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安宁日。今天,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安宁疗护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发起的2019年“我的安宁、我的权利”世界安宁日主题活动上传出消息: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安宁疗护全覆盖的城市,上海于2012年正式启动试点安宁疗护至今,试点单位已从开始的12家扩展至现在的76家,住院床位约800张、居家病房860家,数量质量均走在了全国前列。

不过专家同时提出,安宁疗护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丰富安宁疗护内涵,还应向大众普及科学客观正确的生死观。

死亡不应成为文化忌讳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需要生命末期的安宁疗护,但有90%的人得不到妥善的照顾。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调查公布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死亡质量指数排名,中国作为全球GDp第二大国家,遗憾的是死亡质量仅排名第71名。

提升死亡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临终关怀,又叫安宁疗护,也即对身患绝症(多为癌症晚期)、生存时间不超过半年的患者进行全人关怀,并辅以适当的医疗护理手段,帮他们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安宁疗护的存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相悖。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主任王莹说,死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忌讳,社会普遍“谈死色变”,死亡教育仍然很欠缺。“很多人不理解放弃治疗入住安宁病房,这难道不就是等待死亡的选择吗?”王莹说,“实则并非如此。当身体疾病无法治愈时,一些医学手段只能加重病人的压力和不适感,安宁疗护却能让身体更舒适,这便是安宁的意义所在。”

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老年人口、肿瘤发病及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然而,当前国内卫生政策只能做到安宁疗护的广覆盖,难以实现高水平。“更好地开展安宁疗护,需要适应国情的临终关怀医疗体系做保障。这其中,政策和资金支持、专业团队建设、正确死亡教育以及社会公众的认知参与缺一不可。”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荣誉理事长罗冀兰说。

告别生命需要正确引导

人在面对死亡时,总是会陷入焦虑。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蔡昌雄教授分享了临终两阶段论,即将人的临终过程划分为放下、定向两个阶段。所谓放下,就是要与熟悉的世界道别;定向,则是鼓起勇气迈向未知的死亡。在他看来,面对死亡,人们通常的心理过程往往是震惊,随后会陷入否认事实、愤怒自己遭遇的情绪中,经历“讨价还价”般的心理状态后会抑郁一段时间,最后接受现实。

“我们鼓励临终人群通过道谢、道爱、道歉、道别四道人生,来满足人生最后日子的成就感、亲密感、传承感,希望他们在‘所做已办,不受后有’的自我实现中达到平静安详的善终往生。”蔡昌雄说,“面对恐怖的死亡应该明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

担任今天活动的王莹,从第一次接触安宁疗护至今,已有十一年。去年5月王莹不幸查出患有淋巴癌,肿瘤的位置在左脸。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是完全切除肿瘤,但术后她将会终身面瘫、左眼再也无法闭上、口角歪斜,可能引发流口水、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王莹最终选择从口腔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案,保住了面容,但代价是肿瘤周边组织无法彻底切除,需要继续放疗和化疗。“人是有选择的。”台上的王莹言笑晏晏,提起自己的疾病丝毫不避讳,“在生活质量和生存长度的考量之间,我更愿意拥有现在的自己。”

她用自己的亲身故事,讲述对生命的认知。据悉,“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是上海首家致力于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的非营利机构,自2008年成立至今,“手牵手”已培训超过1200名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了超过7000个临终病人,共计服务社区居家癌症患者4万余名。

1.《前列安宁 上海已有76家机构设置安宁疗护服务,安宁疗护并非“等待死亡的选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前列安宁 上海已有76家机构设置安宁疗护服务,安宁疗护并非“等待死亡的选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