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说,“热爱古物的人自然喜欢北平”。我爱北京,我爱它的古迹。我总觉得北京像个大博物馆。
梅兰芳纪念馆 袁璐 摄影北京有很多博物馆,我去过很多。以前逛博物馆,总是四下看看,四下看看,什么都看,好像什么也没看见。参观这里的感觉很好,这并不是没有附庸风雅的嫌疑。吴孟安老师讲解完之后,我有了一点参观的想法。参观前要有准备的来,在家做功课,查资料了解博物馆历史和艺术家生平,了解核心展品及其来源。这样不仅可以使访问有针对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行程,而且可以在访问前做好初步的思考,以便在访问中进行深入的观察。参观不能只看介绍,听正宗展品前面的讲解,可能会错过欣赏珍品的机会。在心里预定自己最想看的展品,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与展品交流,在参观时学会联想、想象、质疑、思考……参观后要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努力达到“每个人眼里都有,但我有”的境界。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我走进位于北京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在芝兰坊寻找影子和芳香。
庭院深深深几许梅兰芳纪念馆是梅兰芳在北京的住所,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
这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有两个院子。外院只有一排南房。内院北室通过游廊与东、西厢房相连,内、外院由一扇挂花门隔开。在院子里,可以感受到儒家“以礼为法”的秩序美。
小四合院很重视。四合院的大门大致可以分为梁光门、朱槿门、蛮子门和如意门。大门的等级规定严格,其形式和尺度标志着主人的社会地位,体现了社会关系中的尊卑观念。梅寨门在当时是规格较高的“金柱门”,而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格较低的“蛮子门”。不要小看内外院之间的挂花门,体现了家庭关系中不同的观念。媳妇住内院,外人不得随意进入。内院北房原是梅兰芳和梅兰芳婆婆住的,东厢房原是餐厅和梅兰芳的女儿梅宝月的卧室,西厢房的三个房间原是梅兰芳的大儿子梅陈宝住的。这种安排体现了家庭关系有序的理念。四合院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儒家的礼法秩序,就像京剧表演中的公式一样,充满了规则和规矩。
外院吊花门两侧种上“春”和“秋”两大树,有“春秋为美日,山水声清”之意。梅老师温柔的声音也是天地间清晰的声音。内院种了两棵柿子树和两棵西府海棠树。唐落花落雨,柿果枝头,春秋果实累累,万事平安。在这个院子里,春天鸟儿歌唱,夏天蝉鸣,秋天昆虫歌唱,冬天下雪,一年四季都可以听到梅云清音。不管街上有多热闹,多嘈杂,只要一进这个院子,你就会感受到宁静的美。梅宅房屋整洁,花木稀疏,虚实掩映,宜动宜静,自然而生,表现出道家与自然之美。四合院是儒道互补的精神居所,是梅兰芳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
冯骥才先生说:“一个伟人走了。他的精神,他的过去,他的气质,他独特的人生内容,除了留在他的作品里,都无形无声地散落在他居住的空房间里——这是他的故居。”
梅兰芳在暮年再次登上巅峰,超越了自己,创作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部经典戏剧《穆桂英统帅》,这是他献给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礼物。在这个小院子里,不仅有丰富的有形展品,还有许多无形的、无声的、耐人寻味的东西散落在那里。
在这里,时不时地,我的脚步与我祖父留在这里的脚步重合。奶奶说,1959年春,梅先生白天忙于工作,晚饭后,大家散了,他和爷爷徐远山在护国寺梅宅院子里泡茶,聊天,设计了一个穆桂英指挥的“执印”舞蹈动作。有一次爷爷回家,兴奋地对奶奶说:“今天梅表姐洗了个澡,穿上睡衣,逗了猫一会儿,然后和我一起研究身体。他对我今天设计的动作非常满意...我们抽着烟,聊着戏。”只有在晚上人散的时候,也只有在自己家里,当他脱下戏服,脱下西装,抱着猫抽烟的时候,才是他最放松的时候,这一刻,他还原了一个自然真实的梅兰芳。明月当空空,明净明亮,天地化作椽子。“东风卷翘拜光,香雾空转月楼道”。风吹一室花影,花影两相织。梅兰芳婀娜矫健的舞蹈,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这一幕让我想起田汉写给梅兰芳的一首诗,“美女老了,请留一条缨,印在鼓声里。”。这不仅仅是桂英的勇气,而是到处都有绅士。"
一粒沙里看世界每一件古物背后都有一段浩瀚的历史。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牌匾“梅兰芳纪念馆”挂在护国寺街9号院的竹祁门上。这些词历史悠久。梅兰芳的第二个儿媳妇屠呦呦教授想让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写一个牌匾,所以他请邓的妻子卓琳转达这个想法。听到这个消息后,邓小平同志高兴地写下了他的笔迹。
1986年10月22日,梅兰芳诞辰92周年,梅兰芳纪念馆正式开放。Xi中勋同志亲自为纪念馆揭幕,宋任穷、夏衍、曹禺、英若诚等出席开幕式。
