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序:本文是根据2017年7月6日某微信群的讲课内容整理的,今天又修改了一遍。前几天《正名》系列提到了关于照片的叙事性和非叙事性话题,简单的提了一下。有朋友希望详细说一下,我也觉得有必要展开几句,所以发布了这篇文章。只是一篇讲稿,不是严谨的学术论文。请看一看,不要太认真。
亲爱的群主,群经理,老师们,晚上好。我很荣幸今天再次来到这里,汇报我自己的拍摄经历。今天是第六次了。感谢李先生和所有小组朋友的爱,我有机会与您深入交流一些摄影技巧和概念。前五次分别讲了“分块构图”、“镜像拍摄技巧”、“画面形式的加减”、“纪实场景上的组图拍摄”、“拍摄魔爪”和“刺点”。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主要话题是“纪实摄影的叙事与非叙事”。
上个月,我去Xi参加了一个大学同学聚会。回来的时候顺便去了信阳和武汉。今天要交流的纪实摄影的叙事和非叙事这个话题,在我旅行的时候突然想到。当时我在信阳到武汉的高铁上,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后排。我妈妈正在给孩子们播放一段童话录音,讲述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兔子告诉小马水很深,大象告诉小马水很浅,小马不知所措,只好回家。妈妈告诉他,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
至于摄影,我真的是小菜一碟,但我从来不缺乏勇气。虽然我知道这种勇气的进攻点是无知无畏,无知是正常的,但如果我害怕,那就有点莫名其妙了:我自己买的相机,我怕谁?
“纪实摄影”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些艺术摄影师、学者和策展人所鄙视的“观念障碍”。我没有足够的学术能力去准确定义纪实摄影。它对我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方便和摄影师交流。至少别人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范围的事情,仅此而已。我的照片叫纪实摄影有关系吗?反正总是拍照。
个人坚持自己直接看现场,摄像机直接记录现场。之所以热衷于此,并不是因为我相信照片可以客观地记录真相,对“真相”有一些欠考虑的宗教崇拜。一方面,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生活本身,足够丰富多彩。我的被动惯性思维极大地阻碍了我对世界的主动观察,也阻碍了我眼中世界的主动呈现。一辈子看不到眼前世界的丰富多彩,哪怕只是在一个角落。所以没有闲暇在电脑上给自己或者别人拍照,为艺术创作而奋斗。自然会有一大批艺人会这么做。那是他们的工作和事业,我也欣赏崇拜,真心诚意;另一方面,我对佛教有着深深的兴趣,对与生俱来的世界真的很好奇。我知道这个世界就像一场梦,没有客观现实,只是一场梦;我知道这个梦总有一天会结束,但现在我知道我在做梦,我本能地在梦里拼命提醒自己:我要记住这个梦,记住,以后不要醒来,要像以前每次一样快忘记。。。。。。于是,我拿起相机。
我知道很多观看方式,所以我个人认为基于全看的纪实摄影,至少在目前,真的看不出有必要谈一谈“纪实摄影要去哪里?”必要性——世界上有太多的画面,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个主题,一个题材,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教育,一个大众记忆等等。打开传统主流现场观看和拍照录制概念的局限。这是一个巨大的话题。你不妨先了解几个概念术语,留下印象,慢慢学习实践经验,比如:
区块布局(由元素、明暗、颜色、图形、线条等构成。),整体结构(内源性和外向性),色彩空,扁平化,符号,荆棘,代言和即时印象,单一显性主体,隐性主体,多重主体,主题和第二视觉。。。。。以及叙事(主题、氛围、渲染、戏剧)和非叙事(隐喻、解构、重构、个人感性)。
好了,这就引出了“叙事与非叙事”。让我们从FKZ采访王牧开始: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请欣赏王牧的一些相关作品,详细信息和大图。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搜索。我也是从网上下载的。我不知道王牧。我都不知道“FKZ”是什么意思,不过没关系。我们来看看内容: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都是努力超越叙事,只有超越叙事才能直接到达符号和隐喻”?一、什么是叙事摄影:
传统写实纪实摄影主要讲故事,艺术形式生动感人,感染观众。人从小就天生喜欢听故事。我们都是在一个讲故事的社会里长大的,在这个社会里,母亲和老师以及广告、小说、电视剧和电影都被使用。孩子虽然会长大,但自然不会满足于听别人讲故事,总会沉浸在别人安排的故事情节中,随之而来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超越叙事)。他们会慢慢学会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思考和分析自己(直接针对符号和隐喻),但听故事,编故事。所以,当你看到一张纪录片记录场景的照片时,大多数人都会忍不住问一句:“怎么回事?”什么人?你在做什么?他怎么了?"
