,他撑破天只能拿出8万,剩下的2万呢,他准备去找隔壁翠花要。

老王跟翠花这么说:

翠花啊,你别慌,我这次来不是找你借钱的,而是要跟你一起开这家沙县小吃。我出8万,你出2万就行了。

你不用来店里上班,但是呢,你得承担我开店的风险。

如果我这家店赚钱了呢,我们就把赚的钱分了,我分八成,你分两成;如果我这家店赔了呢,你就得跟我一起承担这个损失,我承担八成,你承担两成。

翠花想了想,老王这个人平时办事稳妥,还是让人信得过的,所以就投了2万块钱。老王的沙县小吃店也就正式营业了。

这个例子就是股票投资的雏形。

翠花投资了2万块钱,相当于持有这家店20%的股份,她对沙县小吃店是有所有权的。

老王呢,就是出让了这家店一部分的所有权,从而换来了资金。

股票的本质就是,公司拿出部分的所有权换取资金,用于后续的经营发展。

如果你买了蒙牛的股票,就相当于你出钱换了蒙牛的一点所有权,蒙牛只要赚钱,就得分你一点。

如果你买了阿里巴巴的股票,就相当于你出钱换了阿里巴巴的一点所有权,阿里巴巴只要赚钱,就得分你一点。

这些公司分给你的钱呢,就叫做分红。

所以说,股票可不是一串虚拟的数字,也不是屏幕上那些红红绿绿的线条,它的背后,是一家家实实在在的公司。

投资股票的赚钱方式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一种赚钱方式,那就是公司分红。

公司越赚钱,大家分的越多。这个赚钱方式在股票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了。

股票发展到后来呢,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赚钱方式,那就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我们还是拿老王和翠花来举例子:

老王和翠花的沙县小吃店越做越红火,很多人看着眼红,都想入股。

附近有个富婆叫马兰花,主动上门来找翠花,她说:翠花啊,我想花20万买你手里的股份,你看行不行?

翠花算了一下,他手里的这些股份,买的时候是2万块钱,现在卖20万块钱,翻了十倍呐,于是她决定同意马兰花,卖掉手里的股份。

这个例子中,翠花做的其实就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总结知识点:

1,乱投资是找死,不投资是等死。在通货膨胀面前,不投资不仅不安全,而且是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2,股票的本质就是,公司拿出部分的所有权换取资金,用于后续的经营发展。

3,股票赚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司分红,另一种是低买高卖。

日拱一卒,积少成多

第二课:钱难赚,保险别乱买

理财就是理生活。

社保:有限的保障

今天,我们先来说一部曾经大火的电影,名字叫《我不是药神》。

里面的一个情节,一位老太太对着警察曹斌说:

“我病了三年,4万块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从这段话中,不仅仅是心痛老太太生病后家庭的拮据状况以及对生命的渴望,更多的扼腕叹息是她觉得自己已成为家庭子女的负担,却又无可奈何。

有人可能会好奇,我们不是基本上都有社保吗?药费报销就可以了,为何还会把生活吃得妻离子散,苦不堪言。

要回答这个问题啊,我们得先知道社保是什么。

社保,就是社会保险的简称。

绝大多数在企业工作的人,都会缴纳五险一金,单位给交一部分,个人再交一部分,这其中的“五险”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社保。

“五险”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尤其是其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我们接触频率非常高的。

因为不管是什么人,最需要受到保障的也就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养老保险是对老的保障,

医疗保险是对病的保障。

所以啊,很多人就觉得,既然社保就能给我保障,那直接躺赢就可以了。

如果这样想就太天真了。

电影里这个天价药名叫格列宁,现实中叫做格列卫,是很久以后才被纳入医保的。

到目前为止,很多治疗重大疾病的特效药、副作用小的进口药,医保依然是不能报销的。

真正能报销的药品,在已知药品名录里仅仅占到1.4%。

所以说,医疗保险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那养老保险呢,其实作用也十分有限,如果经过N年的通货膨胀,要靠养老保险保证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难度。

社保的原理就是要覆盖尽可能多的人,要覆盖这么多人,那么保障程度必然不高,否则谁也承担不了这个巨额的成本。

所以我们要及早认识到,社保只是最最基本的保障,虽然必不可少,但是作用十分有限。除了社保,我们还需要给自己配置一部分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补充社保不足

