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声音来代表夏天,首先想到的就是蝉的声音。在绿色的树梢上,人们总能听到知了不断的鸣叫。有时候吵得我们睡不着,但更多时候,我们把它当成夏天的象征。因为秋天蝉很少唱歌,所以有“保持沉默”这个成语。因为蝉独特的生活习性,古人乐于描写或歌颂几千年前的蝉。
《庄子》曾说:“不知春秋。”也就是说,蝉的寿命很短,不知道春秋的存在,所以很多作家把蝉看成是感叹时间流逝,生命短促的形象。
初唐名臣虞世南写的一首事诗;
蝉像帽子上的流苏一样低垂着,触手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珠,声音从笔直而舒朗的树枝间蔓延开来。
蝉离蝉远是因为树上有蝉,不是靠秋风。
虞世南是南朝陈国、隋唐时期的传奇人物。被唐太宗誉为德、忠、博学、文笔、书法的“五绝”,也是灵岩阁二十四英雄之一。今天,我们来看看他在汉语词汇方面的巨大造诣。古代有许多关于蝉的文学作品,但这首诗应该算是蝉最早的歌唱对象。古人喜欢咏物,唐代诗人也把咏物推到了一个高峰,技法娴熟,气象万千。余石南的《蝉》无论从创作时间还是艺术水平来说,都堪称大唐第一蝉诗。
从这首诗开始,拟人手法就被用来描绘一只优雅、浪漫、不世俗的蝉。“滴饮清露”,这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这里指的是蝉的触角,像下垂的帽带。蝉栖息在高高的树梢上,以清亮的露水为食。诗的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只作为士大夫的品德高尚的蝉。那么,蝉在树上做什么呢?“流出细桐”是指声音传得很远。这只蝉很特别。它在高高的梧桐树下不停地叫,甚至很远的人都能听到它响亮的声音。
接下来,诗人将回答读者知了传播得很远很广的秘密。“高的声音来自很远的地方”,因为是在很高的位置,所以声音自然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不是靠秋风”,诗人在最后一句强调,蝉从来不是靠风传播的。这两句也用了倒置修辞,正常语序应该是“不借秋风,借高亢之声”。因为使用了倒装,加强了蝉高的特点,让文字不一般,更有诗意。
由于这是一首咏物诗,所以余石南从来不单纯描写蝉的生活习性,而是通过蝉的形象来维系自己的情感和兴趣。这只蝉垂着触角,高高栖息,饮着清露,发出一声巨响。每一个字都在描述蝉的特性,却处处暗示着象征意义。悬挂的触须,象征着显赫的权贵;高高在上,象征着高贵高贵的绅士;饮清露象征言行清高,不随世俗而变;出了圈,一个美名的象征传遍天下,有教育别人的力量。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是一反常态的认为蝉不靠风,但因为他地位高,他的言行会引起注意。他在告诉世人,一个有高尚修养的人,没有任何外在的支持,比如权力、金钱、贵人,自然可以成名。在诗人看来,精神的高度远比现实的高度重要,精神的力量可以使一个人成为世人敬仰的君子。
不难看出诗人在作品中是真心爱这只蝉的。其实他在创作这只蝉的时候,也是把自己的形象融入其中,也就是把自己和蝉比较。据史书记载,虞世南看起来有些胆小懦弱,就像一只蝉一样软弱。然而,他在耿介博览群书,为人清高,受到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他一生富贵显赫,但真正让他佩服的是他的德行和才智,而不是他的高官。
虞世南一生都做了什么,能配得上诗歌中蝉的形象吗?诸德以孝为先,于世南是有名的孝子第一。于世南从小就被叔叔收养,但生父去世后,因为太伤心,身体太瘦,穿不下衣服,所以一直对父亲孝顺;后来他叔叔被乱兵逮捕,归期未定。他只是脱下孝心,继续穿布,继续吃素。直到他叔叔回家开始吃肉,他才换衣服。
隋朝时,虞世南和他的兄弟虞世济来到北京。他们的文学名字流传甚广,被比作西晋的陆机和陆云兄弟。然而,他们生活贫困,被晋朝皇帝杨迪招募。余市南不肯照顾母亲。其弟余士奇因依附杨迪皇帝而声名显赫,衣食堪比皇室。于是南继续贫穷快乐,不为名利所动。后来,杨迪在江都兵变,被宇文化及杀死,余士奇也被牵连处死。为了救哥哥,余士南毫不犹豫地放下身段,在宇文化及面前哭着为哥哥求情。
后来,到了唐朝,上了年纪的虞世南成了唐太宗身边的重要文官,和方一起掌管文书。虞世南还是个不可多得的大臣,经常和唐太宗讨论皇帝行政的得失;如果唐太宗的话有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来劝说。当余士南八十一岁去世时,唐太宗伤心地哭了:“余士南忠于我,拾遗补缺,一时半会忘。现在他去世了,朝廷里就没有这么有名的大臣了!”
也许是受虞世南的影响,晚唐诗人开始写蝉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罗的《一个政治犯听蝉》和李商隐的《蝉》。罗作品中的蝉,也以比兴手法反映了诗人的抱负和人生体验。李商隐笔下的蝉,成了与诗人对话的拟人形象。这三首歌统称大唐“蝉鸣三绝”。
1.《《蝉》虞世南 虞世南的《蝉》为什么被称作大唐的第一咏蝉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蝉》虞世南 虞世南的《蝉》为什么被称作大唐的第一咏蝉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1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