哈哈,又是“大眼睛”
好的讲故事当然是文学。因此,一张公认的照片成为传统纪实摄影的标准是合乎逻辑的。
以我拙见,目前为止已知最接近真实直接记录、最能反映世界面貌的媒体似乎还是摄影(以及电影纪录片、录制视频),这也是我坚持现场直接记录的原因。但是,世界的切片不仅仅是故事的高潮(所以大家突然发现拍电影的重要性了吧?呵呵),不仅仅是故事过程(所以,光靠拍电影讲故事是不够的),还有故事本身(所以光靠讲故事的摄影不足以记录场景,甚至当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目了然的看不到直白生动的故事)。但也是一个场景,而且大得多,多得多。如果我们忽视它们,不仅仅因为它们不是我们喜欢的故事而记录它们,那么我们以“看”为重要特征的观看和生活,可能在大多数时候真的会处于“被不生动的情节所感动而茫然麻木”的状态。
所谓纪实摄影的非叙事性,是其概念的基础。好了,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我们已经知道,叙事(讲故事)摄影的标准是“我们要选择拍得生动,把那些生动的故事表达在世界上所有的各种故事之中,而其他平淡的故事则被认为不值一提或者拍得不好”。那么“非叙事”摄影的标准是什么呢?如何才能知道哪些「非叙事性」的实景要拍,怎么拍才值得拍好?总之,给我一个标准!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喜欢标准。没有标准,大部分人都会不知所措。好的,理解。但是拍出来的“非叙事”照片是什么呢?怎么拍?怎么值得一试?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这套标准真的不是我抓住话语权就能告诉大家的(虽然我也想雄心勃勃,但现实是我既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无知无畏是有限度的,乱说话会死得很快,对不起)。我目前只能用一点浅薄的经验向大家抛砖:
1.非叙事摄影似乎自然适合具有一定社会人文精神、哲学思辨等特质,具备摄影和观赏天赋的人。正如王牧先生早些时候提到的,摄影超越叙事的目的是直接触及符号和隐喻。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拍摄带有符号和隐喻的图片,而不必拘泥于图片本身。有什么故事让观众理解吗?我们也可以试着让观众看到并理解你想表达的符号和隐喻,对吗?虽然观众可能看不懂,但这取决于你怎么拍,另一方面也需要观众欣赏和解读。其实即使拍一些简单直白的故事,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观众都能理解和共鸣,这很正常,更不要说符号和隐喻了。如何平衡直白的低级和深刻含蓄的晦涩,只能靠作者自己;
2.目前,人们在摄影实践中,不乏表达个人情感、观感和感受的“非叙事”形式,尤其是那些天生具有诗人、文学、音乐等艺术家气质的摄影师。至于功过标准,有点理性,用来评价情感印象感知等情感性的东西,就看有点勉强了。有人这样说:摄影是多巴胺分泌。嗯,说到这,基本上堵住了观众评价的嘴,所谓的标准只能靠自己;
3.我个人对“非叙事性”摄影的自我标准要求(对任何种类、形式、风格的所有摄影都同样有效):摄影是个人智力、理解力、多巴胺的释放,但多巴胺也有香味和气味,人有多巴胺,驴也有。主要看风格!
世界是复杂的,摄影是一个碎片化的局部定格,再加上镜头语言的人为刻意渲染(而人是有偏见的),其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盲目要求千千成千上万的普通业余摄影师以创造“真正感人的具有普世人文价值的伟大艺术经典”为标准进行拍摄,既不明智,也不现实。甚至可能限制了相当一部分摄影师通过观察世界、认识生活、摄影来追求精神境界的可能性,但他们是自由的,他们有权利知道并自由选择是否用相机讲故事,是否相信摄影的社会力量,是否用激情为社会良心发声,或者是否相信先进艺术的纯粹性,燃烧个人感性。我觉得是可以的,一个能给予包容和理解的社会也会展现出它开放的进步(和伟大)。
简而言之,我对纪实摄影的理解包括叙事评书和非叙事评书摄影,都是对世界的直接现场观看结果。文学现实主义和非叙事现实主义都是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请有风格有品味的给大家看,没有风格有品味的就拍。没问题,但如果作者能锁上门,暗暗欣赏自己,就不要为自己拍了。
组经理曾经婉转的跟我说,希望我能多发一些自己的作品,让我觉得有点尴尬。不知道是开心还是难过。其实我每次发言都有大量带图的案例,大部分都是自己拍的照片,但大家会不会误以为我在引用“经典”呢?
