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的图书、音像、小圈子公众点评
现在豆瓣用户很难用一句话澄清这个问题。
大部分豆瓣用户会在买电影票前刷豆瓣,看影评,看完书后把豆瓣标为已读,租房前逛豆瓣的租房群。有的人活跃在各种不同调性的群体中,比如豆瓣八人组、笔记本梦组、父母有害组。对于老用户来说,刷朋友邻居的收音机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北京的出版编辑圈,上班刷豆瓣也是他们的常态。
原来豆瓣只有一个功能。豆瓣可以看书。用户可以标记自己想看的书,阅读书评,然后通过豆瓣买书。阿拜曾经自豪地说,豆瓣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上不多见的公司,上线第一天就有收入。
这个功能的初衷是做“基于兴趣的生命发现”。“豆瓣帮你通过你喜欢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在豆瓣的介绍页上,阿拜写道。
这种文艺思想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产品。豆瓣成立之初,国内还没有用python写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公司,国外只有亚马逊做得好。用户在豆瓣收集书籍、评论、电影、音乐后,豆瓣可以收集大量的用户偏好信息,准确的向用户推荐自己应该喜欢但还不知道的东西。
在回答创业初期做出的重要决策时,阿拜曾经说过两件事。第一个是“不要碰大家都在抄的东西。很无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豆瓣的文化产品数据库,作为豆瓣“书音像公众评论网”的基础,在世界上找不到与之匹配的产品,阿拜打造的基于利益的社交圈也让豆瓣前所未有。
第二点是“让事情看起来简单一点,然后资助团队。”豆瓣上线后的一年,阿拜自己做研发,只在国内Python用户的邮件列表里发推广邮件,在Reading和万象杂志上投放广告。
2005年注册豆瓣的《水梅故事》,在《读书》杂志上看到了注册豆瓣的广告。当时她刚读完MBA,白天上班无聊。她爱看书,从书评开始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年后,在Python用户组的邮件列表上,阿拜招到了第一号员工,豆瓣总设计师“教授”洪强宁。洪强宁之所以会和Abei合作,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技术品味,热爱开源和Python。
之后豆瓣慢慢成长,员工慢慢增加。功能变得复杂起来,有了豆瓣电影、豆瓣音乐、群、日记、广播、相册……豆瓣逐渐成长为一个基于文化数据库和图书、视频、视频评分系统的复杂多态的网络社区。
在书籍和视频中,豆瓣电影的流量最大。豆瓣电影的评分可以直接影响票房。根据复旦大学经济学研究员陈琴的报告,在2015年的上海电影节上,一家电影院的票房比周末上映的豆瓣平均分高出一分,就多赚了35万。
曾经有人要求阿拜修改评分,阿拜回答说整个豆瓣系统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功能。“怎么做才能让电影在豆瓣评分更高?”“除了拍一部好电影,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诺斯说。
与豆瓣电影一起成长的是一群影评人,陶陶林、马加萨、柏邦妮……2006年,他在浙江大学读书时,注册了豆瓣欧罗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独立的电影评论家,并为许多媒体做出了贡献。豆瓣账号成了他影评内容的备份地。他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朋友都是在豆瓣电影里认识的。
2009年豆瓣用户数达到1000万。随着用户数量的逐渐增加,豆瓣开始出现更多的传奇。群里豆瓣用户鲍晶晶写的第一篇神帖被拍成票房黑马《失恋三十三天》。2006年,注册豆瓣的李姣用日记开始了她的心理创业。2009年,她加入豆瓣的Fugener。她第一次加入豆瓣是因为看星座。她通过每天整理热门相册,迅速在豆瓣上聚集人气,豆瓣人谈论的豆瓣女神有三个。
以上都没听说过,不代表你吃了假豆瓣。个性化推荐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豆瓣产品的去中心化。豆瓣用户很少被不符合自己兴趣的信息打扰。不同的兴趣圈之间联系不大。在知乎和微信上,热点和大V很容易到达用户。在豆瓣上,只要用户不感兴趣,就不会被打扰。正因为如此,建立起来的用户群体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有了志同道合产生的信任,很多人在豆瓣集团租房,也有很多人因为志同道合在豆瓣认识、恋爱、结婚。
知乎网友因此评论道,豆瓣是“大家都可以在豆瓣上找到内心桃花源”。“只有在豆瓣上,我才是真实的自己。”有豆瓣用户在豆瓣上写。豆瓣自己说他们创造了“群众的精神角落”。
豆瓣开发前几年,阿拜在酒仙桥必胜客亲自面试了每一位员工,问了一个著名的问题“北京有多少出租车”。洪强宁回忆说,他和阿拜吸引了一群热爱python的文学程序员。豆瓣最早就有非常好的编码审核机制。豆瓣的技术团队有很强的硅谷风格,是一群追求优雅解决问题的人。
几乎所有员工都是豆瓣用户。豆瓣第一任员工,“教授”洪强宁,是豆瓣2000多名注册用户。副总裁耿的员工号是12。来豆瓣之前也注册过豆瓣。他来豆瓣是为了做一个“自己也是其用户的产品”。豆瓣PR小然来上班之前在豆瓣上租房,甚至通过租房发展了关系。
更多的豆瓣用户加入豆瓣,是因为“上班可以刷豆瓣”、“阿拜死忠粉”、“崇拜豆瓣的编程技术”。一个豆瓣员工在知乎上写道,“如果豆瓣的口号是‘选择豆瓣,选择未来’,那我就算死也不会来豆瓣。但它的口号是“你不只是在豆瓣工作,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生活在一起。”太他妈诱人了。"
本文来源于商业,经创业家族授权,略加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独立观点。【下载企业家APP,阅读中国7000种赚钱的商家】
1.《豆瓣读书网 豆瓣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豆瓣读书网 豆瓣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00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