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的9月18日,苏格兰将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从“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独立出去,成立一个国家名叫苏格兰。

下辖的一片区域闹独立,中国人会觉得,这是大事啊!更何况,先不说苏格兰占不列颠岛面积的三分之一,那些资源——北海石油天然气、B开头格子围巾的羊绒原料、三文鱼和威士忌——全都来自苏格兰。

但英国人不这么想。外国人访英,惊觉 “大英王国”从伦敦到威尔士首府卡迪夫再到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要舆论没舆论,要气氛没气氛。就算上了新闻,也多半以“知识普及”形式出现——假设独立成功,政治、财政、教育、医疗会受哪些影响,……鲜有感情色彩,搞得像公司出纳在核一笔笔账。

面对分裂,大英王国就真的那么淡定?

以伦敦为中心、无论是官方还是民众所表现出来的这份淡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体谅。

苏格兰从历史上来讲就是个独立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外国”(英格兰)侵略,直到1706年签署《合并条约》、次年签署《联合法案》,苏格兰和英格兰才算从“共主”真正合并成了一个联合王国体。即便如此,该合并当时在苏格兰就引起很大争议,苏格兰诗人彭斯作诗大骂这些屈服于英格兰黄金的“卖国贼”。

即便后来成了大不列颠王国的一部分,苏格兰一直都还保持相对独立,他们有自己的卫生、教育、法律系统,有自己的议会、银行、货币。

同样十块钱,苏格兰币就和普通英镑“长得”很不一样。理论上这钱只能在苏格兰用,但实际上拿着苏格兰币到英国任何地方,大家都会收。外国人奇怪,既然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不索性统一用英镑?这也许就是苏格兰人保持自己民族身份认同的一种手段。

同样,要在人堆里辨识苏格兰人很方便。只需一开口,几个单词一蹦,浓重的苏格兰口音就暴露了身份。介绍自己时,他们不说自己是“不列颠人”,而是自豪地说自己是“苏格兰”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说的是“英语”,那是“苏格兰语”。

在那里,男人穿格子裙,吹风笛,打高尔夫,喝威士忌。要理解这些,去看电影《勇敢的心》吧。人家苏格兰王国此前存在了八百年。论独立,苏格兰的确有这个“资格”不是?

除了尊重,还有不耐烦。非苏格兰的英国人巴不得苏格兰赶快独立。他们觉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为了维持表面的统一,在中央财政分配上,苏格兰一直受到优待。反正英国经济主体又不靠苏格兰,踢掉他们日子更好过。

不久前,《星期日电讯报》一份民意调查报告显示,有59%的英格兰人支持苏格兰独立,48% 的英格兰人不仅希望与苏格兰说再见,还希望与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分家。在联合王国内部,“族群认同”大于“国家认同”,现实经济利益大于“血浓于水”的必要性。

经济利益,同样也是苏格兰谋求独立的驱动与底气。北海油气的发现和开发,年缴税88亿英镑给中央政府。独立派认为,一旦独立凭着这些油气,国民经济繁荣指日可待。

对此,笔者曾与几位苏格兰学者有过交流,他们大多认为,虽然“精神独立”对苏格兰来说无可争议,但国体独立和经济独立,光是货币体系这一项,就足以给苏格兰带来较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虽然油气资源可以繁荣一时,但苏格兰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和对外出口,加之与英格兰形成长期依存的关系,单飞后能否保持活力是未知数。

他们还指出,对不遗余力鼓吹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首席部长萨尔蒙顿而言,当“国父”的政治私心恐怕大于公心。

没有铁腕镇压,没有严肃警告,唐宁街发表的声明和风细雨,以安抚感化为主基调,希望“我们还是在一起”。英国当局这是在示弱么?不见得。英国社会号称民主至上,“家长作风或家长权威”无论在大家(国家)还是小家(家庭)都一样行不通。

英国人倾向认为,“自愿”是一切的基础,能做到开门赶他走他还能回来,这才算是本事。所以,从文化角度讲,对待苏格兰独立公投,英国当局很难“铁腕”得起来,所能做的只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撇开公开表态不谈,英国当局之所以态度那么松弛,协议该签就签,话该劝则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底牌在手。当局估计,这是一个不可能成功的公投。民调专家约翰·柯蒂斯表示,支持苏独的人数比反对独立的人数少15至30个百分点。

英国当局将公投的议题特意设计为“苏格兰是否应该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分离出去”,请苏格兰人回答简单明了的“是”或者“不”,而不是给出“独立、不独立、更多财政自治权”这样三个选项,也是为了集中反对苏独人群的选票。

对谁能有权投票,英国也作了巧妙的设置。按协议,近80万在苏格兰出生、但现住在英格兰、威尔士或北爱尔兰的人没有投票权;但40余万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出生、现居苏格兰的人倒有投票权。

这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将这场公投与真正苏格兰人立国的理想分隔,把公投决定更多导向现实问题,引至由“当地人”(而非“苏格兰人”)作决定,从而将所谓的“苏格兰独立公投”核心内容“调了包”。

不出所料,民调结果基本都与钱挂钩。假设独立后的年收入多500镑,支持独立的人数立马上升,反之则下降。说到底,对大多数当地人来说,与自己荷包是不是每年多出几百块钱相比,苏格兰是不是一个国家显得并不重要。

谈钱,事情就容易了。

英国政府于是和颜悦色地“威胁”道,既然选择独立,那就拿出姿态来。以后英镑你们就不要用了,也别指望英国央行为你做担保,未来不仅要考虑自身货币系统产生的各种兑换成本,还要承担不小的债务,民众的养老金福利也会减少。这招一出,还真把一大批原是头脑一热的苏独支持者吓醒了。

笔者身边的英国同事大多认为,公投双方票数可能相当接近,但最终苏独不会成功。因为三百年下来,苏格兰对英格兰和英国整体的依存,已经到了独立不见得有什么好处的程度。只有傻瓜才和自己过不去。

是不是如此,两个月后见分晓。

1.《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区别 在英上海人:苏格兰真会独立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区别 在英上海人:苏格兰真会独立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