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长篇清宫电视连续剧《甄嬛传》中甄嬛的一句台词,此语即非出自《论语》,也非出自《礼记》,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中一段孔子与子游的对话。

子游问孔子:“丧葬时,过去用泥土做的车和草扎的人马殉葬,而现在用陶俑殉葬,这不好吧!” 孔子答曰:“用草扎的人马殉葬是善良的,用俑人殉葬是不仁的。孔子的意思是说,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人们的争论随之而起,“陶俑殉葬为什么不好?即便不好,几千年前的孔子为何言语如此激烈?”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梁惠王上》)。宋朝的朱熹还对此作了补充。他说:“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孟子集注》)”所谓刍灵,其实就是用茅草扎束成的人偶,而说到陶俑,自然是以陶为原料所制的人偶。

刍灵生于稻草,稻草易得却过于随意,制作出来的人偶与真人相去甚远。相对而言,陶俑工艺复杂却容易塑型,制作出来的人偶与真人极为相似。朱熹认为,恰恰就因为这一个“像”字引发了孔子“恶其不仁”的种种言论。 归根到底,陶俑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不妥的是其所象征的文化—殉葬习俗。 以俑陪葬,实际上形同以人陪葬,长此以往,不仅难保人殉旧习不会再次复燃,且大兴丧葬工程,耗费人力物力,最终还会导致国家衰亡。秦陵兵马俑,难道不是导致秦灭亡的原因之一吗?见微知著,短短8个字,其背后却是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切忧虑,依一“俑”而知万代兴衰,孔子的胸怀可见一斑。

1.《“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甄嬛的这句台词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甄嬛的这句台词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9191.html