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现日本软实力的,

  《空手道小子》和剑戟片,

  到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甄子丹。

  中国、日本的功夫格斗电影,

  受到了全世界的热捧。

  但在入奥问题上,

  武术却迟迟撬不动世界大门。

  另一方面,

  跆拳道在奥运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市场培训上也做得风生水起,

  可作为软实力的展现,

  为啥跆拳道却没有自己的电影经典呢?

  据世界跆拳道联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该联盟共有210个国家会员协会加盟、习练者超过了1亿人。

  这也就意味着有全世界已有超过91%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这项运动,也使得跆拳道在习练人数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武道。

  这个数字的达成,与跆拳道成为奥运项目有直接关系。

  借助“奥运”,WT推出了一系列推广措施。特别是近20年,通过赛事、表演团、慈善等系列方法将跆拳道的推广工作提升至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上。

  但是,在奥运会和线下推广中如此成功的跆拳道,却为什么没有自己标志性的电影呢?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由跆拳道传奇姜信哲亲自出演的《The Master》在线点击量只有400余人次。

  经典影片《卧虎藏龙》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功夫电影,虽然中国武术入奥之路漫漫,但功夫片,一如大熊猫一样,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独特电影类型,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卧虎藏龙》成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功夫电影。

  那么,风靡世界培训体系的第一大武道运动跆拳道,为何在电影创作上竟遭遇如此尴尬?

  01

  动作电影,华语片先入为主

  电影类型分为动作、剧情、惊悚、喜剧等,动作片按照文化特色分为东方动作、西方动作片,其中东方动作片以中国武术为代表,杰出代表人物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

  西方动作片以美国自由搏击为代表,甚至包括西部牛仔的枪战,当下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迈克尔-加-怀特、杰森-斯坦森、巨石强森、杰森-大卫-弗兰。

  上述这些代表人物自身就是功夫高手,比如李小龙曾是咏春弟子、截拳道创始人,而巨石强森则是受过良好训练的摔角手。

  电影中的李小龙

  中国千年积淀的武侠情结、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强大的武术指导、精彩纷呈的武侠故事,这些都为中国功夫电影的全球盛行奠定了根基。

  在我国动作片一般被称作武侠电影或者武打电影,“功夫”是后来从英文Chinese Kongfu翻译而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武侠电影,是1925年拍摄的《女侠李飞飞》,虽然该片未能完全摆脱戏曲的影响,但为我国武侠电影铺下了基石。随着电影工业革命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功夫电影与戏曲逐渐分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电影《女侠》剧照

  独立电影制片人杨阳告诉笔者说:“中国有强大的武术底蕴,门派多,内容丰富、高水平的人也很多,再经过武术指导的编排,打出来非常好看,很有吸引力。”

  “5、60年代这些理念传入香港,香港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又有了李小龙这样的华人明星,因此中国功夫在世界动作片里有了自己的位置。”

  “当然,当时东方动作片里还有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那就是日本功夫。那时日本的经济非常强大,他们不断向西方输出自己的文化,包括空手道、合气道。而韩国在那个时候的经济实力不行,因此失去了机会。”

  日本的空手道女孩

  尽管如此,韩国并没有完全放弃跆拳道电影市场。据了解,韩国有个K-tiger,是专门从事跆拳道演员培训和娱乐业的公司,其中有一名女选手已经以功夫女郎的形象出道。

  02

  韩国武指更钟情西方搏击术

  “在亚洲,最好的电影动作指导并不是中国的,而是韩国的,他们学习的是西方搏击术而非跆拳道。”杨阳说。

  近年来中国功夫电影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一是能打的人老了、后继无人,二是武术指导的编排难以超越以前的辉煌,因此动作片逐步偏向了西方功夫。”

  那么为什么韩国武术指导不选择国技跆拳道呢?一是因为韩国电影一直学习美国,二是因为奥运跆拳道不再是原来的跆拳道了。

  中国跆拳道名将郑姝音

  奥运跆拳道只有在争金夺银时才体现出了它的意义,大多数时候它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不具备实战能力、就是让小孩儿锻炼锻炼身体的、花拳绣腿⋯⋯

  其实,跆拳道是朝韩两国军队的必修课,只是韩国当时为了让跆拳道进入奥运会,一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删去了跆拳道的关节技、搏杀技等致残、致死的技术;