说起商业保险呢,不少小伙伴对它的印象其实不太好。

一个原因是,在八九十年代,保险行业刚刚在国内兴起,有些不负责任的保险推销员,为了销售额不择手段,总是把自家的保险产品说得天花乱坠。

结果当事故发生时,当初的许诺却得不到兑现,这就会导致大家一听说某个人是卖保险的,天然地就有点抵触,久而久之就觉得商业保险不太可信了。

还有个原因是,商业保险的保单上啊,一条一条的规定写得非常细,非常杂。等到真的出事以后,就变成了这也不能保,那也不能保。

其实,这些都是行业乱象导致的,并不是商业保险本身的错。

只要我们学会配置商业保险,就可以轻松避开这些买保险的雷区了。

商业保险主要包括两大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呢,保的就是人的生命或身体,财产保险呢,保的是财产及相关的利益。

今天我们就主要讲讲,与大家生活更密切的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主要分为四大类: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和寿险。

其中,重疾险和医疗险同属于健康险。

意外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障意外伤害而导致的死亡或者残疾。

注意啊,是意外伤害,如果是生病导致的死亡或者残疾,那意外险是一分钱都不赔的。

意外伤害有严格的定义,必须

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以及非疾病的,

这四个条件有一个不符合,那都是不赔的。

重疾险,补偿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般来说,当确诊疾病并符合保险条款时,保险公司就会直接赔付保额。

不过呢,重疾险只保障重疾,如果生的是其它病,重疾险就派不上用场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医疗险啦。

医疗险,理赔的是医疗费用,

只要是符合赔付标准的,都可以按照保险条款进行报销。

医疗险与重疾险最大的区别是,

医疗险是报销型的

花多少报多少,报销的费用不会超过实际花销。

重疾险是直接赔付性的。

最后一个是寿险,理赔的是人的死亡。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死亡,只要人死了就理赔。

不过自杀的情况有些例外,为了避免有些人想不开了用自杀骗保呢,一般是买寿险两年后的自杀行为才会理赔。

在这里提醒小伙伴们记住一句话,

保险的作用不是降低风险,而是转移风险,

避免意外发生后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比如老王买了重疾险,这并不能降低老王生病的风险,但是有了这份保险,一旦老王患了重疾,就不用担心为了治病而倾家荡产了。

避开保险的误区

在本节课最后,我们来谈谈

配置商业保险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关注老人孩子多于经济支柱。

一个家庭中,谁是最应该配置保险的人呢?那我们就要看,谁如果不在了,会使整个家庭的损失最大。

这里说的损失不是情感上的损失,而是经济上的损失。因为我们刚才说过,保险的作用是转移风险,避免意外发生后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不在了,对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影响最大,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日常开支。

所以,

最应该配置保险的,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

而不是老人和小孩。先把大人的保险配置充足了,再考虑孩子和老人的保险。

第二个误区:关注产品多于需求。

许多朋友在做保险规划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买哪个保险产品,别人说啥好就觉得啥好,市面上什么保险产品火就也跟风去买……这些,其实都是不对的。

我们买保险,买的就是保障。应该首先根据家庭的负债情况、未来对家庭孩子的教育支出、家庭必须的生活费的支出,来量化家庭支柱各自承担的责任,以选择最适合家庭的保险产品。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买刚需房,一般负债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是给家庭支柱的保单却只有10-20万,这样是达不到我们买保险的目的的,一旦真的出了什么事,这点保额根本不能给家人提供足够的保障。

第三个误区:不做财务分析。

保险到底怎么买呢,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理财师了,他们给我们一份更精准的分析。

在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告诉他们你真实的财务状况。

很多小伙伴会想,收入是个人的隐私,不应该随便告诉别人,特别是那些涉世未深、收入还不高的小伙伴们,更是羞于剖析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

但如果不提供这些,他们又如何根据了解你的需求,进行个性化保险规划呢?

这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医生肯定是了解你的病症以后,才可以对症下药~

所以,当需要理财师的精准分析时,大胆告诉他们你的家庭负债、日常必须支出是多少,有多少流动资产,夫妻双方收入如何等各项财务方面的问题吧。

敲黑板划重点啦

下面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五险一金中的“五险”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保,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第二,社保只是最最基本的保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给自己配置一部分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分两大险种: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第三,保险不能降低风险,但可以转移风险,降低意外发生后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四,保险配置应该优先考虑家庭经济支柱。

第五,买保险,要优先考虑需求,看自己需要哪些保障,再来挑选合适的产品。

第六,买保险,财务分析不能少,按实际说出自己的财务状况,专业人士才能给你精准的保险配置建议。

日拱一卒,积少成多

第一课:都说钱不值钱了,我该怎么办?