梅兰芳纪念馆为什么这么受重视?事实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尊重梅兰芳,给予他高度的礼遇。1949年10月1日,梅兰芳应邀出席开国大典,登上天安门门。1961年8月8日,梅兰芳病逝。10日上午,首都各界2000余人在首都剧院举行公祭。陈毅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梅兰芳的逝世表示哀悼。这些高标准的礼遇,既是党和人民对梅兰芳的肯定,也是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的高度重视。
梅兰芳纪念馆正厅的客厅、自习室、卧室、客厅的陈设基本都是按照梅兰芳去世前的样子布置的。
客厅的陈设简单大方。一个青铜半身像被放在沙发旁边的木钉上。这座铜像是由素有“罗丹日本”之称的雕塑家浅仓文赋在1919年梅兰芳第一次访问日本时制作的。这座铜像保留了梅兰芳青春的魅力——“优雅、明朗、清新”。铜像静静地盯着每一个来访者,好像在告诉我们什么。我默默的看了100年前梅兰芳在日本的表演,那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全城看梅朗空巷”的场景就在眼前。这座铜像不仅是梅兰芳国际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中国京剧艺术首次走出国门的见证。
客厅的隔断前有一面很大的梳妆镜。镜框四周是镶嵌着珍珠母的“八仙过海”图案。珍珠母贝的花朵装饰华丽,闪闪发光,引人入胜。梅兰芳晚年仍走在这面镜子前,在形式和精神上力求完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他总能审视自己的不足,总能发现和创新。这面镜子似乎告诉了我梅兰芳成功的秘诀。从这面镜子里,我可以看到韩、、、穆...梅兰芳,勤奋而谦逊。这面镜子是有形的,梅兰芳的生活中有无数面无形的镜子:齐如山、冯庚光、张謇、罗英红、肖长华、王瑶卿、徐兰沅……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朋友都是帮助他成功的镜子。
第一个房间最西边的房间是梅兰芳的书房,靠窗有一张大桌子。站在窗外,我仿佛看到梅兰芳的书画在她的书桌前。梅兰芳的绘画造诣很深。他和王先生一起学习绘画,后来听取了、、齐白石等许多著名画家的意见。梅兰芳给我曾祖父和祖母画过很多次画。有一次亲眼看到梅兰芳送给曾祖父的一幅梅花图。上一段的题目是回答直造美。虽然这幅画的规模不大,但它是在墨妙写的,这让我难忘。
淡极始知花更艳海棠花优雅,就像这个房子的主人谦虚低调,温柔朴实。
1949年以前梅兰芳在上海生活了很久。1949年,周恩来希望梅兰芳回到北京定居并工作。在住房问题上,周恩来建议允许梅兰芳住回他在东城区无量山胡同的老房子里。1920年,梅兰芳在五粮达仁胡同购买了一套豪华的四合院,有美丽的花木、叠石和蜿蜒的游廊。这座房子曾接待过瑞典王储及其夫人、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妻子、印度诗人泰戈尔、英国作家毛姆等名人和政要。梅兰芳同意回北京工作,但考虑到住房安排,他认为不合适,于是向周恩来表示感谢,并拒绝了。他认为,五粮达仁胡同的房子是他早年卖掉的,政府不能迁回。周恩来非常尊重梅兰芳的意见,送了三套房子让他挑选,并安排专人陪梅兰芳看房。首先看到的是护国寺街1号的四合院。梅兰芳看了之后很满意。她当场做了决定,没有去看另外两个房间。
从此,梅兰芳的家人和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陆续搬进了护国寺街9号,原本觉得宽敞的院子一下子变得局促起来。为此,梅兰芳决定改建外院南房,并按照四合院的规定增建厢房和后盖房。他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永远不会给国家带来麻烦。
梅兰芳为什么不选择搬回五粮达仁胡同的豪宅?梅兰芳为什么不向国家申请更多住房?以他的身份,国家会尽力满足他的要求。由此可见他有可贵的品质,成绩越高越清醒自律。别人越尊重你,越把你当回事,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别人不把你当回事,你就忍不住把自己当回事。
去梅兰芳纪念馆,看不到梅兰芳的家人,有点遗憾。好在梅兰芳的曾孙梅薇是梅兰芳纪念馆的图书管理员。每次陪朋友或者带学生去参观,总会让梅薇给个解释。梅薇对别人总是那么温柔。他曾动情地说:“姓梅的真好!”是的,他知道梅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在梅家大院听梅家后人给你讲梅家的往事,别有一番韵味。
正如冯骥才先生在参观巴尔扎克故居后所写的那样,“故居也是他的创作,一种生活的创造,一种精神的创造。在这里,他无处不在,吸收着他一生的声音,包括呼吸,沉浸在他的精神细节中。再大的传记,也只能记录他一生历程的一个梗概;就算给个详细的交代,也只是写下一些可以描述的过往事件。他还活着,仍然呆在他住的空房间里。等你去感受,去理解,去发现。”每次去梅兰芳纪念馆,都会在游廊上静静地坐一会儿,听着西厢房传来的“岛冰轮初转”,仿佛觉得梅兰芳没有走,此刻正吊着嗓子...
清朝时,张超曾说:“人必求诗,物必求画。”梅兰芳就像一首诗,等着你去品味;梅故居风景如画,可以慢慢欣赏。
1.《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每一件古物背后都有一段浩阔的历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每一件古物背后都有一段浩阔的历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2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