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第一版“之江新语”栏目发表了一篇短文,论述了文化软实力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航标灯”和社会和谐的“粘合剂”的作用。

他引用了一个哲学家的比喻:“政治是骨头,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地方、城市的巨大作用是一样的。目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强调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配置的硬实力竞争转向以城市影响力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打造本土文化名片也成为很多城市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制作一张耀眼的本土文化名片呢?

“最耀眼的岭南风”是怎么吹起来的?

之前朋友圈有八个字在刷屏。

9家报纸的重要版面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空

组合成一封简单但不简单的邀请函: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

广州日报遥相呼应,欢迎来到GZ!

这就像一门表演艺术。意想不到的,“巨大”的势头,充满诚意。看着微博和朋友圈里的倒影,有人“转粉之路”,有人称之为惊艳,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记起广州虾饺,烧麦,粥米卷面,脆皮乳猪,白切鸡...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不知不觉中,这八个字已经深入人心。据统计,猴年春节七天,广州共接待游客1151.0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当人们在春节期间向大城市感叹“空城市”时,“广州元旦”就成了著名的城市名片,吸引着游客。

这张“圈起来”的文化名片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从广州的做法来看,首先,照顾好“食材”。

文化积淀是打造本土文化名片的基础。

作为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广州的“广府文化”内涵丰富:美在花城,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花痴”来到这里;在广州吃饭,吸引世界“吃货”来吃;独特的岭南民俗、建筑、艺术等。令人惊叹……这些特色文化使广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充满了文化吸引力。

应该说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这为制作文化名片提供了“素材”。但是有成分,是要培养和呵护的。近年来,广州一直符合世界级城市的规划设计,塑造城市特色。城市四面环山、河流、海岸,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安全有序”。市民们一年四季开门见绿,推窗看风景,看花——价值很高,这已经成为广州的城市竞争力。

另一方面突出岭南特色。仿古西关大屋,岭南风格骑楼街,古雅迷人的马山胡同...广州不断加强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视老式老建筑街区的振兴利用,传统与现代交融,凸显其特色和底蕴。作为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

第二,精心做一顿“大餐”。

广州是中国唯一一个有“花城”绰号的重要中心城市。

广州当然有气候优势和文化基础,但也离不开“后天努力”。可以说,一篇关于城市治理的伟大文章,可以从花中读到。近年来,广州不断创新,对花卉景观布局进行统筹规划,规划设计观花设施,在种植和养护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打磨“花城”的金字招牌。

先说“广州新年”。近年来,传统习俗没有被忽视,这引起了许多关注。但“广州年”一年比一年热闹,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既有民间表演、广府庙会、水花市场等传统经典,也有非遗展、花城广场灯展等都市狂欢活动。“广州年”在继承和发展上有所创新,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广州新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味。

另外,包装也要整合。为了准备这一大餐,广州专门成立了迎春花节组委会,牵头协调市辖文化、旅游、园林、宣传等部门的工作。同时融入社会组织和商业组织,专注打造古城游、花市游、美食游、温泉游等品牌产品。远道而来的客人可以登上云山,游览珠江,观赏粤剧《红船》,欣赏岭南园林,甚至可以在花城广场灯展上自拍,在北京路买买,在街上吃,在长隆玩...精心烹制的“广式元旦”,老少皆宜,让人乐在其中。

第三,创新营销推广。

酒也怕巷子深,“大餐”需要使劲喊。

城市推广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在这方面,广州的尝试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精准。近年来,广州主动“走出去”,向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美丽的故事,通过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推广。比如2016年国庆期间,在北京颐和园举办的“广州民俗风情展——去广州过年”展览,全方位展现了广州的风采。

国庆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颐和园作为热门景点,可以覆盖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广州城市推广直接针对游客,更有针对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一窥广州城市推广的“实力”。

第二,创新。为了进一步提升“迎春花市”的品牌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在迎春花市节日组委会的推动下,对“花市”的宣传推广进行了统一包装,形成了“统一理念”、“统一主题”、“统一宣传”、“统一形象”的推广理念。并且从2014年开始,在不同城市进行宣传推广,邀请国内外朋友“广州过年,花城看花”——选择20户家庭免费来广州过年,选择20户当地家庭作为“主人”陪伴,实现“体验式”宣传。

第三,灵活性。2014年城市推广宣传以“北方哈尔滨冰雪节,南方广州花市”为重点。2015年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五地宣传,华南花船让当地市民眼前一亮。2016年,岭南“船舶论”特色凸显……因地制宜的宣传推广活动,大做文章广州特色,体现了“住”字。

今年广州城市推广与时俱进,开放全媒体渠道,开放线上线下。比如在这种报纸页面刷屏中,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微信、H5游戏等相连。,读者在哪里,宣传就跟在哪里,观众的心就会以一种观众愿意接受,容易理解的方式被触动。

另外,接地气。

广州的实践证明,空气越落地越受欢迎。一直以来,广州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不是简单的喊口号拉横幅,而是上下充分动员,全民参与。在此过程中,迎春花会组委会、旅游局、园林局等职能部门参与尽职调查,为活动提供基本保障;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旅游景点、餐厅和酒店,不分规模,充分保证服务水平,向游客提供免费门票和折扣券;被选中的当地家庭、志愿者和普通公民也积极参与和互动...广州依靠全市的力量把广州年打造成城市品牌,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人是广州最美的风景。

去找一份美好的合同,爱上一座城市。“广州过年,花城观花”是一种创新尝试,突破传统思维,以春节旅游为切入点,让鲜花成为广州最合适、最有力的代言人,从而推出文化旅游品牌,塑造城市形象,体现广州的城市软实力,展示其强大魅力。

材料来自网络

1.《广州名片制作 手把手教你制作一张城市名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广州名片制作 手把手教你制作一张城市名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9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