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生活

姜宝林 李可染中央美院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三楼展厅举办了“现代笔墨语言与笔墨”专题展,展出了的16幅经典作品和齐白石、黄、、李可染等画家的作品集。姜宝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师从顾坤波、陆、陆三人。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景观研究班,李可染研究生。

姜宝林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园林研究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

一位评论家用一句话评论了他作品的最大特点。面对姜宝林的作品,我们的研究和理论可能会滞后。

姜宝林的创作是中西艺术元素难以想象的融合,不仅受到中国绘画前辈的影响,也受到西方印象主义的影响。印象派大师梵高和莫奈在他的文字中经常被提及。

姜宝林,山东平度人,有山东人的气魄和气度。虽然他今年74岁了,但他仍然没有看到白发。他精神饱满,谈吐敏捷。不仅走得快,想得也快。在展览现场,姜宝林大胆提出当代中国画要适应现在的时代,时代变了,评判中国画的标准也要变了。对于传统艺术,他从现代的角度对其进行筛选、强化、放大,最终汇聚成自己的风格。姜宝林说:“变革者诞生,变革者被淘汰,守护笔墨是我的目标,走向现代化是我的最终目标。”

自信以前辈作品参照

这次展出的很多作品都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现代水墨。比如姜宝林2011年创作的《西域暮色》就是一部宽1.45米,高3.67米的杰作。

但是,他一进展厅第一面墙,那五件作品就不是他做的,都是他占有的。他自信地说:“我选择这些画,只是想给你一个参考。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我的老师画的。”

第一个是黄的作品,这次展览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是黄对创作中水墨语言的影响。这幅画是黄在89岁时画的。他的眼睛不好。这是最严重的白内障,但却是最好的。后来他睁开眼睛以后,就画不出这个了。”

姜宝林指着这些画,依次介绍它们。第二部是齐白石的作品,创作于他96岁的时候。“他死前一年画的,非常非常好,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以前的作品。不是这种画法,我一定要赢,一定要拿它当包。”

第三张图是姜宝林的导师李可染的作品。“黄、齐白石都是李可染的老师,李可染是我的老师。我是1981年进中央美院读他研究生的时候画的。我觉得这幅画是他笔下人物中最好的。”

第四幅是著名画家潘天寿1946年创作的经典作品。从姜宝林的角度来看,这幅画的气势、风格和引人注目的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第五幅画是大学教师、著名画家陆先生画的。“那时候,我刚刚粉碎了四人帮。我立即去上海看望他。他为我画了这幅画作为纪念。”

展览中还有一幅书法作品,是他的书法老师、大书法家陆先生所作。在姜宝林看来,书法和绘画不仅是同源的,而且首先,要学会绘画,你必须写好字。没有扎实的书法基础,绘画就会失去内涵,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传统的笔墨,我们要努力,要傻逼。笔墨技巧越全面,技巧越深越好。没有笔墨技巧的作品苍白、肤浅、没有内涵。

“20世纪60年代初,我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习风景历史。70年代末,我在中央美术学院风景研究生班读李可染先生的研究生。有幸被前辈亲自教导。当时,我对黄和石鲁的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深刻地认识到笔墨的奥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笔墨手段越多,创作自由度就越大空”姜宝林说。

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这次在姜宝林的展览重点是传统与创新,笔墨与现代,传统的笔墨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姜宝林说,现代意味着新概念、新意境和新形式,这是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也是笔墨语言的演变规律。

现在是现代社会,工业社会,网络社会。难道一定要营造那些古来失意文人的意境,他们是小桥流水,凄凉荒诞,不吃烟火?姜宝林大胆指出,在小农经济时代,当交通落后时,全景山水画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如今,表现性的作品成为了当下的审美需求,强烈、震撼、紧张、有冲击力的作品成为了他的审美追求。

“在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我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不断吸收前人的影响,包括西方的和现代的。”姜宝林说,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必须反映那个时代的审美心理。所以时代变了,观念变了,意境变了,笔墨语言也变了。纵观国内外的人,都是先更新观念,再带来绘画上的创新。

他从“笔墨当随时代”、“变者生,变者灭”等哲学方法论方面,以及现代生活、观念、形式的变化,阐释了自己的“现代需要”。“现代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意境、新的形式、新的笔墨语言。”

姜宝林说,现代意味着新概念、新意境和新形式,这是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也是笔墨语言的演变规律。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陈梦溪

