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快速全球化的市场,汽车行业格局近日“迎风而动”。据多家外媒报道,意大利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周一向法国同业雷诺公司提出合并建议,交易规模约400亿美元。如果该交易得以完成,不仅将缔造全球产量排名第三的汽车生产商,也将撼动全球汽车业。

强强联合

菲亚特是意大利著名汽车公司。2009年,美国汽车公司克莱斯勒破产重组后,菲亚特收购其部分股份。2014年两家公司合并,并组建起现在的菲亚特克莱斯勒。目前公司市值约220亿美元,意大利著名的阿涅利家族掌握约29%的股份。作为其同业竞争对手,雷诺市值约达190亿美元,法国政府是最大股东,掌握15%的股份。 

根据合并方案,两家集团各持有合并后新公司50%的股份;为弥补两家公司市值差距,菲亚特克莱斯勒提议向公司股东派发25亿欧元特别分红;该提议将通过一个总部位于荷兰的控股公司进行,但新公司总部尚未确定。 

据美联社报道,合并的想法由菲亚特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曼利提出,这也是自去年他上任以来提出的最大规模的举措。无独有偶,去年意外去世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前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生前一直寻求公司与其他汽车公司合并,但最终未获成功。而按照美联社的说法,这一提议也是雷诺的“关键时刻”,雷诺曾希望与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完全合并,但日产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因涉嫌经济问题被捕,使这一计划被打乱。 

目前,雷诺方面认为这一提议“友好”。周一,该公司董事会在巴黎郊外的总部召开会议,会后表示,雷诺“有兴趣”研究这项提议。在一份声明中,雷诺表示,这种融合将“改善雷诺的工业足迹,并为与日本日产、三菱的联盟创造额外价值”。 

有美媒指出,这一合并是“强强联合”:菲亚特克莱斯勒和雷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补性,前者在美国和SUV市场表现强劲,而雷诺在欧洲和开发电动汽车方面具有优势。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两家公司在中国都表现疲软,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而合并后的公司将重塑全球汽车业:将每年生产大约870万辆汽车,超过通用汽车公司,仅次于大众和丰田。《华尔街日报》补充说,加上雷诺的联盟伙伴日产和三菱,该集团的汽车年产量或跃升至1500万辆左右,远超竞争对手。 

菲亚特克莱斯勒在一份声明中称,合并后公司在所有主要地区、汽车市场和技术领域都将有强势表现,“全面且互补的品牌组合将覆盖到整个市场,涉及从豪华到主流等所有市场”,而通过“共享研究、采购成本和其他活动”,合并后的公司每年将节省50亿欧元。该公司还承诺,合并后不会关闭工厂,但没有说明可能存在的裁员问题。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菲亚特克莱斯勒现董事长约翰·埃尔坎或将担任合并后新公司的董事长,现雷诺董事长让-多尼尼克·塞纳尔或任首席执行官。 

投资者对这一消息十分热情。消息传出后,两家公司股价均大幅上涨,当天菲亚特克莱斯勒股价上涨8%,雷诺上涨12%。

抱团取暖

两大车企抱团取暖的背后,是汽车业正经历结构性变化的大背景。 

当下,汽车业正面临重重挑战,在开发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车内互联性方面,车企面临巨大投资压力。另外,监管机构不断敦促汽车制造商满足更严格的气候变化法规,中国、美国、欧洲等全球较大市场的汽车销量不断下滑,也给车企整合带来新的紧迫性。 

而挑战当前,谋求“抱团取暖”的不止这两家公司。德国豪华汽车市场上的两大长期竞争对手——宝马和戴姆勒公司已选择联手打造汽车共享和其他新型移动服务。大众汽车、戴姆勒、福特汽车和宝马也在联手建立遍及全欧洲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正就共享新轻型商用车的技术进行谈判,该车型将成为未来首批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之一。 

“这项业务将给两国带来好处”,菲亚特克莱斯勒董事长约翰·埃尔坎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他以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为例,说明收购10年以来,双方从中获利。金融公司杰富瑞公司的分析师表示,很难反对这笔交易的“逻辑”,因为每家公司所覆盖的市场和提供的品牌相当契合。 

彭博社指出,通过合并,菲亚特和雷诺的地位可能得到增强,雷诺将有机会进入北美市场,而菲亚特或在俄罗斯获得影响力。路透社指出,菲亚特在北美以生产RAM卡车、吉普而闻名,但上季度在欧洲出现亏损,其在欧洲的多数工厂产能不足50%,还面临新的减排措施,而雷诺则是电动车领域的先行者,拥有相对节省燃料的发动机技术,在新兴市场拥有强大存在感。 

