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经典是活在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文化丰碑。一个没有经典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重视经典的民族也没有希望,一个不能活学活用经典的民族同样没有希望。”继《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著名作家、文化学者雪漠又推出《雪煮<道德经>第二辑》,继续解读“老子的心事”。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贰辑》主要注解《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至第四十二章,延续第一辑的论述方式,力图在东方哲学的框架内解决现代人的困惑与热恼,并在注解中着力强调经典的学以致用,满足当代读者的需要,在展现古代中国智慧的同时,希冀以《道德经》五千言帮助读者提升精神境界,获得更多的知行智慧。“中国有很多非常伟大的经典,老子《道德经》是其中之一,甚至是‘众经之首’。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发现自己身上本有的智慧,这就是‘道’,每个人都有。它让我们在黑夜之中可以看到一盏灯,任何时候,只要经典存在,民族就有希望。”在雪漠看来,经典告诉读者的是该如何活着的意义,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明白地快乐地活着更重要,“经典最伟大之处就是其中包含的智慧、人道主义,如同一道光,总能照亮我们的生命时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高的不是《圣经》,而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外文译本总数最多的经典名著。雪漠说,老子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很少,只写了他是哪里人,活了多少岁——有人说160岁,有人说200岁,司马迁不能确定——还写了他和孔子见面时说了什么,孔子是如何评价他的;礼崩乐坏之后他知道周朝没有希望了,决定隐退,从函谷关出关时见到尹喜,尹喜请他为后世留下一本书,于是有了《道德经》。《史记》上还记录了一种猜测之说:周朝的某个太史儋曾对秦献公预言,秦国几百年后会出现一个霸主,这个太史儋有可能是老子,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不是,司马迁不能确定。此外,再也找不到什么对老子生平的记载,就连民间杜撰的故事都不多见。对后人来说,老子就像一团雾,也像一个谜,怪不得有人曾经怀疑他的存在。老子真正做到了自己所强调的守弱、低调和不多言,但也因为如此,他活成了一个概念,一个神话,而不是一个有过血肉之躯和七情六欲的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如何走上修道之路的,不知道他是否遇到过什么挫折和打击,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得道,在修道之路上走过多久,有过怎样的灵魂历练,也不知道他如何克服自己所面对的那些难关……他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问号。
“站在作家的角度,老子的神秘给了我更大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实践者,我从老子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老子已经留下了他最该留下的东西。此外的一切,都像梦一样,在不断地过去。对老子的最好纪念,可能也正是他想对我们说的:忘掉我吧,记住我的思想和智慧就好。”雪漠说。
延伸阅读:
被故土忽视的圣人
雪漠
2017年初,我出版了《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该书得到一些好评,成为我的畅销著作之一。很多人都关注第二辑何时出版。因此,我在创作史诗《娑萨朗》的间隙,开始了此书初稿的修订和增补。
就在处理书稿的时候,我看到一则消息:2016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最新统计数据,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高的传世经典不再是《圣经》,而是老子的《道德经》。另外,《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外文译本总数最多的经典名著。当然,销量不能代表影响力, 但它能代表世界对《道德经》的认可及喜爱。遗憾的是,《道德经》虽然在世界上名声震天,但是在它的家乡中国,它的影响却谈不上很大。
《道德经》确实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经典,它跟佛经一样,也揭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关于真理的奥秘。比如道的存在、道的体现、得道者的特征以及宇宙的真相等等。而且,它跟佛经的话语体系完全不同,与佛经相比,它更接中国的地气,因此理应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但因为很多原因,它在中国一直没有引起该有的重视和反响。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在德国住了很久的中国人回国探亲,德国朋友请他帮自己带一本中文原版的《道德经》,他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就一口答应了。结果,回国之后,他找了好几家书店,都没有找到《道德经》。更让他吃惊的是,有些书店老板居然不知道老子是谁。在他看来,中国人不知道老子,就像德国人不知道康德一样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中国的现实,中国人确实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视《道德经》。
据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讲话中说,希望每个家庭都买一本《道德经》,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而德国电视台也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每四个德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收藏了《道德经》。直到今天,老子思想在德国的影响力仍然很大,许多书店里都有老子的著作和名言集,有些父母将《道德经》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孩子,希望孩子将来以这本书中的智慧作为人生指南。有些德国人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子的敬仰,将老子的名言裱起来,挂在客厅的墙上。有德国足球皇帝之称的弗朗茨·贝肯鲍尔几十年来一直随身带着《道德经》,运用老子智慧做出了很多重要的人生选择。英国哲学家克拉克(J. J. Clarke)甚至认为,现代经济自由市场原理的源头不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是老子《道德经》的“无为而治”。所以,老子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升华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