1.《姜宝林 李可染中央美院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姜宝林 李可染中央美院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40131.html

上一篇

重庆一30楼住户抛撒20万现金被哄抢 民警一查原因直接抓人

下一篇

这种致命菌对人体重要器官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用开水杀不死,戳视频看看家里有没有

何藩 一代宗师何藩去世 网友:他没走只是溶进了所有的影像作品中

何藩 一代宗师何藩去世 网友:他没走只是溶进了所有的影像作品中

据香港媒体报道,著名摄影师兼导演何藩于6月19日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4岁。他的家人对他心爱的人的去世深感悲痛。何藩被称为摄影“大师”的何藩1931年出生于上海。自从他父亲在他14岁生日时送给他一台双镜反光相机后,他就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1949年随家...

孙俪书法 孙俪晒书法作品 网友调侃:我猜超哥一定正在翻字典

孙俪书法 孙俪晒书法作品 网友调侃:我猜超哥一定正在翻字典

今天中午,演员孙俪在微博上曝光了一份清代书法家易炳寿的隶书。有网友心虚地说“我不能说没看懂”,有称赞“娘娘真是才女”的“献膝”,也有调侃“我猜晁哥一定是翻字典了”。孙犁书法作品...

表现校园生活的作品 “少年作家”用文字填满成长时光 用奇幻想象表现校园生活

表现校园生活的作品 “少年作家”用文字填满成长时光 用奇幻想象表现校园生活

他出版了4部小说,出版了70万字。这样的“标签”对于一个职业作家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真的会让人觉得很了不起。来自广渠门中学二班的杨在他11岁的时候拿起笔写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从那以后,她用文字填满了自己的成长岁月。最近,她还获得了广渠门中学第...

天津大爆炸真相 是不是我们忘得太快了?首部天津大爆炸纪实文学作品出版

天津大爆炸真相 是不是我们忘得太快了?首部天津大爆炸纪实文学作品出版

天津“812”爆炸是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爆炸事故。数着日子,七个月过去了。在那次爆炸中,我们还记得多少条生命?昨天上午,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贺建明的新纪录片《爆炸现场》,将读者带回火光现场,向读者呈现了灾难中的诸多真相。爆炸位置不用说,我们对天津大爆炸的关注和了解更...

我不是潘金莲为什么是圆形镜头 冯小刚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莲》 为何画面都是圆的?

刚刚结束“两会”的冯小刚终于以导演身份公开露面,出演了上一部获得最佳男主角的电影《六先生》。“三年磨一剑”,这一次,他带来了自己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布会传来的消息是,这部新作改编自刘震云2012年推出的同名小说,这是冯小刚继《一地鸡毛》《手机》《1942》之后第...

台静农 启功老友台静农藏品上拍 作品受张大千推崇

台静农 启功老友台静农藏品上拍 作品受张大千推崇

在著名作家台静农逝世25周年之际,台静农近400件书法作品和书画藏品将于明日在北京师旷夏季拍卖会上亮相。台静农台静农一生涉猎广泛,包括文学创作、学术研究、诗歌、书法和印刷。40年代末去台湾从事教育工作。他曾经是与鲁迅、陈独秀并肩站在一起的“文学燃烧器”;他与启功的友...

秘密花园涂色作品 故宫发布建筑彩绘征集填色作品 “秘密皇宫”秒杀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涂色作品 故宫发布建筑彩绘征集填色作品 “秘密皇宫”秒杀秘密花园

最近英国画师设计的成人上色本《秘密花园》成为微博和微信的“标配”,不少小伙伴纷纷曝光自己的上色成果。你有没有感叹过这个“花园”里缺少具有东方魅力的“中国花”?昨天,故宫博物院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组建筑绘画白图,供网友填写。网友们一边歌颂“秘密宫殿”的中国美,一边大...

方舟子blog 蒋方舟博客作品被方舟子扒得体无完肤 蒋方舟男朋友是谁?

方舟子blog 蒋方舟博客作品被方舟子扒得体无完肤 蒋方舟男朋友是谁?

最近,随着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蒋继总理访问马尔克斯故乡之后,网络上对“文学天才”蒋的评论和批判又开始泛滥。《江男友》《江作品》《江微博》成为网上热搜,连老的都翻出来了。图片网姜,女。汉族。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7岁开始写作,9岁写散文集《打开天窗》,被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