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羽毛球专项记者来说,能够专访到林丹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但却是大家都在积极争取的事情。

没当记者之前,对于林丹的印象并不好,总觉得外表过于霸气的他,应该是不好相处的人。但这些看法都在我的第一次羽毛球大赛采访中被打破了,那是2011年年底,柳州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有一天林丹比赛采访结束后,我和一个马来西亚记者正在聊天,这时候林丹从我们身边走过,他很有礼貌地打了招呼,向我们点了点头,然后笑了笑。

这一举动,让我对林丹的看法有了改变。后来跑羽毛球时间久一点的同行告诉我,现在的林丹正在改变自己,正在改变对待他人的方式,想当初他并不是这个样子。

“幸好我遇到了现在的林丹。”我暗自庆幸。带着这种的想法,我一直等待着专访林丹的机会。虽然在之后的比赛、活动中,采访林丹已经有不少次,渐渐的我在他眼中也成为熟面孔,但专访的机会一等就是两年。

2013年12月底,林丹所在的八一队在广州和江门打了两场羽超联赛,我跟随八一队从广州转战江门,于是有了近距离接触林丹的机会。和他约好了赛后采访,可是羽超两连败,让我很担心林丹没有了采访的心情。因为曾经的林丹很在意比赛的输赢,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采访多半是要泡汤了。

在和八一队从江门去广州机场的大巴车上,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询问林丹,他直接答应了。于是,我坐在了他的身旁,就有了下面一组对话。当我说从北京特意过来采访羽超联赛时,林丹竟然脱口而出“谢谢!”二字。这让我第一次专访林丹忐忑不安的心,得以平静。

我的好朋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徐梦桃拜托我要林丹的签名,专访结束后,我再次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将本子递给了林丹。林丹再次很爽快地答应了。还仔细地询问我,她叫什么名字,练什么项目。我说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林丹直言:“我知道。”之后,他思考了片刻,在本子上认真写上了“不要有压力,但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我们一起加油!”

从曾经的年少轻狂、桀骜不驯,到现在如此彬彬有礼,无论怎样,大家还是会被他强大的气场所吸引。(中国体育报 周圆)

1.《林丹采访 不一样的采访 不一样的林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丹采访 不一样的采访 不一样的林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0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