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年3月中旬。

这个时候,如果你飞到智利的“南极小镇”蓬塔阿雷纳斯,或者到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很大可能看到一船一船的中国游客,准备从那里奔赴南极。

这种景象的出现令世界感到震惊。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的统计,2008年以前,我国游客在南极游客总量中占比还可以忽略不计,但到了2015至2016年度,全球赴南极游客总数为38479人,其中中国游客占比就达到10.6%,与排名第二、占比11%的澳大利亚基本持平,比上一旅游季增长超过25%。

2016至2017年度就更夸张了,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赴南极旅游的中国游客已达5286人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南极旅游客源地。2018年度是否会创下更大奇迹,世界基本上不存怀疑。

目前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有众多旅行社开展南极游服务,价格在每人八万元至十多万元之间,贵的三十多万也有,主要采取从国内飞抵智利、阿根廷等地乘坐邮轮方式完成,行程在两周至二十天之间。除东部沿海省份外,还有从贵州、山西等地出发的中国游客。

花费不訾、时间漫长,在这样的南极旅程中,除了企鹅、鲸鱼、海豹和冰川,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就是能够登陆中国的极地科考站进行参观。

当然,尽管现在中国在南北极已经有了5个科考站,但普通人能去的,基本上只有位于南极半岛的长城站一个而已。粗粗的估算,大概两个月里面会有2000人左右奔赴那里,当然也包括一些国际游客。

长城站那也真是我们的脸面。

从20世纪80年代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现在的长城站,说是半岛数一数二的大站,毫不夸张。比周边的俄罗斯站、智利站,还有可怜的,没有水源的,经常不能洗澡的韩国站,硬件要好上很多。

用官方一点的措辞表述,叫“目前有12栋建筑、占地2.5平公里的长城站已经是南极半岛海域设备较为先进、条件较为优越的科考站点之一,对国外科考人员具有很大吸引力。”

我们强不强呢?说不强那是谦虚。

我们的国力足以支撑我们在距离国家17000公里之遥的地方,要船有船,要人有人,要站有站。过去几年间,大家都知道军舰下饺子,可能不知道,我们的科考船也在“下饺子”,连好几所大学都开搞了大型科考船。

但是,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国力有多强”,是“美国国力有多强”的一个翻版。那美国在南极,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就在中国每年派一到两艘科考船不远万里、奔赴南极或者北极的时候,美国在蓬塔阿雷纳斯一地,就常年有2到3艘科考船停泊,“换人不换船”。这些科考船大多数都是破冰船。

2014年,我们的雪龙号救了俄罗斯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结果自己一度受困,美国客气地问,要不要派北极星号去救我们。最后我们靠自己的导航遥感,闯了出来。但是这次连环救援本身,就足以说明国力的差距。

“北极星”号破冰船也许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非核动力破冰船,它可以提供7.5万马力的动力,是俄罗斯船的25倍,“雪龙”号的5.5倍。

我们游客增长迅猛,但2008年以来,美国游客在全球赴南极游客中占比长期保持在35%以上,可以说是“一支独大”。

长城站很不错,但是,美国才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极地科考站,夏季高峰期常年维持在2000人的规模,“一年的科考量就超过我国1985年至2015年这30年的总和”。

和美国比,我们强吗?

这还是硬件的差距。

再举个软件的例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会不仅开放科考站给游客参观,并由站内科学家介绍情况,还鼓励科考站专家采取登船方式,面向来自全球的游客进行极地和海洋科普,重点展现科考成果以及对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视,这些都是免费的。

更不用说高端海洋装备主要是美国和法国在制造,海洋科研仍是美欧主导了。

望其项背了吗?

恐怕还没有。

所以,我们有多强?

我们有一点强,但是不够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转载自点兵君】

1.《中国国力 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到了什么地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国力 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到了什么地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