当然,西方世界之所以这么重视《道德经》,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西方人真正注意到老子思想,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那时节,欧洲政治经济社会一派萧条,无论是战争带来的创痛, 还是文化暴露出的弊端,都让人觉得非常沉重。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著作《西方的没落》中指出,西方文化正在走向没落;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在写给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信中提到了对西方文化的担忧,他认为,欧洲文化的弊病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不汲取东方文化的精髓,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欧洲文化就不足以言自存。他的意思是,欧洲文化有着基因上的缺陷,因为这个缺陷,它已经濒临消亡,它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杀毒软件”,为自己消除文化程序中的病毒和漏洞,而这个“杀毒软件”就是东方文化。他的看法代表了当时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认知。所以,几乎在同一年,欧洲大地上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很多西方学者都到东方来取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发现了中国文化和《道德经》。比如,1920年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访问中国,中国人提倡的礼让、和气、智能和乐观很让他感动,老子思想更是让他惊叹。他说,两千多年前就有这么深邃的思想,真是不可思议。而《道德经》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也震撼了无数的西方人,让他们从战争造成的创痛和空虚中解脱,得到精神上的自由。于是,《道德经》就彻底在西方世界“热”了起来,并且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因此,有人认为《道德经》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先驱。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甚至在著作《世界文明史》中说道,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
他的话当然有些夸张,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书值得留下来,比如三藏十二部,比如那些伟大的文学著作等。这些著作都蕴涵了巨大的人类智慧,是人类的精神宝藏。只要人类存在,这些智慧和思想就会一直流传下去,滋养人类的心灵和灵魂。但是,我也理解威尔·杜兰的心。他不是在否定其他书,而是在强调《道德经》的重要性。为了强调老子的《道德经》,他无形中将自己的作品也否定了。用老子的话来说,这就是“公心”。老子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所以,他的作品——无论是《世界文明史》还是《哲学的故事》—— 在世界上的影响都很大。
威尔·杜兰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值得我们敬畏。他一辈子致力于将艰深的哲学通俗化,让哲学智慧走入老百姓的生活,并且用了足足五十年去创作《世界文明史》。没有一定的境界,任何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而这位了不起的学者对《道德经》是如此推崇,其语气甚至有点狂热粉丝的味道,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我们自豪。因为,很多时候,一部著作对世界、对人类的影响,远比它的销量更加重要。所以,即使《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圣经》,我们也要肯定《圣经》。在西方,很多杰出人物正是因为信仰基督教,才成为他们自己,并做出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的事,所以《圣经》非常伟大。《道德经》也很伟大,它与《金刚经》《圣经》等经典是不一样的伟大。能在《道德经》中得到的东西,在其他经典中是很难得到的,比如大道观照下的应世智慧与和平思想等。这也是我解读《道德经》的原因之一。
我觉得,世界上可以有无数好书,但绝对不能没有《道德经》。人可以不读很多好书,但不能不读佛经,也不能不读《道德经》。如果一辈子都不读《道德经》,或者不能真正地读懂《道德经》,对每个人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当然,比读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我一直强调,经典的意义不是让人读,而是让人学以致用。我解读经典的目的,也不仅是为了帮助大家求知,而是为了帮助大家学以致用。经典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程序,也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对经典的解读,则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智慧,也是一个时代的智慧。不同的时代,对经典有不同的讲解。每一种讲解,只要能适合当下的时代,能让当下的人学以致用、升华自己、改善生活,能提升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就是对的。因为,所谓的对错,本来就是相对的。
希望这本书能打开一扇窗户,让当下的中国人能更加了解《道德经》,更加了解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宝藏,并且将老祖宗的智慧运用于日常生活。一旦你真正地潜下心来,学之行之,就会发现,《道德经》不只是表面看来的“五千言”,不只是一些关于道家的知识,它蕴藏着极为博大的智慧,能作用于点点滴滴的人生选择,作用于人的一生,让每个真正的读者都成为了不起的人。
1.《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为何能成为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高的传世经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为何能成为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高的传世经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