往好的方面想,是不是因为我的照片拍的太好了,不是我这样的初学者应该能拍出来的,以至于让人误以为我拿大师名著当案例?开个玩笑,放松点,太严重了。我学摄影的时间比较短,不到四年,但是能在衣橱最底层卖出去的“作品”并不多。上个月去Xi安信阳武汉旅游,刚回家整理了一些这里的扫街行程。还不如趁热把我的丑表现出来。不要鄙视觉得我拍不好的朋友。这不是个案研究。照片好不好不重要。
我呢,特别反感那句话:不推,有用作品说话的能力。奇怪,人说话不都是用脑子和嘴巴吗?罗兰·巴特和桑塔格连拍照都不会。真不知道Sakowski是怎么做到的。
非叙事性,注意画面形式:整体布局分块,展平,混色,使用符号,隐喻。
叙事,讲述一个小女孩在公交车上看窗外的故事,但并不妨碍符号和隐喻,比如小女孩的眼睛和印在车窗上扭曲的街景。也可以是一个多层次的故事。图中还有一个拿着相机的陌生大叔。哪个故事是真的?你怎么想呢?
非叙事性,注重画面在形式上的整体结构,主要元素都是不完整、开放的呈现,甚至有很强的线条向外延伸,但框架是一个完整、协调的单一照片世界,从框架理论上称为内生框架。
这张照片里有很多反映个人情绪的东西,象征性的隐喻和荆棘,比如梯子,花环,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追梦,儿童医院,母婴,门口花圈店的标志。。。。。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合理的、完全正常的现实。海报上的圆形蕾丝在我看来也像一个花环。
我一直以一种偏执的方式认为,感性不是感性的通行证,个人的感性、敏锐的思维、深刻的观念不是践踏形式美学、抛弃含蓄的理由。刻意的张扬和丑陋也是一种视觉冲击。如果一张照片要靠视觉冲击才能看起来像作品,那在我眼里就是作者无能和性格不成熟的表现。(嗯,装卑微久了,忍不住又说又冲,本性难移,对不起!)
叙述,一个小男孩在高铁车厢里巡逻。不过我前面说过,叙事照片也不是不能体现深度分析。如果这张照片不能直接触及符号和隐喻,我真的很后悔观众的麻木。我们真的会忘记之前经历的拥挤而危险的火车之旅吗?那时候父母有可能让孩子这么自信地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吗?
非叙事,我没看错,真的非叙事。照片记录了我和他之间的紧张和冲突。这幅画本身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感人而精彩的故事。其实背后的故事需要我用文字来补充。
同一个小男孩,刚才我们在照片里看到的是一秒钟前的一张可爱温暖的照片,但其实他是一个很任性很霸道的小家伙。当他发现我在拍他的时候,他连续骂了我一顿,那种凶狠的标准国骂用的相当熟练。周围的游客纷纷看着我,让我很尴尬,很难收场。我别无选择,只能从座位上逃走,躲在厕所里。也证明有时候,讲故事的照片是不靠谱的,即使没有摆好姿势。
最后发一组电影《大武汉光谷步行街》,是为了展示我对武汉城市突击建设中所体现的九头鸟的野蛮任性气质。前两天也是群里发的,但是群里基本没有反应,这也是正常的,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发的地方结果都一样,不然今天就不用讲这一节“纪实摄影的叙事与非叙事”了。当然,时间太仓促是事实,只作为素材,可以用来解释今天的题目。
每个人都喜欢有故事的照片,但作为摄影爱好者,你知道,不妨试着偶尔拍一些不讲故事的照片。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比正常人通常看到的要丰富得多,有趣得多,你看不够。活着玩摄影挺好的,甚至比别人赚钱还多。
拍大电影的心理(特别是认为古典画风的沙龙之美是大电影)严重阻碍了我们的观看,从而严重阻碍了我们体验摄影对于我们发现这个世界真有趣,真好活的意义。因为一部大电影需要一个标准,否则大家都不能认同“这是一部大电影!”标准需要套路,套路限制了我们的观赏。
开个玩笑,我根本不相信一个曾经搞清楚文学和视觉艺术只能作为观察世界的工具的摄影师会愿意跳楼。健康的活着,健康的看着这个世界,有多美好,他愿意死在哪里?但是,大部分哭哭啼啼跳楼的都是诗人艺术家,历史上自杀的摄影师很少(当然也有,但是活得很开心)。
感谢收听,谢谢!
2017.7.6
修改日期:2018年8月8日
1.《纪实摄影论文 影事闲聊----纪实摄影的叙事性和非叙事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纪实摄影论文 影事闲聊----纪实摄影的叙事性和非叙事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4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