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夏。阳光灿烂,听说有个好景点,在河津市固镇村。约几个好友同去。玩了半个时辰。走高速,河津北口下,直向西,就到了固镇,40公里。

古城门楼

固镇村位于河津市西北部吕梁山下,东邻209国道,北有上固公路,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素有“庚地咽喉”之称,是全市第一大村。固镇村下辖3岭一沟, 王家岭 、邵家岭、 软枣卜岭、 东沟。

河津第一大村——固镇

一个超万上千的人口大村, 以解放之后的六余年间始终居于河津首位。董其武将军就出生在这个村——固镇。固镇号称"古耿重镇"

固镇,人多地少,地少不说,大多是石铲地、旱地、旱涝不保收的半荒地。为了维持生活,农闲时上山背炭,上山砍柴,杀藤编筐,挖树根烧木炭换钱。养猪、养羊、养鸡是最基本的家庭副业。

固镇,地理位置特殊,西临沟涧,东临东沟,南临南坡,只有北门通往大路。这个村子,在宋末,明初因防匪患便倾力筑城,城墙高约三十米,享有两丈余,城周围还有护城河,东西南北四个门,这门特别,有许多机关和防护暗语,外人夜里根本混不进去,开门的钥题不是大家意识里的铁锁和门栓,城上有人巡夜,城上的宽度小平车可以来回跑,看门人三人一组,每一个人都有一把木制的不同型号的钥匙,只有三个木制的钥匙同时插上,门才能打开。固镇,这个名字就很牢固,村子的地形就是一个“固”字。老人们常说,河津的固镇桃,万荣的丁樊果。西沟涧每年夏季甲鱼乌龟出来晒太阳,涧水清澈常年不绝,也只有这一块地方种出来的桃才好与传说中的仙桃比甜比蜜。

固镇村子里的人,朴厚之极,实在之极,每遇婚丧嫁娶你就知道,再贫穷的家庭,也会使出吃奶劲,泼上让亲戚朋友吃好喝好,绝不算计,哪怕是平日里吃糠咽菜,借高利贷,也要把穷面子撑起来。实心待客,实心为人是北坡以北村子的一个典型代表。

固镇村每年闹故事,也就是闹社火,你就知道,在上个世纪六上年代,家家户户闹粮荒,正月十五连高梁米都吃不上的村民,敲锣打鼓就闹了起来,尤是固镇的干板腔,粗俗的让你乐个死,实在的让你肚子疼。“板板得馍就胡萝卜,走街串巷闹到县里头”,就是在艰苦年代的真实写照。

固镇有许多故事,为了水跟西硙村油锅捞钱,为了水敢跳王家岭的崖。

还有更大的事,日本鬼子在北坡上最大的据点就是固镇村。

日本鬼子在固镇村一驻扎就是八年。这八年里,固镇村民在钢刀下度日,但有与固镇村有一点亲戚关系的人还是沾了固镇村人的光。毕竟固镇村人说的话还算管用。

固镇村是北坡一带最有历史景点的化石村,这里拥有一个民族苦难史的浓缩点,在八年抗战中,固镇村人与日本鬼子进行着无声的抗争。

固镇村还有一个特点,本村都是亲戚。北街女嫁南街儿,西街娃娶东街女。一有啥事 ,半小时之内全村人便知晓了,这叫好事坏事不出村。

解放后开始拆城墙,大家恨它围的太实,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就是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那会儿,城墙上的干土都用作垫牛圈了。如果固镇村城墙能完好保存到今天,它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旅游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一大笔财富。可惜的不是。在河津只有固镇才能城镇,人口数量的背后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此村安全系数最高,防御能力最强,这是固镇比其它邻村得以保全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第35军218旅旅长、第65军101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

董其武将军简介

二层地道,一走出,豁然开朗!一个大厅!

农耕文化展室。

展室都通地道。

各种庙宇多多。

英贤堂也是个地道口

老匾,未详看。

二层地道有十多个出口,出来是个游泳场。

固镇古城图。

固镇名人辈出。

稷山画家裴月胜的画。

古时,固镇的藏银洞。

景区碑记

大树里面也是地道口。

摇摇桥。

河津固镇明代名人一一原智林。

明朝万历年间 固镇村人 原智林为村里修了一个长约十里的城墙。

修这道城墙有一段不能不说的传奇故事。原智林是村东原姓的后人。

其幼年丧父,与寡母吴氏相依为命。原智林生性憨厚,勤劳朴实,靠上山驮炭养家糊口。

有一年深秋,原智林鸡鸣起床牵驴上山驮炭。他越过西涧,走到西碜地时,朦胧中看见距已十余米处有一对白色公羊正在头角相撞拼命格斗。原智林非常纳闷:一大早哪来的羊呢?看那羊的模样,原智林断定它们不是村里人的。原智林忽然觉得这是上天有意给他安排好的机缘,他只要捉到了那两只公羊,比上一回山驮炭划算多了,便想趁其不备去捕公羊。二羊正在搏斗,见有人来追,便朝北山方向且战且退,窜入山谷不见了踪影。

