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2018平昌冬奥会结束了!闭幕式上,北京的“8分钟”上演了中国的精彩瞬间!
短短8分钟,来自中国的表演团队不仅综合运用轮滑运动员、地面投影、动态视频、玩偶等表演元素,还首次使用24个隐形机器人参与表演,从而展示冰雪运动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完美诠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精神,向世界展示新时代无与伦比的中国风格,并发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邀请函,标志着
据介绍,为了打造这一精彩的“8分钟”,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多年服务国家重大赛事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本次表演任务的特点,于2017年6月正式委托北京理工大学丁团队组建虚拟视觉团队,为本次表演提供技术支持。
北京理工大学很重视,紧张准备。半年来,技术团队不断细化预演系统的功能需求,力求完美诠释张艺谋总导演及其团队的创作作品。从去年12月开始,北京理工大学师生连续两个多月在室外低温下工作,协助导演组完成排练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针对《北京8分钟》参与元素多、创作流程复杂、排练关联性高等特点,北京理工大学虚拟视觉团队利用影视虚拟制作技术和数字表演与模拟技术,专门创新开发了文化表演排练系统和培训排练与数字验证系统。
这两个系统可以根据演出的创作方案模拟艺术表演的全过程,保证了前期创意设计和现场排练的顺利进行,赢得了导演组和参演演出团队的一致好评。
其中剧场演出预演系统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和图纸、视频等各种数据输出载体,呈现各种待选演出方案的真实效果,帮助导演对演出方案进行控制、决策和改进,从而确定最终的方案。
另一个系统是训练排练和数字验证系统,将创意数据转化为执行数据,引导表演元素进行排练,及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空。同时,它将执行过程中修改的执行数据与表演元素同步,帮助导演实时观察演员和道具的形成状态以及演员的姿态,从而指导后续的编程,演员可以快速直观地了解自己与理想运动轨迹的偏差并进行修正。 此外,在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双目增强现实智能眼镜的基础上,技术团队对核心表演道具“大熊猫”进行了“视觉转换”,并在大熊猫道具的外部摄像头上增加了一个云台,与内部演员的智能眼镜相结合,解决了大熊猫道具中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由于内外光线的差异而限制观察外部环境的问题,使演员可以在大熊猫道具内部随意观察外部环境。据报道,成功完成冬奥会的虚拟视觉团队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常年征战国家重大重点活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北京理工大学这支年轻的队伍为奥运会开闭幕式提供了科技支撑,举世瞩目,赢得了高度赞誉。人体的“人物”、“太极”、“星光”、“鸟巢”等亮点的成功表演,都有北京理工大学的科技贡献。
此外,团队还承担了“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模拟设计、训练与指挥系统”、“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数字仿真系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舞美设计与布景排练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抗战70周年侍从服务管理系统R&D与服务”、“抗战70周年气球投放设计与控制仿真系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任务。
1.《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 北京8分钟上演中国精彩时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 北京8分钟上演中国精彩时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03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