理财就是理生活。欢迎来到长投学堂小白理财训练营。

这节课主要为大家解答两个问题:

第一,我为什么要理财

第二,理财有哪些误区

关于“钱不值钱了”这个话题,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东西说起: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吃过老冰棍吧?尤其是对于80后、90后来说,老冰棍绝对是儿时不可缺少的回忆了。如今不少厂家也在打这张怀旧牌,一块钱就能买一支老冰棍。

不过呢,大家肯定还记得,小时候吃的老冰棍,哪有一块钱那么贵啊?一般两毛钱就能买一支了。

要是我们会时空穿越,把一块钱送到小时候的自己手上,那他一次性就能买五支老冰棍了,走路都带风。

同样是一块钱,当年能买五支,现在只能买一支了。这就是很多人经常感慨的,钱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

“钱不值钱了”在经济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通货膨胀”,指的就是物价持续的上升,虽然我们手里拿着同样的钱,但购买力会一年比一年低。

一样的钱,昨天能买奥迪,今天只能买奥拓,明天能买一包奥利奥就不错了。

关于通货膨胀,表现最明显的应该是房地产市场了。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发生这种事,张三他爸当年赚下一笔辛苦钱,原本买两套房不成问题,但就是攥着钱没舍得买,结果现在把钱拿出来,只够买个洗手间了。

这种人,就是吃了通货膨胀的大亏。

“通货膨胀”通常对三类人很不友好:

第一类人,把钱压在枕头底下的人。

掏钱出来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扒开一层又一层。这类人是投资小白中的战斗小白,就连存进银行拿点利息都不去做。

自己的钱,放在家里多少年都不会涨,但是物价一直在涨,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被通货膨胀吃掉。

第二类人,把钱存进银行的人。

这类人的觉悟高一点,知道把钱存银行不仅有利息,而且还安全。

但是他们没计算过,

银行的定期利息一般也就年化2%左右,

而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呢?

近20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在5%左右。

这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卡车上赛跑,人向前跑了两米,卡车往后倒了五米,感觉自己在前进,其实被卡车拖回去了。

把钱存进银行,还是跑不赢通货膨胀,还是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被通货膨胀吃掉。

所谓的存进银行安全,其实根本不安全,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无形地蚕食掉你的财富。

第三类人,靠一份固定收入过日子的人。工资虽然涨了,但是涨的那点钱刚够买俩包子塞牙缝,涨幅根本跑不过通货膨胀。名义上是涨工资了,实际上日子过得紧巴巴,还不如从前。

投资跑赢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这么可怕,那么我们要怎么打倒这只小怪兽呢?

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只要发挥逆向思维,避免上面三类人的做法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要把钱存在家里,也不要把钱全部存进银行,更不要依靠一份固定收入。

具体该如何操作,答案我们要学习的这两个字:投资。

投资可以帮我们打败通货膨胀。刚才我们说到,历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在5%左右,那么我们投资的收益率只要高于5%就可以了。

像余额宝这样的产品,收益率一般在3%左右,注定是跑不赢的。

而投资基金、股票,只要我们经过系统地学习,收益率超过5%几乎不成问题。

比如基金定投,长期坚持的话,收益率甚至可以高达到15%。

这就是投资的好处,不仅能够帮我们打败通货膨胀这只小怪兽,摆脱钱不值钱的焦虑,还能够增加我们的收入,让我们赚到更多的钱。

从投资自己开始

有句话叫做,不投资是等死,乱投资是找死。希望大家记住一条铁律,

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碰。

脑中无知识、冲在最前面,那叫莽夫,莽夫的后果往往就是炮灰。

到了投资这件事上,很多人就忘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还不会分析和估值,就匆匆买进了各种基金股票,最后基本都是赔钱的命。

不懂的不碰,先学习再操作,才是正确的投资姿势。

不过呢,从今天开始,各位同学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最值得投资的投资对象,那就是自己。

股神巴菲特有一个经典的“汽车”比喻: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辆汽车,而且它是你这辈子唯一能拥有的汽车,那么你自然会对它倍加爱护,你会更经常地加油,更小心地驾驶,等等。”

“现在思考一下,你这辈子只有一个身体,一个大脑,你就会更爱护它们。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一个人最主要的资产,就是自己。”

所以说,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投资对象,把学习的过程当做是一笔投资,慢慢实现自我的增值。这将是一笔最有价值的投资。

敲黑板划重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知识点:

1、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持续的上升,钱不值钱了,钱的购买力下降了。通货膨胀对三类人很不友好,分别是,把钱放家里的人,把钱存银行的人,还有靠固定收入过日子的人。

2、投资可以帮我们跑赢通货膨胀,而且可以增加我们的收入。

3、不懂的千万不要碰,先学习再投资。

4、最有价值的投资是投资自己,让自我增值。

日拱一卒,积少成多

1.《长投学堂最后可信吗 长投学堂课程笔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投学堂最后可信吗 长投学堂课程笔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9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