原智林此时一心要捕获公羊,追到山谷不见了二羊的踪影,灰心欲返的当儿,他扭头西望,发现左边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山洞。以前原智林上山砍柴从未发现这个洞,他忽生好奇之心,爬上峭壁,进了山洞。山洞幽深,忽明忽暗,似有星光在前方一闪一闪。他朝着闪光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前行,快走到尽处眼前忽然一片光明,一个拱形的圆洞立在眼前,再往前走,便见满洞堆着金银财宝。面对此情此境,原智林只想着娶媳妇、买地的好事,他就把可以流通的银元挑出来,装满了布袋和褡裢,出了山洞往回走。沿途碰到本村和外村上山驮炭的乡民,有认识他的就问他“智林,怎么这么早就回家了?你驮的啥?”憨厚的原智林不会撒谎,便如实说:“我驮的是银元。”别人就笑他,以为他是在白日说梦话,没有人相信。

一连几天,原智林都是一个人往返于山洞,将银元驮回。母亲见原智林驮了那么多银元回来就对智林说:“咱们不能光顾自己发财,你舅舅家的日子也过得不怎么样,也叫他和你一起去驮银元吧。”第二天,原智林就去了离固镇不远的寺庄村外婆家叫舅舅和他一起去驮银元。谁知道,舅甥二人到了原来的山洞前却怎么也找不到洞口。二人只得空手而返。回到智林家,他们仨人一起整理智林驮回的银元,用斗一量,整整十石八斗九平升。

在整理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更奇妙的事情:每个银元的背面都刻有“原智林得银十石八斗九平升”的字样。仨人不仅好奇,也很纳闷。原智林的母亲就对智林说:“找不到洞口就别找了,反正这些银元也够几辈子用了,就让你舅驮上一褡裢回去吧。”哪知道,智林的舅舅把银元驮回家往缸里一倒,倒出的不是银元,全是卵石和瓦块。智林的舅舅叹气着说:“刚才我是亲眼看见装进去的是银元,怎么一倒出来却都成了卵石瓦块了呢?看来这不是咱们的财,还是让我送回固镇吧。”智林的舅舅又将倒出来的那些卵石瓦块装进褡裢送回了固镇。到智林家一倒,又全是银元,仨人见状,更是惊叹无比。

原智林见此情状,就对他娘说:“娘啊,我爹下世早,这些年多亏乡里乡亲周济关照,我们才有了今天,这钱是上天所赐,我们不能独享,我要拿这些钱给村民们办点好事。”智林就把自己得到这些银元的过程告诉了村里得高望重的长辈,并说了自己的意愿。他要给村民们办好事的想法得到了长辈们的赞许。恰好当时山贼流寇猖行,大家商议修建一座坚固的城墙以抵御山寇,保护村民。

据记载,固镇的城墙高两丈有余,厚五米,城楼为砖木结构,分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头砖砌锯齿形垛口,门洞宽可行走马车。东城门挂“迎旭门”匾,西城门挂“晚霞门”,南城门挂“耿地咽喉”,北城门挂“人杰地灵”。固镇的城池外轮廓呈椭圆形,站在吕梁山上鸟瞰固镇,它就象一艘巨船,横卧在吕梁山下,涧水之畔。时间跨度已经很大,从明朝万历年到现在已过去了几百年,这漫长的岁月里,固镇的城墙一直起着防贼御寇抵抗外侵的作用。

(摘文)

固镇地道,还是比较神秘的,长长的暗道地走进几十米后里面忽到分叉路,脑子忽然有点奔溃,难道这就是迷晕道,最终寻着声音选择了右叉口,终于寻了出口,前方豁然开朗起来,原来从一层钻地道,出来时已然上了二层出来了,这一点景是我游览固镇抗日根据地最大的亮点,(摘文)

地道玻璃栈桥,

日军侵略时司令部,一个加强营,一千日伪和汉奸,糟蹋河津。

在战地司令部乘乘两轮日本摩托。

鲁班,怎么成了“车神"。常开车的要敬一敬。

景区风光。

玻璃地道里,下面深着哩!

景区三叠瀑布。

编者:老A

稷山县作协名誉主席。

原稷山县经贸委主任,广播电视局长。

1.《董其武 董其武故里一一河津固镇游 2020年4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董其武 董其武故里一一河津固镇游 2020年4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40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