而这一合并,也可能对其他同行产生影响。《华尔街日报》称,在欧洲,福特在这一庞大集团面前相形见绌,“突然间变成一个小角色”,可能迫使福特和大众完成合作谈判。路透社报道称,其他车企也可能会迫于压力、寻找合作伙伴。 

银行Bankhaus Metzler分析师Juergen pieper认为,菲亚特和雷诺正通过扩大规模来站稳脚跟,这对大众市场的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个不错的主意,“从纸面上看这个提议不错,但交易的执行是一个重大问题”。

情况复杂

分析人士警告称,执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复杂局面,包括失败风险、雷诺的现有联盟以及政界人士和工人反对任何可能的裁员等。 

一是对等合并面临失败风险。 

分析师菲利普·霍乔斯(philippe Houchois)和阿加瓦尔(Himanshu Agarwal)在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显而易见却被刻意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谁来管理这个实体”。谁将获得最高领导地位、哪些品牌得到推广、哪些得到较多投资等,都是面临的问题,而对等合并可能给管理带来难度。 

而汽车业的交易历史上不乏一些引人注目的失败案例。戴姆勒和克莱斯勒上世纪90年代的结盟被标榜为对等合并,最终由于文化差异和互相指责而宣告失败。Evercore ISI分析师阿恩特·埃林霍斯特表示,“市场将谨慎看待这些综效数字,因为以往曾有过许多承诺,且对等合并在汽车业从没有成功过。”这从侧面印证,将在北美、欧洲和日本拥有生产设施的公司合并并非易事。 

二是雷诺的现有联盟。 

1999年,雷诺收购日产汽车公司股份,双方结成雷诺-日产联盟;2016年,雷诺-日产联盟收购三菱汽车,形成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去年,日产前董事长戈恩被捕后,雷诺与这两家日本公司的合作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此次合并,合作近20年的伙伴日产和三菱不见身影。知情人士表示,菲亚特已将合并谈判的条件设定为,雷诺同意在短期内不寻求与日产达成交易,欢迎日本公司稍后加入合并后的实体。 

据报道,上个月,雷诺曾向日产汽车提出全面合并计划,但被否决。尽管菲亚特克莱斯勒表示,与雷诺的合并将适应联盟,并为其节省成本,不过目前尚不清楚,从长远看,如果与规模大得多的合作伙伴捆绑在一起,这些日本公司会作何反应。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赫弗(Ferdinand Dudenhoeffer)指出,戈恩推动雷诺与日产、三菱合并的计划,对日本企业来说“没什么吸引力”,2018年雷诺销量仅占联盟的36%,日本企业或许并不想与拥有这一业绩的法国汽车制造商进行合并。 

第三,就业问题。 

法国政府拥有雷诺15%的股份,政府女发言人斯本思·恩迪亚也(Sibeth Ndiaye)表示,法国政府十分赞赏合并的想法,但希望更仔细地研究条件,特别是“雷诺的产业发展”和员工的工作条件,“我们需要在欧洲建立巨人”。 

法国具有影响力的法国总工会(CGT)则对裁员发出警告,称希望法国政府保留新公司的拦截性股权。法国总工会的法比恩·加什表示,“我们知道,谈到合并的时候,最终付出高昂代价的是员工——他们失去工作,不得不与周围其他人竞争。” 

意大利右翼联盟党领袖、副总理萨尔维尼的态度经历了从反对到支持的转变,他说,如果菲亚特壮大,对意大利和意大利人都是好消息,但达成协议必须保护“每一个工作岗位”。 

日产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表示愿意就加强联盟前瞻性交换建设性意见,预计周三他将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与雷诺高管的会面。 

美国权威车评杂志《凯利蓝皮书》和Autotrader执行出版人卡尔·布劳尔表示,合并将会很复杂,因为合并后的公司涉及在美国和多个欧洲国家的业务,还涉及雷诺与日产、三菱间的关系。“理论上,这是一个强大的组合,但是把目标对准一个汽车实体,让所有人朝同一个方向划船,可能不太现实”。

1.《克莱斯勒破产 缔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巨头?菲亚特克莱斯勒提议与雷诺合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克莱斯勒破产 缔造全球第三大汽车巨头?菲亚特克莱斯勒提议与雷诺合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