  二为明显区别于其他已的有奥运搏击运动,特别强调了脚部“踢”的技术,完全限制了手部的攻击技术。

  如此一来,给人留下花拳绣腿的印象也在所难免了。毕竟任何人都知道,在实战中,手比腿实用。

  此外,跆拳道的表演越来越追求高难的空中特技,更削弱了跆拳道核心的防御功能。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删掉了跆拳道精华的奥运跆拳道从根本上束缚了武术指导的编排创意与内容,不被纳入考虑范围也是情有可原的。

  跆拳道选手出身的中国打女张蓝心在成龙的《十二生肖》电影亮相后,其靓丽的外形和漂亮的腿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张蓝心

  但是张蓝心在电影中展示的技击技术,很难和现在大家印象中的奥运跆拳道联系起来。更多地是跆拳道平衡出腿根基下的自由搏击打法。

  而这显然是和拍电影时的武指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03

  票房压力是难以承受之痛

  通过各种渠道,笔者目前一共找到了6部由韩国电影人制作的跆拳道电影,这6部电影中大多数都是喜剧片:《奇异三人恋》、《旋风踢》、《风斗士》、《金馆长对金馆长对金馆长》、《踢出一片天》。

  韩国电影《风斗士》

  最后一部就是根据享誉全球的跆拳道大师姜信哲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大师》。

  这六部电影中,前三部是2000-2004年期间上映的,毫无疑问,这与跆拳道2000年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有呼应关系,属于电影圈的“政绩工程”。《大师》是去年在韩国上映的,不过据说至今在线观看人数仅400余人。

  而跆拳道电影在中国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只是金馆长的那张贱笑表情包。

  经常出现在表情包中的“金馆长”

  “韩国影视剧的主流思想是煽情,甜蜜蜜的爱情,让你掉眼泪,还有可可爱爱、漂漂亮亮的男女主,跆拳道电影对演员、导演、摄像的要求太高了,剧本也不好写,是走传统体育题材模式?走《百万美元宝贝》模式?还是另辟蹊径?”

  “韩国影人历来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如果剧本不好、拍摄成本高、他们是不会做这件事的。”

  跆拳道国际级裁判、韩国檀国大学体育产业经济博士卓岩告诉笔者,他所就读的檀国大学是韩国影视剧三大院校之一,以盛产导演闻名。

  “据我了解,最近上的跆拳道电影基本上都是自筹资金拍的。”

  04

  武道本质全球一致

  虽然跆拳道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武道运动,但目前在国内能够查到的跆拳道元素电影不到20部,甚至多数以华语片为主。

  早在1972年香港就拍过一部叫《唐手跆拳道》的电影,之后洪金宝等联袂出演了《女子跆拳道》,再后来刘德华、张曼玉出演了《哗!英雄!》,到2016年内地推出了《龙拳小子》等与跆拳道相关的作品。

  电影《唐手跆拳道》剧照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也推出了经典影片《黑带精英》三部曲,由韩裔美籍跆拳道大师汤姆-李担任主演。

  电影《黑带精英》

  跆拳道题材的电影在功夫电影中份量轻、数量少,与有着几十年电影历史的中国功夫电影无法媲美。

  不过,跆拳道题材之所以被关注,仍是因为他具备了武道运动的特质,具有武道精神,这种精神是催人上进、励志向上的。

  “武术产生于冷兵器时代,它是人类御敌的本能需求,几千年来,这种本能需求并未消失,弱者希望通过习练武术变得强大,强者希望通过武术有更远大的发展,所以对武术的热爱全世界是一样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看完《叶问》就有一批人去练咏春。”

  甄子丹在《叶问》中的造型

  咏春拳第八代传人、前中国跆拳道品势队队员钟良权说,“无论跆拳道还是武术,终归都是武道运动,其本质是一致的,修身修心健体,只不过在不同时代侧重点不一样。”

  “李小龙学了四年咏春转到美国学习了很多西方的搏击运动,最后他跟师傅叶问说,这些武道运动终究追求的就是最初师傅传授他的那些思想。”

  2019年是韩国电影上最值得骄傲的一年,他们凭借《寄生虫》一举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最佳非英语片奖。

  韩国跆拳道电影未来能有《寄生虫》这样的佳作吗

  也许有一天,韩国电影人会找到一个适合的跆拳道故事,成就一部跆拳道电影之经典。

1.《空手道小子 中国功夫电影风靡世界 跆拳道为啥只有表情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空手道小子 中国功夫电影风靡世界 跆拳道为啥只有表情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8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